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凉山彝族漆器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对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探讨了凉山彝族漆器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和作用。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历史、传统技艺及漆器产业现状的调研,探寻漆器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加强漆器文化传承的对策和措施。同时,论文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凉山彝族漆器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分析了乡村振兴政策对漆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漆器文化创新的路径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康养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是秉承新发展理念,在乡村舒适性资源利用、后生产主义乡村价值兴起、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城乡地域共同体功能再造、康养政策引领与市场开发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通过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中医药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景观游赏等相融合,发展出田园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和森林康养等新型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建立了互益性城乡交流渠道,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社区建设。但目前其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成熟,存在统筹规划力度不足、业态短板比较突出、专业康养人才匮乏、数字化技术融入较低等问题。文章建议从主体、资本、人才、技术的角度构建政策协同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康养特色、创新职业培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农村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农村康养产业发展,还应加强对城乡互益性养老服务机制的研究,探讨建立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共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完成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历史任务和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问题的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共享的政治安排和战略行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基本逻辑上以历史延续性、中国现代性、人民主体性的共享发展为历史基点;在行动向度上以“主体、产业、环境、家园”四位一体的共享建设为核心要点;在推进策略上以发展政策、权责关系、服务机制、家园文化的共享治理为实施路径。通过全民共建、全域共治和全面共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追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研究其主要推进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从历史脉络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乡村振兴战略依循了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从推进路径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文明对接、城乡融合和中外互鉴作为基本导向,从历史、现实和比较的维度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向度、实践路径和场景模式,并尝试回答乡村振兴“为何提出”“如何操作”“以何为鉴”等问题。中国乡村振兴具有自身独特的实践基础,必须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对接过程中,合理借鉴乡村振兴的域外经验,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改善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崔顺喆 《国际公关》2023,(20):161-163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高速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推动力量。本文从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战略任务。二者在历史渊源、出场逻辑、科学内涵、推进思路上存在差异,但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作的制度安排,在战略愿景、服务诉求、参与主体、实践路径上具有同一性,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一方面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基础、物质基础、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返贫风险和解决2020年后的贫困问题提供长效保障。当前中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与乡村振兴稳步实施的政策交汇期,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之路具有战略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研究表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实现初步互动,但实现两大战略的良性互动仍需进一步优化联动机制、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提高乡村治理与生态文明水平、引领文化风尚、推动共同富裕,使西部地区在新时代新一轮的大开发中展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好四大战略关键点:明确战略目标,落实总体要求,抓住关键要素,聚焦关键难题。建议遵循战略实施阻力最小的路线图,踏准"机制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四大路径,明确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激发其活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武卿玉 《国际公关》2023,(11):89-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其问题与不足之处,同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以行之有效地促进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促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可行路径。通过对贵州省M县S村的案例考察发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成可能,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以及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新要求。基层党建嵌入之所以能够优化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基层党建通过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夯实了治理基础,通过行动嵌入乡村治理优化了治理方式,通过职能嵌入乡村治理重塑了治理属性;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有为,重点在于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能够在组织结构、治理目标上实现耦合,并形成互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破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铁律、深化城乡发展规律、破解城乡二元格局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的内在机理,生态文明、四化协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庞大的农村人口和独特的二元体制等基础,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和核心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是生态立本、文化传承、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系统思维,核心路径是实施城镇化协同推进战略、乡村土地改革和乡村治理改革战略以及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战略六位一体。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凉山脱贫攻坚工作,鼓舞了凉山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十九大提出的乡村 振兴战略是凉山脱贫奔康的行动指南。当前凉山彝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凉山打赢脱贫攻坚 战的思路是:促进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固牢脱贫致富之本;强化绿色宜居导向,改造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实现贫困农 民安居乐业;坚持乡风文明导向,移风易俗,培育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开展农村社会有效治理,根除致贫致愚的恶习,引导村民 健康生活;把生活富裕直接奋斗目标,狠抓基础民生工程,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为脱贫致富提供长久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发展规律的政策—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乡村发展短板,较不发达的西藏农村地区,“三农”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需要更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定义和路径选择出发,对西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进行研究,对西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具有一系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倡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与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所展开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模式,传统村落过疏化治理路径等领域面临的问题不谋而合。而非遗“双创”推动传统村落过疏化治理进程,传统村落过疏化治理促进非遗“双创”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交互耦合的关系。因此,通过分析双方的耦合作用机理,揭示要素、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耦合所存在的阻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非遗“双创”与传统村落过疏化治理的耦合路径探索,有利于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战略是补齐农村农业发展短板,构建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立足中国大地助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极。乡村振兴战略与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着在农村农业发展、国家战略、国际经验三重维度上的价值取向趋同,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出路在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必须遵循"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可以在协同动力、协同主体、协同引擎、协同保障、协同基础五个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策应"十三五"和"十四五"重要历史交汇期实行的重大战略有效衔接,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乡村振兴论坛在江西南昌顺利召开.论坛以"后扶贫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约200余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论坛上,与会专家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了深度交流,尤其是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机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路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期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顺利推进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战略性举措和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蕴涵着厚实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在于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始终与时代乡村发展诉求同频共振,理论逻辑在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耦合发展与互促共进。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根本遵循,重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乡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和优化乡村生活愿景,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引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文化引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凝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是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及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要素、盘活农民“沉睡”土地资产、增加农民收入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用地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进程中的宅基地功能演变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宅基地功能拓展为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提供了契机,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存在“人的障碍”和“地的障碍”双重制约因素。鉴于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破解路径:一是激发农民参与的内生动力以有效破解“人的障碍”;二是探索宅基地多元利用,突出服务乡村振兴以有效破解“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农业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人才振兴的培育地、文化振兴的策源地、生态振兴的新智库、组织振兴的孵化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并探索建立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即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服务于城郊地区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探索出“可复制、易推广、能成型”的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然而脆弱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造成了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首要和核心任务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发展战略,实践证明只有创新乡村建设人才的体制机制,打破原有的人才培育体系的桎梏,才能通过乡村人才振兴发展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目标。当地的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返乡参与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