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文章采用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南北两大区域的双重划分视角,在用熵值法测算全国总体及各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应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讨区域的差异来源及分布动态,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区域数字经济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2012-2020年,全国总体及各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增长势态,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异常突出,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且各区域的核密度曲线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与极化特征。同时变异系数表明全国总体及南方和北方区域存在明显的σ收敛。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后,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南方区域存在显著绝对β收敛;纳入区域因素后,各大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均不同步。文章通过对我国数字经济的空间分异与收敛特征的概括性总结,为决策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中等收入阶段劳动收入份额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而采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检验法研究我国及四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呈逐步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劳动收入份额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在后期呈σ收敛,中部及西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上呈σ收敛,东北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在中期表现出σ收敛特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东北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未表现出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度量中国式市域现代化水平,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评估并分析了中国式市域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变过程,并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式市域现代化水平整体处在上升趋势中,东部地区、特大城市、一线城市的市域现代化水平最高;(2)中国四大区域间东西差距较大,各区域间差距在逐渐减小;(3)市域的现代化等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发展过程存在显著的β收敛特征,从收敛周期来看,有望在21世纪中叶前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研究结果对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合理应对区域不平衡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排放视为"环境压力".基于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窗口分析法构造环境压力产生技术前沿,测度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而分析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进趋势;将东部、中部与西部三大区域各省份的"整体生态效率"分解为"组别生态效率"与"管理生态效率",找到各省份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采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两种分析方法考察全国与三大区域生态效率的敛散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资源节约与污染减排的潜力巨大,生态效率分布地域性较强,呈现出鲜明的"东部-中部-西部"梯度发展特征,抑制不同区域省份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全国及三大区域内各省份生态效率之间的差距均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23个二级指标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31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揭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通过收敛性分析考察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分布特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呈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分布特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β收敛趋势。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掘农村发展内在动力以提高乡村振兴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等,从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从数字普惠金融内涵、概念出发阐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逻辑,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深入剖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根据非参数KDE、Moran’s I指数与空间Markov链估计的结果发现,2011-2020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整体上经历了由两极分化到整体收敛的演化过程,并存在全局空间下的集聚现象;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可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差异呈缩小态势,且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最后采用σ收敛、绝对和条件β收敛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正以更快的速度追赶水平较高的地区,随着时间推移区域差异将缩小。建议政府部门立足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化经济环境、数字化基础设施、农业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提升四个维度选取22个变量,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法和Moran′sI指数测度中国31个省份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但呈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东高、中次、西低”的分布格局,但西部地区“追赶效应”显著;区域相对差异持续缩小,但绝对差异呈扩大态势,全国及东部地区出现了“极化现象”,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根源;区域间呈现鲜明且稳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省份主要落在“高—高”集聚区,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大部分省份落在“低—低”集聚区。  相似文献   

8.
采用熵权法定量测算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西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全国各区域各省份绿色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绿色经济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其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呈现东部⁃西部⁃中部阶梯分布的特征;中国绿色经济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核密度估计曲线存在多峰现象,绿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存在较为明显的多极化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及其敛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 选取省际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扩展Barro和Sala-i-Martin的β收敛模型, 考察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的敛散性, 并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收敛路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际区域样本的实证检验, 证实中国省际区域间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呈现条件β收敛态势。在对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子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 再次证实三个子样本的地区间呈现条件β收敛, 并且中部区域收敛速度最快, 西部区域收敛速度次之, 东部区域收敛速度最慢。鉴于区域间经济环境禀赋差异及其敛散性, 提出加速区域间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收敛速度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分析 2014—2020年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差异来源及其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增长,其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而受制于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其空间格局呈现出东部地区高速发展、中部地区发展“塌陷”和西部地区快速追赶态势。(2)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但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具体来看,区域间差异主要源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区域内差异主要源于居高不下的东部地区内部差异。(3)核密度估计显示,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离散程度有所扩大,多极分化特征持续显现。  相似文献   

11.
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企业来说,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内部供应链管理、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以及外部供应链管理。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的整合过程是在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相互影响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从“供应链”、“需求链”谈对“供需链”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供应链"、"需求链"、"供需链"的概念逐一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不仅包含"供给"也包含"需求","需求链"不仅包含"需求"也包含"供给".从字面上理解会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供应链"仅有"供",需求链仅有"需",而"供需链"能给人们以既有"供"又有"需"的认识.供需链的核心思想是供需协同,它包括组织协同、业务协同、流协同3个方面.供需协同的模式有紧密型、一般型和松散型等.  相似文献   

13.
虚拟企业的价值链分析与价值链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虚拟企业的参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所形成的新的价值系统,对虚拟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提出了参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协调、虚拟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动态性整合、参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解读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会计和管理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会计和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就价值链管理和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两个层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力图勾画出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之间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以免产生理论上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生态范畴内的食物链与企业价值链的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经济生态系统范畴内,运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企业价值链的相似性,如两者存在背景的相似性、食物链中的能量流与企业价值链中的利润流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链结构的相似性、信息反馈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相似性以及两者均有维持其存在的能量流最小值等。文章从两者的相似性出发,重新思考了企业价值链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物流中的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以及通信技术和运输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国际企业日益关注并投资物流供应链。文章介绍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并就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论述了供应链决策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供应链决策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3种有借鉴价值的供应链战略。  相似文献   

17.
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弹性供应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供应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遭受风险,供应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内外部环境、供应链行业产品背景、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决策支持等多个方面。研究发现,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多层次的供应链防御体系、委托代理机制和供应链应急机制等来打造弹性供应链,以达到应对供应链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河北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文化产业正加速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现有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还未整体形成。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功能和意义要求必须构建前后衔接、良性互动的产业链和不断增值、环环相扣的价值链。构建河北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河北文化市场资源,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塑造主导产业集群,重视文化产业创新和生产跟进,同时要营造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分析连锁经营的类型和国外发展状况,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意义,并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竞争环境的改变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渐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使供应链合作企业能够获得满意结果,企业必须能够认识到供应链运行中的风险来源,采取具体措施规避风险。供应链中的风险可分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两种:关系风险指因合作带来的风险;绩效风险指合作顺利而整体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增强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消除冗余环节,简化供应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供应链柔性化是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