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北魏末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在镇压起义的战争中而兴起的怀朔镇高欢和武川镇宇文泰两股势力,把北魏一分为二,形成东魏和西魏。以后又由东魏演变为北齐,西魏演变为北周。西魏北周经过一系列改革,转弱为强,最后终于灭掉北齐。统一北方。西魏北周为宇文氏执政。宇文氏主要以武川镇军人起家,其势力主要由贺拔岳军团、侯莫陈悦军团及随孝武帝元修入关者三类组成。孝文帝元宏迁洛之后,六镇鲜卑没有受到洛阳政府汉化的影响,鲜卑文化完全保留下来。住在六镇地区的各族人几乎都鲜卑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在继承北周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上,进而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过去数百年分裂割据的状况,开创了全国再统一的新局面.其年代虽短,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3.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远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鲜卑族就生活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与嫩江流域一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各部曾建立过前燕、西燕、后燕、南燕、代、西秦、南凉、宇文、辽西及北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其中,前燕曾一度雄据黄河流域,与前秦、东晋鼎立;北魏进一步完成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历北齐、北周,鲜卑族对当时北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恢复与发展、为缔造统一的中华民族而做出了  相似文献   

4.
周武帝述论     
<正> 北周武帝字文邕(公元543—578年)是南北朝后期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杰出的君主。他在亲政的短短几年,利用魏晋以来多民族国家发展新阶段业已出现的历史条件,继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在北方实行“修富民之政,务强兵之术”的治国方针,继续改革,加强集权统治,加速民族融合和同化,推进统一事业,为中国重新出现统一局面,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起了积极的准备作用。对于这样一位有作为有贡献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应当给以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是北朝继北魏孝文帝后又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者中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鲜卑族,姓宇文、名邕,宇文泰第四子。他即位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恢复和发展了北周的社会经济;他禁止佛教,没收寺院的土地财产,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转而向国家纳税服役;他还亲率大军于公元577年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从而,大大缩短了全国统一的时间,为后来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南北朝初期,山东是南方刘宋王朝与北方拓跋魏王朝激烈争夺的地区。公元5世纪60年代山东入于北魏,以后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至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内,山东先后隶属于北齐、北周。这个时期山东的历史,实际上是北朝历史的一部分。北朝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尽快地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我国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正在进一步地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正为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指出:“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论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一、改革是为了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土地制度上实行了均田制,与均田制相配合还改革了赋税和推行了三长制,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效果。北齐、北周、隋、唐初都坚持均田制,直到唐中叶才废止。可见均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时近三百年,影响深远,不容忽视的土地制度。北魏均田制虽然在本质上并不否定封建土地私有制,但它产生于政府掌握的官田在数量上超过私人占有土地的特殊条件之下,政府授予  相似文献   

9.
<正> 从太平洋西岸到波罗的海东岸,从南中国海到北冰洋,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十几亿人民,正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奔向商品经济,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围绕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经济学家的书斋到沙龙,从杰出的领袖到亿万营生,都在进行着探索和争鸣、实践和改革。 发现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经济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必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地前进。  相似文献   

10.
国企改革二十年及主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年前,即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声春雷,揭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从此改革作为一场与过去完全不同性质的革命,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席卷起来。20年来,国企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焕...  相似文献   

11.
隋、唐、五代、宋王朝对西南各民族地区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五代、宋王朝对西南各民族地区的经营尤中一、隋朝对西南各民族地区的经营公元五八一年,杨坚从北周宇文氏手中夺取政权,在北方建立了情王朝。公元五八九年,隋灭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甫北分裂二百七十二年之久的政治局面。隋朝统一内地之后,接着便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两股潮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潮流开拓新时代,新时代则期待着理论的创新。山东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卢新德的新著——《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经营国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在继承北周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上,进而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过去数百年分裂割据的状况,开创了全国再统一的新局面。其年代虽短,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地主阶级的本性所决定,随着隋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激增,地主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榨取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4.
南北尚书制度是太武帝统一北方后,为适应新的统治需要由南北大人制转化而来.南北尚书职权广泛、 位高任重,是北魏前期最重要的职官制度之一.南北尚书曹不是胡汉分治机构,分置南、 北二部尚书体现了北魏对国内两大异质文化生态区域的重视.太和年间,随着北魏由二元型政治体制向封建国家转型的完成,南北尚书制度失去了存在意义,于是在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的官制改革中被罢废.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在新疆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汉民族到新疆屯垦 ,促进了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增强了民族团结 ,巩固了边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汉族人民与新疆各民族一道 ,大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公元前 2 2 1年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原六国 ,实现了中原的大一统。秦汉之际 ,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在冒顿单于时 ,他已经拥有几十万骑兵。公元前 2 0 2年 ,刘邦重新统一中原建立汉朝以后 ,不仅边境地区不断受到匈奴的侵扰和掠夺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对刚刚建立起…  相似文献   

16.
河北南部一带在中国古代曾先后崛起邯郸、邺城、大名等重要城市,这些城市在各自时代都发展为地区乃至北方中心城市。在东汉末年和北周末年两个时期,冀南中心城市先后发生了由邯郸到邺城、由邺城到大名的转移。中国一乱一治的宏观历史环境,冀南特殊的地理状况,以及水陆交通条件的变化等构成了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改革的浪潮正在全国兴起。改革的实践说明了改则进、不改则退的真理。改革从经济改革开始,逐步发展到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改革。这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四化建设为中心而形成的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显然,改革的出现决非偶然,有其客观的依据。从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8.
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泰仿效周礼,建立了以传统汉礼为主杂以胡风的礼仪制度。音乐体制方面,北周依托南朝雅乐融入胡声、旧曲,建立起宫廷音乐,并仿效周制,以乐配礼,同时沿袭魏制建立了乐署乐官。为礼乐制度服务,乐府诗多宫廷诗,尤其多郊庙歌辞,少文人言志诗,缺乏乐府民歌。礼乐制度建设带动了文人乐府诗创作。由于民族交流频繁促进了各地域、各民族音乐的传播和相互融合,北周统一北方期间,北狄乐、西域音乐、外国音乐、中原旧乐、南朝音乐、鼓吹曲、杂曲音乐等实现了初步融合,为隋代七部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这一时期的龟兹乐,在北周完成了新、旧乐的融合以后,到隋唐发展为宫廷七部乐、十部乐等,可以说对后世雅乐、俗乐和戏剧音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民币汇率“隐形双轨制”韩继云连云港市人民银行我国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统一汇率,标志着汇率改革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向国际规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了一大步。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全面审视一番,不难发现,统一后的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像人们原来所想象的...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下半年,宁夏博物馆与固原博物馆在固原发掘了一座北周墓葬,出土许多珍贵历史文物,为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据出土的两合墓志获知,墓主为北周李贤及其夫人吴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