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与传统京味文学不同,徐则臣的京漂小说在地理景观、空间意象、符号体系等层面呈现出独特面貌。徐则臣精心塑造了过街天桥这一空间意象并赋予其独特意蕴。作为徐则臣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空间意象,过街天桥构成独特的“异质空间”,在这里,城市与乡村狭路相逢,历史与现实互相映照,自我与他者短兵相接。徐则臣通过对过街天桥的书写传达着他对北京这座城市乃至全球版图中的中国与北京的文化体验与认知绘图,力图表现出“京漂”族在理想与现实、顺从与抗争、融入与疏离之间的矛盾纠结。  相似文献   

2.
大型土建工程对景观美学环境的影响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土木建筑工程具有公共性、大规模、长久性、基础性等景观特点,很容易造成对原有人文、美学环境的破坏.从杭州某立交桥及沿江大道工程对当地民众的视觉感受性调查研究结果中反映了当前在我国城市建设中严重的视觉景观影响问题.地域景观的视觉特质、形象主要取决于物的组成元素与其相互间的空间(尺度、规模)结构方式.同时,还要通过特定视点场所感受到的景观总体形象表达出来.组成结构与视点场的改变都会对景观特质的感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维护城市良好的景观文化生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作为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它是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特征、地域文化的综合和浓缩。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艺术风貌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城区中的重要节点地段精心打造,以利于城市整体建筑艺术风貌的形成和历史名城地位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与城市视觉形象相关的要素纷繁复杂、体系庞大,要理出头绪对其进行整合与提升绝非易事。文章试图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借鉴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的要素分类方法整合城市视觉形象的要素体系,并基于人因因素领域以人为中心设计的研究视角提出提升城市视觉形象的四个层次,以期对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城市设计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古城水街巷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形象是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苏州古城水街巷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研究,认为使其形象鲜明丰满是完善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需要。在分析苏州古城水街巷地理文脉、景观形态、市场感应的基础上,对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其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设计,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黄石市建设鄂东特大城市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益更新,具有黄石矿冶文化特征的城市景观建设却十分不足,制约着黄石矿冶文化的视觉传播。通过对黄石矿冶视觉符号的凝练,矿冶文化城市雕塑景观、矿冶文化植被景观、矿冶文化公共设施景观的构建研究,探索多方位、立体化的黄石矿冶文化城市景观形象构建模式,从而塑造黄石矿冶名城形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沈阳市户外广告设计混乱的现象得到改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户外广告具有视觉景观形象的形式美,还具有超越具象之外的精神价值美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景观艺术美。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根据沈阳市现状,从城市设计整体角度对广告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的经典道路,不仅具有基本的交通功能,而且有思想文化意义。城市道路是一个国家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形态对这个国家的形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强调的文化自觉,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城市道路景观建设要在民族自身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的指导下来进行,使道路不仅景观优美且蕴含文化价值,使道路景观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以,体现城市形象的经典道路,其景观形态要表达的是"异",而非"同"。论文从纵横两个角度论述了不同国家经典道路景观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提出了推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文化自觉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和五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叙事的角度研究景观设计,可以借用隐喻在特定场所设计中使作品脱离形下之"器"并表达其形上之"道",借用省略在空间设计中促使事件与意义的生成并延伸其空间感染力,借用反复在景观塑造中引导层次组织的结构关系并强化效果体验,借用婉转在空间景观设计中烘托景区联系与景观层次,从而给人以婉转曲折的审美体验。将修辞学的相关概念与手法引入景观设计,可增强叙事性景观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让人们更加关注城市景观的人文空间价值,使环境体验者在参与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场所记忆与场所认同。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特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在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社会景观。中国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状况 ,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各种要素的空间流动方式和地理集中形式 ,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及其领导人的城市发展政策。三代领导人在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上既一脉相承 ,又各自根据经济建设的新变化做出了调整和创新。一个较为合理、科学和系统的中国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可持续发展导致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山城重庆的城市景观和视觉形象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变化。这种改变需要一种整体的视域,即首先依据自然地理条件,构建水环境整体艺术景观;其次要尊崇历史文脉,在公共空间中利用公共艺术展现地域文化细节,同时还要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用公共艺术的当代语言和艺术观念来构筑城市的未来想象,三者共同构成重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整体视域。  相似文献   

12.
略论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体系建设的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城市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的协调关系 ,创建城市良好的景观环境 ,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从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城市发展和公众感知的规律看 ,整体系统、个性张扬、多样化统一、结构优化、有机生长和布局均衡原则 ,是我国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形象特色的营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发扬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城市审美文化入手,阐述了城市景观形象特色主要表现的六个方面: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布局;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标志性建筑及景观;城市生态及园林绿地。通过与国外一些著名城市的对比,评述了上海在城市形象特色营建上的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室内与室外景观形态的连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和延续 ,室内———建筑———城市的设计应当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文章提出将博物馆室内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这一论点 ,从“城市意象”的角度 ,结合实例解读室内与室外景观形态的连续这种系统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设计方法 ,探讨现代室内设计在创造和发展城市景观形象中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当代城市景观文化形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厘清景观文化、景观文化结构以及景观设计中文化延续概念的基础上,以方法论的形式剖析当代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形态在设计中延展的理念和方法,使当代城市景观设计既有鲜明文化个性,又有更深层次文化延续的底色。  相似文献   

16.
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艺术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外广告具有视觉景观形象的形式美,还具有超越具象之外的精神价值美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景观艺术美。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长春城市公园语言景观在语码取向方面,中文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同时也体现出英语为强势外语、日语和韩语被重视的国际化倾向;在字刻方面,注重字体和材料选择,使公园的语言景观“景观化”,并采用附加成分丰富景观信息;在置放方面,完全采用场景置放,存在日韩语码置放不统一、警告标牌置放随意等需要规范的现象。城市公园语言景观构建了公园管理者的多重形象,反映出长春国际化程度和管理能力均需提升的城市现状。  相似文献   

18.
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景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主要考量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杭州太子湾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集合了景观感受层面、大地景观规划、精神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景观规划理论,为其他公园以及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实践蓝本。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视觉化的审美倾向将景观与生活割裂的现实,提出了城市景观的审美首先是作为生活的场所来认识的。并以柏林为例,对柏林城市景观所表现出的生活美进行了分析解读。分别从公众出行、休闲游憩、艺术生活以及生活与自然、生活与历史五个方面介绍了在其城市景观中所体验到的生活之美,并以此对我国的城市建设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从一条新闻说起 2007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社区"栏目,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 在北京市城市野广告重灾区中关村大街上,许多市民与城管一起,在忙忙碌碌地铲除张贴在地面、墙壁和过街天桥上的,被称作"城市牛皮癣"的野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