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藏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她在创造祖国的灿烂文化、捍卫祖国边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并将继续做出重大的贡献。一、藏族人口的变迁藏族历史上人口究竟有多少?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藏族人口发展慢了还是快了?这是一个国内外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成公主在汉、藏两个民族的关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人物在藏族人民中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藏族人民口头上,至今还保留着关于她的传说,这是世代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歌颂,也是一曲汉、藏民族友好团结的赞歌。文成公主是公元六四一年进吐蕃跟松  相似文献   

3.
一专院教育的历史作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青海藏区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它在藏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它对继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曾起了积极作用。今天,它对现代藏族文化的发展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寺院办学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政治方面历史上,我省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为宗教传播和培养宗教接班人起了作用。就整个藏族而言,是通过寺院教育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对统一藏民族的思想,形成藏族的心理,增强藏族的内部团结都起了积极作用。通过寺院教育,使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4.
藏族格言诗,是集文学、政治学和哲学为一体的旷世之作,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花异葩,它出自于学识渊博,娴熟僧俗掌故的藏族学者之手,他们以其艰辛的创作和辉煌的成就,以其诗歌的美的特质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摄人魂魄,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虔诚的读者。 藏族格言诗既是文学著作,因而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政治学、哲学和宗教学的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到了哲学、政治、宗教、教育、施政、审美等学科领域,提倡为政以德,纳贤授能;勤奋学习,崇尚道德、反对懒怠,反对贪婪,反对分裂;主张观察思考,善辨智愚;洁身自好,团结和睦;表扬谦虚,批评自满;赞颂临危不惧,贬斥临阵脱逃;倡导乐善好施,揶揄横征暴敛等等,故将《萨迦格言》称之为反映藏族农奴制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所于2011年6月展开了内地藏族流动人口课题研究。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宁、兰州、昆明等中国内地大城市都有人数不一的各阶层藏族人口流动或定居生活。以成都为例,市区目前有户籍藏族人口3万多人,无户籍藏族流动人口在15万至20万间,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次来自西藏和其他四省藏区的藏族人口在成都市区流动。透过对成都藏族流动人口的实地调研,可以碍出以下论断: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政力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政繁显现实效。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宪法和法律允许并保障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的合法流动,各民族民众迁徙、择业等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6.
朱晓舟 《中国藏学》2016,(3):105-111
中国工农红军20世纪30年代长征通过康区时,面对汉藏隔阂、国民政府的"反宣传"、严酷的自然环境等困难,积极开展了"扩红"宣传工作。红军通过建构"认同"以获取藏族民众的支持,通过谈判、合作、俘获、感化等方式争取土司头人与寺院喇嘛,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康区社会的各方势力,推动了红军顺利通过康区。同时,由于康区的社会生产力限制、红军人数众多等原因,藏族民众为了红军的顺利北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7.
1950年11月2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域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会议在康定召开。遵照中共中央“慎重稳进”的民族工作方针和中共西南局、中共西康区党委关于把争取民族上层、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作为工作中心的指示,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一成立,就把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民族政策,团结各族各界爱国人士、  相似文献   

8.
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和高原病研究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和平解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藏族人民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这40年中,西藏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举世公认的,本文仅从医疗卫生方面作一概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寺院与古代藏族文学有着血肉关系。藏族文学史上享有地位的作家,几乎无不出于寺院。本文从藏族寺院的组织、经济和教育,寺院与藏族文学作者的关系等方面,对于寺院在藏族文学发展中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眼界开阔、具有胆略和远见的政治家,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据史书记载,他13岁就登上赞普宝座,执政二十余载,使一个四分五裂的青藏高原得到了统一,为发展和加强藏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发展建立了功勋。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在藏族(尤以吐蕃时期)历史上起过激发人们上进的作用,是藏族古代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财富。后人为宣传其政治、经济主张辑成《松赞干布遗训》,在藏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经济主张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探讨,对于研究藏族古代经济思想史,帮助我们认识西藏、解决西藏问题是很有益的。对松赞干布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松赞干布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匡正。  相似文献   

11.
从各国多元化的公共管理环境出发,探讨了越南、缅甸以及泰国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与政府的关系,并对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Professor Yosseph Shilhav's article in this issue of National Identities entitled ‘Jewish Territoriality between Land and State’ is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territoriality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His carefully researched and insightful study of the religious affinity between the Jewish people and the Land of Israel is especially timely because of the urgency that the present intifada has given to the debate within Israel over the political future of the West Bank and Gaza. What is most provocative, as well as innovative, is Dr Shilhav's thesis that the clash of opinion within Israel over the solution to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is not, as commonly understood, a political debate between ‘hawks’ and ‘doves’, but is rooted in differences of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concerning the ‘sanctity of the Land’. It is with this thesis that I take issue.  相似文献   

13.
金初“因辽旧俗” ,官制更是“踵辽官名” ,因此《金史》中有许多官名与《辽史》相同。本文通过对《辽史》、《金史》相关官名的考察 ,证以女真语词义 ,探知了《辽史》所载契丹语官名的内涵。明了这些契丹、女真语官名的本义 ,不仅可以为辽金史的研究提供根据 ,而且还可为两种语言尤其是契丹语研究提供资料 ,从而推动阿尔泰语系古代语言的研究和蒙古语族语言史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一直面临着适应环境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赫哲族在远古时为了适应极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文化类型——渔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类型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河南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繁荣。此时期的河南道以五世纪中期为界分为初期发展和繁荣两个发展过程,并在当时中西、南北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民族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汉匈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变迁。先秦至秦汉时期,是汉匈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汉匈分别在生态—经济方式、政权体系、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不同的体系,并随着双方战争、互市、和亲等交往的深入促成了汉匈民族意识的最终形成。民族意识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西汉后期开始,匈奴的经济方式、政治实体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受到汉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民族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汉民族意识也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analyses of ethnicity and religion emphasise the subordination of the one to the oth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identities. One line of research perceives religion as a resource of political mobilisation, while another conceptualises religion as the essence of ethnicity. As opposed to these analys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se two markers intersect and constitute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 centre on the ways Shas, an ethno-religious movement in Israel, mobilises hegemonic ethnic and religious markers of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n (MENA) Jews in order to construct its collective identity. The analysis of Shas’s newspapers shows how, by suffusing religious traditions with ethnic meaning and marking an ethno-class collective as religious, Shas interweaves ethnicity and religion and resignifies their relation. This identity project is intended to redefine the symbolic boundaries of the Jewish nation and to redeem MENA Jews from their marginality. Intersectional analysis as applied in this article explains why different ethno-class and religious collectives imagine themselves as sharing a common identity, illumines why particular identity markers are chosen out of the numerous existing categories, and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flexibility of social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撒拉族说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撒拉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说“吾热赫苏孜”,唱“撒拉曲”和“撒拉花儿”是她的特长,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抢救、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就可创出品牌,就能为振兴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而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弘扬先进文化,当前在我国成为主旋律,正下大力实施.文化的"先进"与"落后"的属性界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处于较为不利生存条件下的所谓"边缘社会"、"弱势族群"的"劣势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宜简单地、武断地将其界定为"先进"或"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儒学"京剧""昆曲"等中国传统文化样式是"国学"国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样式,也同样堪称是"国学"、"国粹".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延续,以体现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则,不仅是学术界需要深入讨论的课题,更多是中国各级人民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关注、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现实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