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寻找第六感     
所谓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家乡、山水、风土人情的朴素的爱到对国家、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爱;从对乡亲的爱到对祖国人民的爱;从对风土习俗的爱恋之情,到高度的民族自尊心;从具有爱的情感到具有为祖国奋斗、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度责任感。这些都属于爱国主义范畴。中学历史恰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究竟什么是爱国主义?对大学生,特别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文拟说明: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包含着个体对祖国的认识、情感、行动三种基本成分。爱国主义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重要内容,须注意理论的先导性。对民族院校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求系统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爱国主义在我国的弘扬胡西娜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祖国无限忠诚,在祖国处于危难时刻,为拯救祖国进行殊死的搏斗,甚至为国捐躯.爱国主义是民...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发端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本文拟就大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的思想渊源、基本特点、革命实践以及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作一论述,以求丰富对这场革命的认识,并加深对爱国主义理论的研究。一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起源于被革命党人奉为“圣经”的卢梭的思想。爱国主义作为对自己祖国价值的一种认识、意向,所反映的是人们与祖国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因此,祖国作为爱国主义的对象,不可能是一个空洞和抽象的概念。卢梭对祖国形态的表述就十分强调其政治含义。他给祖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组成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抓住的几个重点: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我中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突出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认识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相统一,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者;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和祖国繁荣昌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爱国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是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责任感,同民族敌人奋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和为保卫祖国而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是敢于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热爱祖国是人们在千百年中巩固起来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阶段,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要振奋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人民群众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实践.一是要树立民族自尊心,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二是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尽快地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搞上去;三是要树立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等等,而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则最为重要。所谓爱国主义,列宁说得最精辟:“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证明,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赵紫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爱国华侨在支援祖国抗战中的巨大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对祖国抗战强有力的声援和支持;②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援贡献突出。在研究华侨于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表现中得出两点启示:其一,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使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充分发挥作用。其二,要充分发挥海外华侨的优势,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灿烂光辉,而且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的形势下,深刻认识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邓小平同志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前提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祖国河山的眷恋,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思想感情的升华,是一种坚定崇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对结构的认识和研究,是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入手和基础.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是近代科学探讨的重要课题.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是由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知识维度、运行维度和方向维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结合成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的多维结构体.探讨研究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对于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两个文件,有着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的时间维度是指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主题.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爱国主义是人们从幼年起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历史,对自己的家乡和同胞,对维护人民利益的国家政权的热爱感情.这种感情主要包括:热爱自己民族,热爱自己的出生地;尊重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民族精神诸多内容中,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核心。它深深根植于中国各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具体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悠久文化历史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忧民忧国;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自强不息乃至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精神渗透在中华各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以载道”,“道”包罗万象,其中包涵了丰富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因素。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人民和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具有为争取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这就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以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著称于世,而且是酷爱和平自由、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优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教学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为统一祖国而奋斗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社会形态。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国家,由于国家的客观存在,使人们在头脑中随之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各个国家的人民在心目中都存在着这种对国家的感情。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既是一个政治原则,又是一个道德规范,它是用来调节个人与国家和民族关系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上层建筑范畴,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各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又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系统的论述。他对爱国主义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指出其核心是对祖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性特征,需要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原则;划清同狭隘民族主义的界限;把历史意识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陈帆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14-114
德育是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德育的实施。(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有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而富于智慧的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勇敢斗争,反对外来侵略和掠夺,捍卫了祖国的…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待自己祖国的一种态度、一种感情。它既是一项政治原则,也是一项道德要求。国际主义则是人们坚持国际团结的一种根本观点。它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1.爱国主义苜先是一种情感。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热爱。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采固定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一169页)它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与富强而主张的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社会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以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为直观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要使学生热爱祖国,必须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祖国。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五种地形齐全,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长江、黄河哺育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浇灌着全国将近百分之四十的耕地,还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