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无论在学习模式、课程内容,还是学生参与程度、能力提升以及个性化培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面对着慕课咄咄逼人的气势,通识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程效果不尽如人意、缺乏相关制度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地凸现出来。高校通识课教师应利用好慕课这一契机,将其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应用在教学中,完成自身角色由课堂的掌控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监督者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易于使用、覆盖面广、方便自主学习等特点,能够解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瓶颈.高校应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构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在国内通常译为慕课。通过回顾和总结慕课的历史和特点,调查我国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慕课研究和实践的必要性,提出了信息素养慕课建设的原则和建设方式,指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责任研究和参与慕课建设,进而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4.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互动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对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在人文素质课程“慕课”实施中,只有结合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慕课”的特色与优势,才能切实促进和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不断普及的互联网催生出了慕课这种全新的课程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慕课为基础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进一步推动慕课网络教育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注册率和低完成率等原因使慕课的发展“高开低走”,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为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进行后慕课时代的教学改革探索:以SPOC为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又沿袭传统面对面授课的有效互动模式,实现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慕课的涌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慕课课程的逐步完善与成熟,对幼儿园传统课程提出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如何实现慕课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接轨,真正做到课程资源的优化选择、全面开发和有效利用,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幼儿园慕课课程的开发价值、开发途径、有效利用与预期效果四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慕课课程开发与利用诸问题,以实现慕课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网络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斯隆联盟,自2002年起就开始对美国在线教育进行年度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该机构2013年报告聚焦在线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调查了美国"慕课"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阻碍"慕课"发展的因素。中国高校要把握住"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就要采取措施发展"慕课"。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充分认识"慕课"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制订"慕课"发展的战略规划,调动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慕课"的评估系统,建立"慕课"被认可和接受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对慕课的了解和慕课的内容等对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师生进行了调查,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实体校园引入慕课教学模式的途径进行多层面、多角度、解构式的分析,以微课为切入点,更新师生教与学的理念;解析专业与课程,推进慕课模式的合理运用;基于慕课与微课理念,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客观分析学生,鼓励形成自我导向的学习思维;争取资金与技术投入,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构建规范的慕课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合理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启了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借助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技术优势,慕课等在线教育为人们更为快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强大助力,形成了时时、处处和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形态。慕课从西方产生到传入中国,人们往往将其视为一种“技术变革教育”的有效工具,但西方国家在通过慕课输出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在更为隐蔽而有效地输出其意识形态。西方慕课人文社科类课程反映的多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其中少量的关于中国的课程也是基于西方价值观的立场和视角设计和讲授的。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的理论方式主要是理论歪曲、历史虚无、错误引导和片面鼓吹,其技术方式主要是网络大学堂和大数据挖掘。西方慕课的技术优势强化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势能和效能。西方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包装成数字文化形式,更容易让中国大学生这群网络原住民和数字粉丝在无意识中产生认同偏移和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