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文从三个维度对国内外农业保险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首先是对农业保险供给方进行文献回顾,重点分析了影响农业保险供给的因素。其次是对农业保险需求方进行回顾,重点分析了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最后,对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策略进行了回顾。通过对农业保险三个维度的回顾,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农业保险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生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性措施之一,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却陷入了"供给不足,需求有限"的两难困境,文章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业巨灾保险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巨灾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的灾害事件。美国通过“特别灾害救助计划”、“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和其他办法积极开展农业巨灾保险,并且采取了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实践证明巧妙利用农业巨灾保险这种社会互助形式,基本建立农业经济“安全网”,可以起到稳定农业经济、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的作用。这些为我国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概述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保险是日本最稳定、最持久、覆盖面最广的农业保护措施。日本实践表明,发展农业保险需要配套的制度供给和先进的技术支撑,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必要的财政支持、一定的法定强制和先进的统计系统。这些内在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发展中国农业保险大有裨益。提出中国农业保险应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创新农业保险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国内现有几种较为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还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统保、共保、再保等经营方式,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平台,实行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的农业保险模式相对落后,改革目前的农业保险模式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吉林省农业保险模式的创新应以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建立再保险、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风险预警机制,并发挥吉林省的科研优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风险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农业保险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不同国家地区的农业风险、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存在差异,决定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不同。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对实现郴州区域农业保险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国是西欧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借鉴其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指导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反贫困事业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PEST理论,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四重维度对中法农业保险进行了比较。中法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实施农业保险追求的政治目标也不同,法国侧重于对市场的调控和修正,我国侧重于反贫困,解决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问题。法国农业保险立法完善,互助保险的经营模式层次分明,保障范围广,财政补贴力度大,发展历史悠久,农民保险意识强,与科技结合紧密,启示我国要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补贴,提高农民保险意识,以及加大农业保险中对新兴科技的应用,以推动我国反贫困事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30年代起美国就对农产品进行补贴,此后一直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农业法,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既做到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协调,又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美国2008年农业法案继续对农业提供巨额补贴,但同时也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方向性调整,减少农产品价格和进出口方面的补贴,增加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补贴.我国应当充分借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保障农业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外合作制农业保险典型分析及对我国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发展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生产面临自然风险的客观需要,还是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安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始终威胁着农业的发展,如何利用农业保险来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对稳定农民收入和支持农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保险普遍面临风险高、经营成本高、道德风险大等问题。而合作制农业保险以产业化农业为纽带、以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实行农民互保、互监、互检、互助,破解了农业保险发展的难题。本文从合作制农业保险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外合作制农业保险发展典型,总结经验,针对我国发展合作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SCP范式对农业保险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比较缓慢,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其中市场失灵与有效制度供给的不足是矛盾的关键。农业保险的市场化存在着比较高的交易费用,相关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经济行为,因而,农业保险的制度构建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文章依托SCP范式及其演进模式,围绕制度一行为一绩效的逻辑关系,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了正规制度和非正规制度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影响,分析了政府行为的市场基础,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之后,系统总结了农业保险发展所给予的启示:政府干预和政策摇摆是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波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同灾害程度的轻重无直接联系;政府缺位是1993--2003年农业保险萎缩的唯一原因;农业保险发展与否的根本不在于经营模式与经营方法有何不同,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否付诸实施。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的新阶段,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必须在农业保险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的拟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责任界定、农业保险制度中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等诸方面进行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3.
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农民作为风险规避者,一方面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又对农业保险持谨慎态度。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这种现状,农业保险市场要有效运转,必须通过政府和保险公司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业保险备受关注,农业保险法律缺位问题也引起各方重视。农业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险种的不同特性,它既不属于商业保险,又不属于社会保险,而是介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之间的一种保险制度,因此,客观上需要制订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缺位使原来就不够健全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薄弱。农村政策性保险具有向农业提供政策性经济补偿与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开放市场经济的两重职能。正是由于农业保险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策性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风险和农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比较 ,农业产业化必然增加农业经营风险。在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下 ,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实际承担者 ;要使农业产业化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 ,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转移制度。我国和国外的实践都表明 ,建立农业的商业和政策保险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生产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极易引发环境侵害,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者无力承担相应的“同质”损害赔偿责任,故适应环境损害救济社会化趋势的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运而生.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承保范围是构建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双重角度可将其界定为:包括农业环境侵权责任、自有场地治理责任、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及其他必要费用给付责任.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双重风险,尤其是自然风险,农业保险作为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是重要的支持农业的工具。从宏观角度分析辽宁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针对辽宁农业保险的具体现状,分别从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这三个角度分析制约辽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其对策应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转变经营观念,拓宽农业保险范围等。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激励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保险为例,通过四川省628个小型农户的双边界竞价实验(DBDC)数据,研究保费补贴政策对农户参保意愿的激励效果。竞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农民(59%)愿意为水稻保险支付10元/亩保费,高于现行保费水平(4元/亩)。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单一提高补贴水平、降低保费不会大幅提升农户购买意愿。因此,保费成本并不是小型农户主要经济负担,单纯提高政府补贴不足以大幅推进参保意愿和参保率的上升。实证结果也表明,有农作物损失经历、务农年限短的农民购买意愿更强烈,农险补贴政策重心应由小户生产者向大型农业经营者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