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鲜有学者从游客体验的视角识别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内涵结构与测度体系。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渐进发展的视角识别了文旅融合的内涵结构,开发并验证了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测度量表。研究包括3个子研究:(1)基于文献分析梳理文旅融合的内涵结构,并建构文旅融合的初始测量量表;(2)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测度量表进行提纯和精简;(3)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维度结构进行验证,并检验量表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法则效度、复核效度和预测效度。研究发现,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构,并能够预测游客难忘的旅游体验。研究建构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三层次结构模型,为文旅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和研究视角,并可为历史文化街区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提供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2.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区域文旅有效融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供给侧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改革措施,也是驱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滁州市文旅资源较丰富,文旅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不高,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不够,整体形象不清晰。必须在基本理念、管理体系、资源场地、产品体系、空间载体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旅游资源潜质,创新文旅融合的产品呈现形式,打造高质量且独具特色的文旅精品项目,形成全域全新的文旅产业新业态,让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黄姗姗 《国际公关》2023,(14):155-157
文旅融合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构建城市文旅新形象,应坚持以文促旅、坚持以旅彰文、坚持和合共生。借助移动短视频建构城市文旅新形象有助于丰富城市旅游形象内涵、拓展城市旅游形象表达、建构城市旅游文化认知、打造城市旅游营销精品。各地应积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城市文旅新形象。本文分析了移动短视频对城市文旅形象建构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短视频助力旅游营销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乡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并非要刻意迎合市场经济机制,而要摆正乡村、游客和旅游项目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乡村文旅资源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性关联以扩展消费市场空间。研究以川北坪村的经验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过程,强调文旅融合发展要在乡村、游客和旅游项目三者互动中保持均衡关系,主动引导游客凝视,通过重建乡村共同体符号、解构“乡愁”及建立社会连接符等形式吸纳和整合市场中不同关联程度的消费者。与纯粹的市场化路径不同,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社会范式与路径强调立足乡村地域特色资源,强调消费者与乡村文旅产品间的社会性关联,以此获得更多游客的长期凝视,从而促进旅游与乡村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根基,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既是文化和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民众对文化旅游体验的需求转向对更高级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面对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和策略不够明晰、不确定性增强等问题,需要从多维度探究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融合发展策略选择与路径.基于对文化和旅游互动关系,以及文旅融合机制、模式、过程及路径的研究述评,分别从文旅融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视角,围绕产业关联、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保障四个方面剖析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提出了放大综合效应、深挖文化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统筹协调等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以及升级产品体系、优化业态组合、培养复合人才和完善管理体制等文旅融合路径,以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是激活文旅产业的密钥,亦是推动非遗文化由资源变资产、遗产变财产的产业化发展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可以从产业融合、交流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四个维度进行:一是继续开发开放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协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用好用活“节、赛、会”资源,加快推进长三角“非遗+旅游”交流融合。三是积极推动数字新基建建设,构建海派非遗文旅融合生态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功能提升,增加城乡区域文化辐射力,推动海派非遗文旅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高质量文旅融合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解析文化软实力的结构维度,提出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保障力,并进一步总结文旅资源融合增强文化凝聚力、文旅业态融合提升文化创新力、文旅市场融合扩大文化辐射力、文旅交流融合加强文化传播力、文旅服务融合夯实文化保障力等主要机制;其次,剖析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问题,指出文旅融合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效用不显著、文旅融合品牌特色优势不突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入境旅游不景气、文旅融合体制机制边界不清晰,这些关键问题制约文化软实力发展。在提炼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发展建议,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活动从表层的符号文化消费转向了深层的文化精神探索,文化旅游品牌更加聚焦构建深度的文化审美感知和互动交流体验。当前,以戏剧表演艺术为主题和以节日庆典为营造机制的新型文化旅游项目的出现成为了遗产旅游和民族旅游创新发展的风向,呈现出一个连通艺术体验、仪式交流和民族旅游的新时代文旅融合范型。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激活与联结了多元行动主体,提供了互鉴交融和精神共睦的仪式交流空间,并逐渐推动着地方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戏剧节的培育与推广实践过程中带来了凝练共有精神、提升文化自信的恒久影响。通过培育与本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文旅引流消费市场,凉山旅游顺应了新时代发展需要,重新发掘和建构了中华民族艺术的人文精神价值,探索出一条市场与艺术相平衡的中国式现代化民族旅游道路,对我国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良性发展和在精神家园中寻根的路径具有深远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和供需理论为基础,在全国71个民族县域文旅资源发展的问卷调查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这些要素,并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深入探究了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各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要素进行分解和层次组合,得到由表层、中层、深层三大主要结构、七个细分层级构成的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影响要素的系统,较为清晰地为政策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中,文旅领域的政府支出是文旅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排头兵";相较于旅游资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引领性更为明显。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应适当增加政府支出,并更加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旅游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对旅游部门提出的战略部署,但如何测量文旅融合的深度仍缺乏相应的理论框架及具体操作方法。文章基于文旅融合的消费者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与文化氛围的形成机理,比较文化氛围的相关学术概念,总结了文化氛围具身性、流动性和历时性特点,并基于感知循环模型和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提出了从知觉、情感与认知等3个维度来测量文化氛围,从而提出以文化氛围为核心概念,对文旅融合深度进行测量,并评测文旅融合深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鉴于文旅融合延续一般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诊断其存在严谨与随性、厚重与浅薄、惠众与逐利、在地与跨界等问题表征缘由,施以主体识别、动力探源和路径优化。以传统文化综合体传统村落为例,基于文化场域和文化分层组合理论,以空间融合为承载,以产业融合为核心,逐步实施市场、服务的全领域融合。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查济村,地理空间融合是构建有序旅游场域网络的载体,优化社会场域关系促进文旅融合动能释放,矫正文化主体地位规约文旅融合秩序,保护民间文化土壤推进文旅融合进级发展,寻求模型最优,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是指在图书馆主导下所进行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之实践与过程,其本质是多元主体在以公共图书馆为核心的归旨下,共同完成价值生产与创造。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和以旅彰文的时代环境中,公共图书馆通过与其他社会主体通力协作、同频共振,最终实现价值共创。同时,基于价值共创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之运行架构,可从关键参与主体和主要合作方式两个维度来进行探究。而价值共创下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则呈现出参与主体升级扩容、科技融合不断加剧、价值增值日益显现,以及时空界限逐步延伸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旅游形象自我定位一直不断演变;公众对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认知存在的偏差,既和宁波城市现有地位不匹配,也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不相符。宁波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资源载体建设、形象构架、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宁波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促旅、特色彰旅,创新载体、整合营销,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合力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对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和旅游建设有着长远规划,也在逐步探索“旅游+非遗”融合发展。但目前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整体旅游竞争力较弱,除香河县实现旅游通航之外,其他各地的旅游通航条件比较复杂;文化资源分布零散,影响力不强,非遗活化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利用成果有限;城乡同质化发展严重;统筹规划和实施难度大。应当在政府主导下,基于运河全线通水通航的愿景,遵循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规律,转变旧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开创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在运河全线通航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水上文旅生态长廊,打造新型的运河非遗体验游模式,在创新中实现“旅游+非遗”品牌塑造,在凝聚中培育“旅游+非遗”产业融合与升级模式,实现多产业融合的集聚效应,在谋划中力求资源整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是现阶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经济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运用耦合分析法测算2009—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过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SCP模型,分析文旅融合对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实证显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逐渐增大,耦合协调等级不断优化;文旅融合与旅游业经济绩效单位根平稳,且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为单向因果关系;通过SCP模型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的指标主要是文旅融合水平、旅游业市场规模和旅游业市场消费水平,其中融合度和市场消费水平呈正向影响,市场规模呈负向影响.为保证我国旅游业经济健康成长,应建立文旅融合新产业体系,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经济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融合发展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均取得了共识.但对韶山市典型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红色文化事实上具有公益性、市场化和境域性并存的特征,无法与乡村旅游完全融合,只能发挥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开放机制的综合作用,通过三种模式嵌入乡村旅游:公益性红色文化联动式嵌入、市场化红色文化融合式嵌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式嵌入.公益性红色文化联动式嵌入,发挥公益性红色文化的引导作用,鼓励多主体参与文旅市场,丰富联动产品的价值创造路径;市场化红色文化融合性嵌入,促进文旅产业资源的要素重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丰富融合产品的价值创造路径;红色文化资源共享性嵌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辐射作用,完善共享政策支持体系,丰富城乡全域旅游的价值创造路径.这三种嵌入模式可以实现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构性耦合,避免二者笼统融合和简单捆绑的弊端,有利于快速形成全域旅游新业态,助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快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对现有的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提出河南地区存在大型旅游企业及文旅项目少、产业链不完善、旅游人才不足等问题,从分析数据入手,在加强产业规划与政策保障、扶植龙头企业、发展大型文旅项目、整合产业链、培养旅游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在凸显河南地区厚重历史底蕴的同时,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文旅融合的开启和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入开展,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旅游所涉及的真实性概念尤为必要。文旅融合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体系倾向于分别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来单独考虑真实性,而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需要综合考虑所有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多样真实性认知及其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视角,揭示和调整参与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构建的七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了"真实性互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批判地继承了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的前沿理论成果,立足中国文旅融合的现实,用概念模型揭示和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涉及的七类利益相关者和他们所持的多种真实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旅产业作为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类型,也是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乡村居民增收、生态宜居乡村环境建设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聚焦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演化博弈模型了解利益相关者行为互动,并探索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政策的实现路径。通过分析发现,文旅融合可以作用于经济增长、乡村文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进而影响到乡村振兴发展。政府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需要适时地调整奖惩机制,在融合过程中协调各方关系,以实现参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形成新的乡村产业发展优势和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旅游天然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和吸引力,是提升海南旅游业价值、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探索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助推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价值增值不高、人文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体验层次偏浅等主要瓶颈问题及其原因;(2)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海南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已有研究中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海南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从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业态融合、科技支撑和顶层设计等多方位提出促进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