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职业时空》2005,(4):59
你可以理解为从事这些职业最易导致单身,也可以理解为单身人士最适合这些职业.无论如何,这些工作带来的高收入、社会地位、发展机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人脉资源,令无数单身男女竞折腰.  相似文献   

2.
1 告别单身以前的日子是女人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可以吆三唤五,可以长睡不起,可以食无定时,可以大喊大叫,可以染红色的头发、打蓝色的眼影……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里面,到了适婚年龄依然单身的女性超过四成。这近四成的女性里面,有本身不希望结婚而单身,也有因为忙于事业而错过结婚年龄单身,各种原因让众多的女性选择了单身,这些单身女性的大量存在,也使得单身现象成了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素静 《职业》2002,(3):20-21
A君:单身文化非他人所理解如今的职场,单身人士越来越多,他们往往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成家立业。与此同时,职场上便相应地兴起了一股“单身文化”。我是一个单身女性,由于害怕孤独、寂寞,近两年我一直习惯在酒吧流连到凌晨两点再回去,遇到工作上和人事上的挫折时,更有  相似文献   

5.
我和我的同屋女友都是单身女人,所以,我们戏称我们的住处为"单身女子客栈"。既然是单身,就少了很多麻烦,我们不必为男友洗衣洗袜,不必天天操心买菜做饭,我们可以随意加班,可以任性游玩,反正,家里没人惦记。不过,当关上门走进自己的小屋的时候,更多的是单身女子的寥落和寂寞,是啊,很多时候,我一样希望有一个朝朝暮暮的伴儿。讲一个单身女子客栈的故事,那是半年前,我的一个从未谋面的  相似文献   

6.
单身需要对付的最尴尬的事情就是自己身体的需要。每个人都不能无视自己身体的需要。我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有性生活呢?  相似文献   

7.
最近广东省人口和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该省适婚青年的单身率为31.9%,而5年前这个数据是29.9%,10年前则为23.8%.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单身白领男女群体也均已冲破100万,可以说,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卷起第四次单身浪潮,调查还表明,单身潮主要出现在白领和中产阶层人群中. 有专家称,年轻人选择单身绝大多数是出于无奈,而并非主观情愿.但与前三次单身潮主要是受政策影响,属于被动单身相比,这第四次单身潮又属于主动自愿的.单身既"非主观情愿",又是"主动"的,同一主体身上表现出的矛盾突显了适婚族在"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尖锐冲突,从而突出了社会和年青人人生的异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女人三十,却还在都市丛林中独自前行,但孤独不一定寂寞,她们可以享受自由,她们一样有人恋爱,她们更懂得自娱自乐。女人三十,情感不是空白,生存可以独立,单身只是一种状态,单身可能是一种选择,单身就是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9.
One:“曲高和寡”型 这类单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点: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层次高,她们是坚强的女性,是让男人很难接近,望而却步的女人。“三高”使这些女性择偶标准飙升,同时又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失去了部分“温柔”,因此陷入一种暂时难觅理想情郎的感情困境。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网报道,全世界年龄最老的剩女伊莎·布里斯将迎来106岁生日。布里斯不仅一生从未交男友,连自己的初吻都未曾献出,成为世界上最极端的单身主义者。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布里斯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保持单身是她充满活力并健康长寿的最大秘诀。而布里  相似文献   

11.
正女生不管有没有男友,都要保持独立的头脑和思考能力,精神上不要被束缚。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会把你和那些单身无男友的女孩子区别开来。单身时,请尽情做这些事儿。  相似文献   

12.
企业在乎员工是否具备职业精神吗?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时会将职业精神放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指标或标准去评估这个人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精神?就上述疑问,《职业》记者采访了柏安基业咨询总监、职业规划师及资深测评专家苏尚华先生,国内首家单身女性网创办者/CEO、玫瑰科技文化公司总裁、心理咨询师陶思璇女士知名企业人力资源实战家王峥女士。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14,(8):21-21
一、选在节日或纪念日 婚恋专家指出,这些特殊的日子本身就被赋予了很多意义,无论男女都希望这一天变得不平淡,所以表白更容易获得对方认可。情人节是最适合表白的节日,它是单身男女渴望结束单身,和恋爱对象一起来欢度爱情的节日。此外,生日、相识纪念日等也是不错的表白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日渐普及,很多网络词汇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而如何将这些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词汇翻译成英文并传达给国际友人,也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和探索的事件。本文从目前使用频繁的"单身狗"一词入手,分析"单身狗"出现的社会背景,并从意义角度入手,探究"单身狗"一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9,(20):62-62
“单身派”是全球第一个专业生产“单身”服饰的品牌。坚持倡导单身快乐,自由,个性的生活方式,并致力于发展“单身文化产业”。其目标消费者定位为18岁到30岁的年轻单身群体和个性人士,他们富有青春活力、注重健康、追逐时尚、有主见、是享受愉悦生活的新潮人群。  相似文献   

16.
海燕 《当代老年》2013,(5):11-11
如今,相亲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期待“黄昏恋”的老人们也加入了相亲的行列,不少婚介中心的资料中不乏老年人的信息,他们在相亲时更注重实际,房子、退休金、身体健康程度……然而,这些都不是老年人相亲时最关注的问题,有个出人头地的儿子或女儿,才是让老人摆脱单身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等爱     
如今,很多70、80后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她们不再遵循老一辈该如何过一生的想法。她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宁愿选择单身的生活,也不盲目地走入婚姻。  相似文献   

18.
单身女子的消费正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她们的年龄都在20岁至30岁上下。她们有钱也有闲,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所以她们也是一群最被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引领的人。经济学家们则将此归结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单身女子经济”。  相似文献   

19.
侯静如 《现代妇女》2010,(11):41-43
新闻媒体一向被推崇为“社会的良心”,那么理所应当一个新闻工作者更是被誉为——“社会的爱心使者”,新闻工作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动摇原本坚持的新闻理念和本身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而教育新闻工作者则更是需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在接受教育方面的理解和帮助。这些是作为不仅是新闻媒体或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和要求,甚至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20.
解读新职业     
张明  郑灿平 《职业时空》2005,(20):14-15
国家劳动部门每季度公布一次新职业的名称和 职业标准,可以说,新职业不断产生和发展的速度 是惊人的。在职业不断的“进化”过程中,有诸多 因素的影响,也孕育着这个时代新职业独特的特征。 本文试图从新职业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特征三个方 面对新职业进行深度分析,重新理解新职业,更好 地把握新职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