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曾国藩 《决策探索》2004,(10):82-83
145,不轻进,不轻退 在任何情况下都须具有坚忍的品质,你的职位愈高,这条准则愈有必要.流言蜚语总是在进退两难,事无成果之时飞来.稳扎稳打比赢得俗气的吹捧喝彩要好100倍,即使后效来得迟.新闻媒体总是在某人上台时大吹大捧,在他下台之后留给他一杯凉茶,而把先前的热情一成不变地给了新宠.上台之日不忘下台之时,进去之时不忘退却之日,这是智者深谋远虑而少灾厄的一大要则.迟来的声誉通常比先热后冷的虚荣更持久,审慎者视虚荣如大敌,因为它最终会伤害你的声名,而且常常是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2.
73.毁誉之要,如飘风然,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 不要以惯于诽谤他人而知名,不要精明于怎样损人利己,这并不困难,但只是会遭人唾弃.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向你寻求报复,说你的坏话,并且由于你孤立无援而他们人多势众,你会很容易被打败.不要对别人幸灾乐祸,也不要多嘴多舌,一个搬弄是非的人会被人们深恶痛绝.他或许可以混迹在高尚的人群中,但他们只会把他作为一个笑料,而不是作为谨慎的榜样.说人坏话的人会听到别人说他的不堪人耳的话.  相似文献   

3.
4.
109,人才难得 人才难得,只因为两大端:一是不会鉴别,一是不敢使用.还要注意爱惜人才.就人才来讲,滥用才华定会才思枯竭;就用人者来讲,像暴君一样去挤奶,得到的只会是血.人才要保护自己,必须有所保留,也不要轻易让他人看透你的心.要知道,人们因为亲近而彼此嫉妒,因为距离而彼此敬仰,得不到的东西他们才觉得珍贵.爱惜人才,就要给他们充电的机会;爱惜干部,就不要让他们在危险的位置上呆得太久.  相似文献   

5.
127.总须有勤敬二字 凡欲使自己的天赋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须使才华依托在勤敬两般品格上.身怀勤敬二字,即便是愚人,也会有圣贤智者之风.一人得勤敬便似圣贤,一家得勤敬则会兴旺,就有一团和气,兄弟合力,无坚不摧,无往不利,要修得内心的完美,须在勤敬两字上下一生一世的功夫.若只在一字上下功夫,则只能取得一半的成功.光有勤字做不了大事,还须通过敬字来广泛地获得他人的配合和帮助.骄傲的人之所以失败,在于他行事不再肯勤奋吃苦,又远离了众人的帮助,英雄可主导历史的方向,却需要千万人的力量做他的车轮.  相似文献   

6.
行事不要过于仓促,匆忙行动者往往受到情绪的掌控。许多时候人们受到某种情势的驱使而迫使自己改变行动计划.实际上再忍耐一下情况也许会好很多。逆势而动还不如静心以待.机会永远是存在的.只要你不醒悟太迟。智者只问自己有无力量驱使机会.从不忧虑有没有机会。机会与人、社会的存在是等量的.就像太阳与光的存在。抱怨无机会者.不要昕他的。凡事要忍耐,忍耐,再忍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7.
286.处事宜决断 执法出错带来的危害还不如行事犹豫不决带来的危害大。静止不动的事物比运动中的事物更容易损坏。有的人总是拿不定主意,需要别人敦促。很多时候这并不是由于他们缺乏明断.而是由于他们办事拖拉,因为他们实际上是相当明察的人。能够看得清困难所在.可以算得上精明,但如果他们避难有方,才算是真正的精明。另有一些人决不会为任何事物所阻碍,他们具有高超的判断力和坚强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这需要特殊的冷静。它要你付出一生的幸福,但也会令你流芳千载。竭尽血诚本要求人们奉献.而普遍的自利却被习惯的力量当然化,即使你因竭诚奉献而有力量抗拒某个人的嘲讽,也难挡群体的讥笑。卑劣的人对自己的占有从来不知满足,即使那已是通天的福气,仍不放过哪怕是一丁点的贪婪,对别人的一切垂涎三尺,必欲占为己有而后快。这种人对办大事的心志从来是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拥有的是入世间最低劣的才智.与竭尽血诚的宗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04,(7):18-19
领导者所面对的就是这三件事。现今的人们把许多原本简单的事也搞得极复杂.不是没进步.而是他们找不到显示自己的创造力与才华的空间。集众人之力去完成大事,这是一项天赋特质.那神圣的号召力来源于此。能解决三项中的一项.或自拥一项.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人才。有闲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 《决策探索》2004,(12):80-81
从一开始就要看准哪些错误绝对不可以犯.并以它作为行动的准则和指南。一系列小失败都不及方向性错误造成的损失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你不幸地选择了刀刃那一头.再好的结果也会伤害你:如果你选择了刀把这一头,最坏的结果也会保护你。千万不可混淆了大节与小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处处成功、有些人处处失败的一大原因。如果要向神祈福的话.就祈求能够区别大节与小节的智慧吧。任何时候,任何场合,  相似文献   

11.
272.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 行事做人,总须气象宏大为好,纯阳有刚者最为难能可贵.有豪迈姿态。古来文人,无不在气势上痛下工夫,由字知人,亦可知其人的气势豪迈、为人大度与否。气势宏大、结构谨严者.其人必心胸豪迈,做事有头尾、有始终.足可以信赖。然对人的判断,终归在人不在字,在气不在言。而少年前程远大,绝不可少了峥嵘豪壮气派。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04,(3):74-75
要做到不论大顺还是大逆之际都不会有人批评你,也没有人说你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是不能办大事的代名词——必须保持平心静气。人们信赖永远镇静如山的人,而不是心浮气躁者,他们不会认为后者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利益。不能控制自己者如何能控制他人?让自己保持平心静气是一种领导气质,显示出真正的人格力量。心胸宽广、富于大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平心静气地对待任何棘手的局面,心浮气躁者办不了大事,智者绝不会毫无算计就行动。如果行动  相似文献   

13.
《决策探索》2004,(2):18-19
精神足不足,最易从眼中看到。神有余的,目光清莹,则若秋日照霜天,如和风动春花。古语讲:“神有余者贵,形有余者富。”识别人才时,是应该考察其精神的。神正,其人必正大光明;神邪,其人必心怀奸诈。有言人心不可知,其实,善恶都写在眼睛里,怎么会感觉不到呢?但我们的确是看错了许多人。  相似文献   

14.
功名中人说他淡薄功名,那多半是假的,不要相信他。功名有家国之念,有个人私欲。前者以节气凛然亮于史,文天祥是。后者是历史小人,多不见正传。要写出光辉千古的文章.胸中少不得一团正气,否则文气也偏枯竭,阅历来名家名篇,其作者的忠直耿介无不清晰可见。如果你想留名千古,不论以事功以文章,都得以节气为先。气不存则人不存。  相似文献   

15.
200、人不可无良友也 他们是你的另一个生命,良友都该是善良而睿智的。当你和他们在一起,会所得很多.许多事情也变得顺遂。其他人看重你,或许会是因为你的良友的价值,你须善用这种价值。一位真正的朋友只有心中觉得你好时才可能当面也说你好。要打动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真诚无私地帮助他.如果能以朋友待人的方式待他.所得会更多。我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04,(1):22-23
行国家大事者讲求谨慎和万无一失,深谋远虑能使他们和国政一起获得崇高的声誉。但这种特质和野心做了朋友。就是有害的,会因为急于创建功勋而置可怕的后患于不顾,会因为过高地评估自己所具有的洞察力,最终可能以失败收场,陷入到一个他完全无力控制的境地。身处高位的人,深谋远虑和谨慎做了朋友,无疑是人民之福。  相似文献   

17.
91.天下有三大患:一曰人才,二曰财用;三曰兵力 领导者所面对的就是这三件事.现今的人们把许多原本简单的事也搞得极复杂,不是没进步,而是他们找不到显示自己的创造力与才华的空间.集众人之力去完成大事,这是一项天赋特质,那神圣的号召力来源于此.能解决三项中的一项,或自拥一项,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人才.有闲情来专门察访人才时,你的事业就步入了新阶段:你将不再依赖你个人的力量,而取众人智慧为你所用.  相似文献   

18.
37.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要做到不论大顺还是大逆之际都不会有人批评-你,也没有人说你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是不能办大事的代名词--必须保持平心静气.人们信赖永远镇静如山的人,而不是心浮气躁者,他们不会认为后者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利益.不能控制自己者如何能控制他人?让自己保持平心静气是一种领导气质,显示出真正的人格力量.心胸宽广、富于大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平心静气地对待任何棘手的局面,心浮气躁者办不了大事,智者绝不会毫无算计就行动.如果行动结果模糊不明,智者们宁可不做.激情是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但不可由它来驱使我们行动.少年老成者懂得戒浮戒躁,因此比同龄人更早接近成功.静心可以养气,气不聚者事难成,因此谨慎的人总是试图永远保持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第一策:不治人,难以成大事 02.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有人说.曾国藩惯于放弃笼络人心的一切做法.只懂得自己治身治心,其实这是错误的。《清史稿》有记载:曾围藩功成于善治。何谓善治?治者,得也。说通俗一点.即要学会笼人。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与自己交往密切的人力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把别人能力化为己用的人.因此.他是一个善治高手!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