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8-73
研究使用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总消费、非医疗消费和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居民的总消费、非医疗消费和医疗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有病不医的问题。因此,我国需要适度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促进保障待遇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3年起在试点县进行推行,现已进人全面推广阶段。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户对其满意度问题更加关注。基于农户视角,抽取了河北鹿泉市3个村庄,178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就诊情况、农户的个人特征信息和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所处的水平、亲戚朋友互助关系。提出了加大筹资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稳定医疗服务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8年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本研究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加非但没有挤出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反而在总体上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著。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应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居民设计和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4.
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研究可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欧拉方程,建立了储蓄谨慎系数测定模型,利用1999年以来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谨慎系数进行了对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远远高于城镇居民。最后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CHNS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减贫及增收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使得参合农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平均增长了8.94个百分点,且该影响有一定持续性;新农合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在家庭规模较小、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较高、儿童占比较低的家庭中更强.基于以上分析,政府应当继续大力推行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农户的新农合知识及其他相关教育,并注重医疗补偿机制、监控医疗服务价格等配套措施的完善,最大限度提高新农合政策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供给者诱导需求角度,采用Probit型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高科技医疗(如CT、MRI)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付结构因素之后,病床密度与医生密度会引发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诱导需求行为,使患病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显著增加;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的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则显著降低患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利用概率。因此,新农合制度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必须是合理引导和有效控制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从而使新农合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政策功能。 相似文献
7.
杨宏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53-157
以全国31省市区近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水平的提升,同样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说明中国已经跨越了库兹涅兹曲线的拐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省中方县的实地调研,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这一方面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中方县的运行状况,提出了通过降低报账起点、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简化报账手续和改善定点医院条件可以增强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的观点,并通过均数比较分析,证实了报销组与未报销组人群在新农合的满意度、新农合的覆盖面、新农合的报账起点和新农合的付款时间这四个变量中有显著差异,认为,扩大受益面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以期今后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最能凸显财富效应的牛市和熊市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中美两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各自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美国股市虽然在相对规模、公司业绩、投资者行为、股利政策等方面远远优于中国股市,但是其财富效应只比中国股市略强,且自身统计性质不够显著。其原因是股票市场特有的波动性增强了投资者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削弱了股市财富效应。最后分析了关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问题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供给者诱导需求角度,采用Probit型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高科技医疗(如CT、MRI)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付结构因素之后,病床密度与医生密度会引发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诱导需求行为,使患病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显著增加;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的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则显著降低患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利用概率。因此,新农合制度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必须是合理引导和有效控制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从而使新农合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政策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牧区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现阶段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实现形式。现阶段新农合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所缓解,减轻农牧民支付重病、大病医疗费用的压力,刺激农牧民医疗有效需求的不断增长,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基于博弈分析理论,分别讨论农牧民、政府、定点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机构三者在选择不同决策下所带来的预期收益,通过对三方的博弈矩阵和模型分析,明确了三者在特定情况下的最优决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黑龙江省林甸县和呼兰县607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公平性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居民优于未参加组;在卫生筹资公平性方面,未参加组居民优于参加组,说明合作医疗资金筹资制度设计仍没有实现垂直公平。建议采取划分农民等级、缴纳不同费用的办法实现合作医疗筹资的垂直公平。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6):103-10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质上是一种农村相互医疗保险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策略和建议,才能真正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城乡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青海省三个县641个农牧户入户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青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牧民满意度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农牧民对新农合报销比例、结算方式、实施项目、补助标准等制度性要素满意度较高,而对医疗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医疗设施等就医环境要素不太满意。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区域、收入水平以及从业状况等特征在满意度构成要素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钟春洋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2-25
本文对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状与问题分析。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到这项制度中来以及该项制度今后该向何种方向发展,提出了完善的基本框架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型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的扩展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利用农户调研的微观数据,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型养老保险农户家庭消费更多,农户家庭规模显著影响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偏低.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以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相似文献
17.
王雅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针对西部国定贫困县——某县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证明了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在西部贫困地区同样可以收到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提高门诊基金使用率、提高门诊利用率的良好效果,受到广大参合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实施到全覆盖,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异地就医、异地报销比例偏低等问题,新农合实施后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本文归纳为:滞留效应和拉回效应,并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效应的实证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对用工荒进一步解释,并提出要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证研究——以湖南省西部市县调查数据为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人口的举措,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取得明显成效,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作为一项新的制度,通过调查发现,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不足,通过考虑广覆盖、保障目标应当考虑立足于保基本健康、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强化对新农合医疗机构的监管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势,为解决偏远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医疗问题提供有力方案和有效途径,从而在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全体农发享受平等的医疗权、健康权。 相似文献
20.
运用概念操作化方法,从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1993—2003年陕西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我们采集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的影响程度;并从提升基础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三个层次,提出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