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现在“崛起”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似乎什么都可以和“崛起”联系起来,什么都等同于“崛起”如发展之路、大国之路、强国之路。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的热播和凤凰卫视围绕“崛起”播出的一些专题节目更把对美国等国家的崛起的讨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记得今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家《人物》杂志编辑来电话约稿,  相似文献   

2.
“厌女症”的标签遮掩了尼采对女人问题的实质性洞见,实际上尼采笔下的女人有着异乎寻常的多样性。“永恒女性”是本文借以进入尼采女人问题的锁钥,本文首先从谱系学视角指出尼采笔下的现代女人之“出身”源于两场巨变,“永恒女性”就是在这两场巨变中产生的“永恒偶像”。其次,从平权、爱情与真理三个维度对尼采的“永恒女性”说进行解读,通过与女性主义三波浪潮中的代表人物进行对话,表明给予女人以头等地位的并非自然权利而是自然秩序,被女人当作偶像来崇拜的爱情实际上是一个陷阱,作为真理的女人的“基底”是生命之爱而非智慧之爱。最后,本文提出唯有拥抱创造性的原母,现代女人才能从不育的“永恒偶像”中走出。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时期的胡适与鲁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适与鲁迅先后加入《新青年》 ,使得该杂志提倡新文学的招牌真正挂起。《新青年》由同人杂志而转向专谈马克思主义 ,鲁迅和胡适程度不同地表示了不赞同的态度。表现在行动上 ,就是不再把自己的全部文章送交该杂志发表 ,但仍然还供一些稿件。然而在《新青年》最为辉煌的第二个时期 ,与胡适的四面出击相比较 ,鲁迅的表现却相对内敛 ,这当然也是各自的成长背景、自我期许等各种因素综合后的产物。五四事件的爆发引发了胡适“谈政治”的热情 ,而鲁迅则依然执著于思想革命。鲁迅真正走向前台 ,成为青年人的偶像要到 192 5年卷入女师大事件以后  相似文献   

4.
龚自珍因其开风气的气度而成为近代思想史开端式的人物 ,鲁迅因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彻底批判而成为 2 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人有着类似的心灵历程。他们都从传统中出走 ,并对传统文化“思古”的思维方式、经典的不可动摇地位、圣人偶像给予理性批判 ;他们呼唤“风雷”、“英哲”式人物出现 ,并期待自己就是这种英雄人物 ,从而改变现实 ;在英雄未出现与个人力量微弱之时 ,他们对现实充满了忧患与痛苦  相似文献   

5.
英美文学期刊与硕博论文中,既有对莫言作品“世界性”与“人类性”的合理开掘,也有出于“社会集体共同想象”将其视为“东方主义”政治历史范本的误读.在对莫言女性人物的评论中,有些忽略了人物成长的“中国”背景,以西方理念审视东方故事,把人物的心理或行动抽离出来,致使丰富多彩的事件被简单化,深重苦难下的不屈与惊世骇俗的反抗被阐释成了“情爱无价”、“个性解放”的西方范式.莫言倾注了对母系形象的“大爱”,赋予其大智大勇、钟灵神秀的优秀品质,不单纯是一种对“人性解放”的呼唤,而是基于对民族“退化”的深痛与警醒,对“纯种红高粱”民族崛起的期盼.她们是否被西方理论误读成了单纯的东方女“强人”,或男性政治的牺牲品,呆头呆脑的“木偶人”等,需要引起深度的研究及学术讨论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偶像崇拜一般指对自己喜爱人物的一种欣赏、依恋的情感,并通过一定的行为来表现这种认同和崇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偶像的定义不仅局限于公众人物,越来越多的“平民偶像”和网红明星也开始成为青少年追捧崇拜的对象。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偶像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近年来的“追星热”风潮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越来越普遍,并有可能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偶像崇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偶像观,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彦彦 《天府新论》2023,(4):132-140
虚拟偶像发展的根基是偶像经济的繁荣。由于现实社会中个体情感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虚拟偶像成为现实情感的一种补充。然而,虚拟偶像实则是资本为避免偶像塌房而创造的新人设,其离不开“中之人”的劳动付出,“永不塌房”的永远盈利只不过是资本的“一厢情愿”。粉丝投射于虚拟偶像的爱欲一方面源自真实社会中爱欲的死亡,另一方面没有逃离商品逻辑。虚拟爱欲并没有真正满足欲望,只是一种爱欲实现的幻象。本文揭示了虚拟偶像作为情感劳动的形成机制及其作为资本同一逻辑下制造的爱欲拟象的本质,并对元宇宙时代虚拟爱欲是否具有革命性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是“天人合一”、“天人协调”。先秦诸子已把上古时代的“敬天”思想承袭发展为“天命”观念,两汉经学极力宣扬“天命”,特别是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说,魏晋玄学也开始了对“命运”的思考,这样,“天命”观念不但成了一种思想意识,还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超脱苦难的心态,成了古代文学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诗歌与散文自不待言,就连人情色彩较浓的小说也浸润着“天命”理性的感悟,并成为人物与故事中的一条永恒延绵的骨架与血脉。在六朝志怪与志人作品和唐人传奇中,充斥着“天命”意识的浓重气息。在宋元话本和明清长篇小说中,“顺天”、“应运”、“知命”的观念也触处可见。《金瓶梅》在小说思想内容上多有突破与创新,但对传统的“天命观”仍然是因袭承传,成为人物与故事内容的一条思想线索,甚至把世情的生活内容与人情人欲的意识纳入“天命”的轨途之中,消弱了应有的思想光泽。归纳起来,有下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文章不朽”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章不朽”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段话把文章的价值提到很高的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曹丕强调的是“文章”之不朽,据他的有关论述,“文章”是“成一家之言”的学术思想著作,如周代的《易》、《礼》和同时代作家徐干的《中论》。徐干“著《中论》二十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与吴质书》)“成一家之言”的什伦》使徐干留名于后世,而不是他写得不错而且大受曹丕赞赏的《玄猿》、《桔赋》一类辞赋。在曹丕看来,称得上“不朽”的只…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今年第一期发表了陈振民、柏宁湘两同志的《一个有严重缺陷的人物——评〈故土〉中白天明的爱情生活》一文。文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白天明这个人物提出了“疑问”。应当说,在一片赞扬声中,能够独出机杼,是难能可贵的,但笔者认为陈、柏的观点有失偏颇之处,现在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和陈、柏商榷。  相似文献   

11.
论文学语言在人物专访中之作用庞维远“人物专访”日益在报纸上盛行,不仅如此,广播、电视亦开始注重“人物专访”的份量。有新闻价值、思想深度、内容扎实的人物专访,当能与其它的新闻体载一样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在“人物专访”的写作中,倘若能够缜密地把文学语言注...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来,学术界在评述实践观的一些问题时,似乎有一种不恰当地拔高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认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倾向。例如,有人把实践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而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更是在制造马克思和列宁的对立,妄图以所谓的“实践一元论”取代“物质一元论”。因此,如何恰当地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物质一元论,就成了哲学研究和当代哲学斗争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吸取了楚国民间文学和《诗经》的优良传统,创造了崭新的文学样式——楚辞,开拓了我国文学的新园地,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然而,前几年在“四人帮”炮制儒法斗争模式的恶劣影响下,有些文章以儒法划线,有的为了肯定他,就把他说成“法家革新者”、“法家诗人”;有的为了否定他,就把他说成孔孟之道的“信奉者”。显然,这两种看法,都是十分错误的。当然,早在建国初期就有些研究屈原的文章把屈原说成“法家”,其中许多观点也是很值得商榷的。今天,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还屈原的本来而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秋菊打官司》获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连带使被禁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放映,张艺谋成了90年代初中国文化界的“神话”式英雄,中国第一位“世界级”大导演,当代人自我实现的超级偶像。这样一来,张艺谋神话就必然成为一个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有着极强的政治控制力和实践理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由若干个“偶像”的个体串汇起来的一个“麻辣串”。当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之时,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率先在儒学内部打破“偶像”的思想禁锢,将“偶像”麻辣串一块一块地拆除。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打破了传统的“偶像”崇拜,基本确立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内涵——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但由于救亡图存的现实性所迫,致使其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无论是理性的价值还是现实的追求依然只能锁定在社会政治实践方案的不同路径的选择上,而这种选择却因西化模式倾向的事实存在,又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新一轮的“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16.
卡西尔是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把康德的见解应用到自然科学的理解上,强调每一种必然知识的先验的性质。卡西尔的《人论》不研究旨在发现“实在”的本体论,他象康德那样,不是研究客体,而是研究我们认识客体的方式。他进一步扩大康德“批判方法”的应用范围,把康德的“静态的”理性批判改造成“动态的”文化批判,把康  相似文献   

17.
《远去的驿站》里的“驿站”是人生途中的精神补给地,是精神的驿站。整部作品充溢着主要人物甚或次要人物的精神追求,它们共同汇聚成了“驿站”的多采、丰富与深邃。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活是这部优秀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得力于他对人物无限的崇敬之情;得力于小说修辞手段的成功运用;得力于他在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情节中塑造人物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8.
四、中西文化论战:在比较中非孔新文化运动中兴起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大论战。当时的各派代表人物几乎都参加了这次讨论。陈独秀是这场论战中“欧化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1、论中西文化的差异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不仅把孔子儒家放在纵的历史发展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人物俗称“长毛”,因为他们蓄发,将头发梳理成辫,盘在头顶上,再用布巾裹住,恢复汉族人昔时的发型,以示对抗清王朝。发型问题,在当时已不是生活习俗问题,而是顺从还是反对清王朝的政治问题。可是,近见一些电视片和展览会,陈列馆等,将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都剃了半光头,一根长长的辫子拖在脑后,所谓“金钱鼠尾”。把反清的农民英雄打扮成清王朝的“顺民”,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以意逆志”之说虽是针对诗歌阐释而提出,同时也具有丰厚的史学意涵。运用这一方法,他在对古人内心世界进行推测揣摩之时,将自己关于社会政治、道德修养的观念灌注于古人胸怀之中,从而实现“尚友古人”的意图。由此,他实际上对历史进行了重新叙述,他口中的圣王先贤,与其说是旧有的真实人物,不如说是经过了全新打造的虚拟偶像,处处涂抹着理想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