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西北部的汉、藏、羌交界处生活着两万多白马人,学术界对于这样一个族群的民族界定存在分歧,形成了"氐人说"、"羌人说"和"藏族分支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藏汉历史资料及实地调查,运用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从整体论角度对白马入的族属及文化特征作了较系统的解析.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白马入是"藏族分支",故称其为"白马藏人".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流域的群力岩画,地处牡丹江下游右岸海林市柴河镇所属的群力村附近的一处石砬子上。岩画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牡丹江水由此向右回转,并形成了一个江中岛,岩画就坐落在牡丹江回转的右岸的转弯处。牡丹江群力岩画,因群力村而得名。迄今为止,群力村至群力岩画所在地,必须乘船方能到达。岩画的北、东北、东、东南方皆为山高林密、绵延不断的锅盔山山脉,其西侧则为牡丹江的断崖,南侧濒临牡丹江。学术界有关群力岩画的年代、族属、寓意的研究,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群力岩画置于牡丹江流域整个地理环境空间内加以考察,并对学术界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群力岩画为西汉时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挹娄人所绘,岩画的寓意是祭师祭祖的场面。  相似文献   

3.
元代也里可温信徒复杂,族类众多.除游牧于中土西北地区的蒙古乃蛮、克烈、汪古部和一部分畏兀儿人,以及东迁阿速、钦察、斡罗斯人外,还应包括蒙古西征时掳掠东来的许多中亚、西亚和东欧不同种族的基督教徒.至元大一统时,也里可温已广泛分布于中土各地,并在元代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博什瓦黑石刻画像众多 ,是迄今摩岩石刻中少见的 ,为多方面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石刻与南诏、大理的佛教有关 ,石刻族属有彝族说、僚人说。本文论证了南诏、大理时期在建昌地区信仰佛教的是南诏迁来的白蛮 (白族 ) ,建昌赵氏是南诏王酋龙时迁来的白蛮清平官赵铎些的后裔 ;在博什瓦黑信仰佛教的莫色家 ,就是建昌赵氏 ;建昌赵氏长期是昭觉境内的统治者 ,原居博什瓦黑所在的碗厂地方 ,具备了营造石刻的条件 ,得出了博什瓦黑石刻的族属是以建昌赵氏为首的白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庸人族属问题由来已久,因文史记录匮乏,历史遗存缺失,古今学人均无法确认庸人族属,反而催生了关于庸人族属的各家言论,有容成说、祝融说、濮人说、巴人说、荆蛮说等。  相似文献   

6.
7.
朗措 《西藏研究》2005,(4):29-32
7世纪初叶,悉补野家族建立了吐蕃政权。到了8世纪中叶,吐蕃开始入居西域。为了加强和稳定该地区的统治,吐蕃从本土各部落中抽调部分部落迁往广袤的西域。文章对西域的于阗和鄯善地区的吐蕃部落的氏族属性及特点作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始有青海土人及土人部落。建国后,定青海土人为土族。关于青海土人部落的族属在汉、藏文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国内外学者亦有考证。所有记载和考证都说明现今的土族是一个以元代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为主,吸收其它民族之成分形成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9.
比较语言学、体质人类学乃至分子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吐火罗人属于印欧人种,为古老的原始印欧人群(Proto-Indo-Europeans)中的一支.吐火罗人原居地可能在中欧或东欧某地,大约在公元前第三千纪上半期,他们从自己的同胞中脱离出来,经过黑海草原和中亚草原,逐渐向东南迁徙、发展到中国西北地区.整个迁徙过程的时间长达1000多年.  相似文献   

10.
11.
河南《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考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郝时远 《民族研究》2005,44(5):49-60
在河南邓州“台湾村”发现的《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记载了清初海峡两岸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该家乘所记史实等内容的考证,证明其并非清同治年间所修,应属现代作品。但是,本文并不否认降清的郑成功所部中有个别祖籍台湾的“土番”兵勇。因此,本文对这一家乘考证的意义不仅在于辨其真伪,而且还在于由此展开了清季海峡两岸人员互动关系的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从族谱编纂看满族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族谱是民间最常见的传世文献 ,具有追根寻祖、辨别亲疏、敬宗收族等作用。本文指出 ,族谱在民族识别和民族认同方面具有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这里 ,重要的不仅在于甄别史实的真伪 ,而且还在于理解特定社会氛围中族人对于族谱的策略性利用。本文以满族族谱为主要对象 ,将实地调查与文本分析相结合 ,尝试对族谱在民族认同中的功能进行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企业家阶层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两个重要论点:一是市场力量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渐减小家支对诺苏彝族企业家的影响.尽管家支在新企业的起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已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二是企业家在传统的传承者与现代先锋的角色之间摇摆.诺苏彝族与汉族企业家之间界线的划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表现.认同是一种个体和集体的过程,因而只有在与其他群体(汉族)进行交互作用时,企业家阶层才能对认同产生影响.当企业家之间以及其他彝族人之间存在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时,诺苏彝族企业家的民族意识就将得到发展,以期通过企业家和经济发展成就在国家内部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哈卡斯族的形成及其部落划分的简况,并对我国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的姓氏来源作了分析,对研究富裕县柯尔克孜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科学理论,后由列宁、斯大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后经中国共产党的自觉传播和接受,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理论来源.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正式诞生.它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毛泽东、邓小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为主干和基本构成部分,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回族教育是黑龙江省民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教育的发展将会有利地推动全省民族教育的发展。本文在介绍黑龙江省回族教育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回族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波塔宁考察资料看土族族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淑琴 《民族研究》2006,(4):95-100
土族史是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土族族源问题一直受到民族史和地方史学界的关注,曾提出过各种观点,但至今未形成定论。本文介绍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人波塔宁在民和三川地区的调查,并结合史籍记载和国内研究成果,对土族族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做了补充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东乡哈木则宗族形成与发展的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东乡哈木则宗族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东乡族最大的宗族之一的过程和发展脉络、人口分布状况的试探性研究,试图从哈木则宗族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的语言、民族、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变迁与交融现象及其原因中,探究哈木则宗族形成和发展巩固的主客观原因,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去探索整个东乡族族源、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的服饰文化 ,认为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反映了黑龙江省蒙古族的思想意识、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结合部,自古以来汉、瑶、壮族群在这里交汇融合。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族群迁徙,呈现出族群相互渗透、风俗互化的历史画卷。虽然族群差异仍然存在,但区域内共同的经济、文化、心理特征越来越明显,奠定了多族群融合的基础与和谐共处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