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源地域出土与传世的铜镜数量之多、质量参差、纹饰与形制的变化都与女真人的宗教文化关系密切。女真人的艺术、哲学、文学、宗教等文化思想不同程度地保留在铜镜的正面和背面,同时,金源铜镜的发展、大量传世也是女真人的宗教文化使然。  相似文献   

2.
徐英 《阴山学刊》2005,18(6):59-62
以往的考古界和美术界都对汉唐铜镜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著录及文献资料堪称丰富,而对于金代的铜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高峰是汉唐,而到了金时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从金代铜镜的研究上折射出金一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民俗的若干问题,特别是通过它的纹饰和铭文所反映出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早已远远超出了铜镜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对于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的拓展无疑提供了更多的实用史料。  相似文献   

3.
李宜峰  杨建华 《西域研究》2023,(1):109-121+172
东周时期欧亚草原各地文化交往频繁,文化面貌日益趋同,本文以中国北方与南西伯利亚图瓦地区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野猪纹饰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野猪纹饰品的演变规律,同时结合零星采集品的年代判定,明确不同类型野猪纹饰品的发展演变脉络与传播路线,探讨了东周时期以南西伯利亚为中心的草原地区与中国北方地区的动态联系以及中国北方地区内部之间文化的交往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段小强 《兰州学刊》2009,(9):206-210
蛙纹是马家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美术学界已对其探讨颇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蛙纹做一个新的解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蛙形纹饰在不同的类型时期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即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蛙纹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半山类型时期是以意象的手法表现,而马厂类型时期则是以抽象的手法表现。而蛙纹的这种演变过程并非偶然,它不但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崇拜、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所处的社会性质的差别——早期(马家窑类型时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中期(半山类型时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晚期(马厂类型时期)则已经进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相似文献   

5.
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是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新干青铜器在造型上既重视功能,又栩栩如生,有组合创生的特点。在纹饰上,兽面纹中虎面纹体现了吴城文化特征,燕尾纹和鱼纹多简省变形,因而具有表现力,象征意味浓郁,其线形纹饰对青铜器的体块特质互补,其总体风格有更多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6.
尹春洁 《殷都学刊》2010,31(2):29-32
传统纹饰是按形式美的法则有规律排列的。这些美的形式中包含有诸多科学现象,其中数学中的分形制图再现了传统纹饰的构成原则。本文通过对西安半坡村彩陶纹饰和唐代铜镜构成方法之剖析,阐明二者之间的递变关系和传统纹饰中蕴涵着分形制图思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对青铜器的整体研究中.纹饰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我们认为纹饰的变化体现了社会观念、思想文化的变化.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观念已融入到纹饰制作当中,纹饰成为思想观念的物质载体.商周青铜器纹饰的交化反映了人类思想观念在此段历史中的演变,而这一演变的趋势可概括为神性向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新疆出土铜镜反映了早期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中原文化沿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事实,也充分反映我国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管辖,更反映了中华文化在长期发展、传播及与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与一体性相结合的特征。新疆出土铜镜是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实物资料,证实了古代新疆同中原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实物见证,尤其是大量出土的中原汉式镜,为考证古代新疆的社会风俗、经济发展与审美文化提供了物证,延伸了中原地区与古代新疆交往的时间轴线。进一步深入挖掘、提炼、研究、弘扬好新疆出土文物的深刻内涵、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与美学风格,诠释新疆历史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历史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的青花瓷器进行分类比较,试图找出明代青花瓷器人物纹饰蕴含的文化内涵,分析明代市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主流文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G.科萨克《斯基泰-伊朗动物纹风格的起源》一文展开,分析了黑海北部的早期斯基泰文化的谱系和内涵,并对动物纹风格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布局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经历了自由购销、统购统销、流通体制转轨、流通体制市场化四个阶段。明确国家粮食储备的目标和功能,是测算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的前提和基础。粮食储备作为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粮食供求矛盾的变化情况下,储备政策构建的焦点不仅需要关注储备规模的优化。还需要对粮食储备在中央一地方、产区一销区以及品种结构间的合理布局和配置进行深入探析。现阶段必须构建有效的政策框架,确保企业、农户合理的储备水平,避免出现社会储备主体储备不足导致的市场短缺,以及“反向操作”对国家调控政策效果的扰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在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中应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重点要保护农民利益。同时,要充分考虑本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合理确定粮食总生产量、总储备量和品种结构;要充分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处理好粮改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借鉴世界产粮大国保护农业的政策,实施适度倾斜与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粮食获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还较低,发展变化趋势也较为不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生产能力低、购买力水平低,以及交通通信、家庭规模、社会关系等因素导致其粮食获取能力低。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低的因素包括贫困地区耕地资源稀少、土地贫瘠,科技投入低,财政信贷支农不足,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投入少,居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低导致其收入少、粮食购买力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烧结钕铁硼材料晶粒的形成机制和与磁性能的关系,介绍了烧结晶粒聚集长大对元器件使用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晶粒大小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养殖业的发展对饲料的供应提出了数量、品质、时间等诸多要求,而占饲料成本80%的原料粮供应成为当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面对我国部门分割、地区封锁严重,粮食流通不畅、粮食产业链短小等诸多问题,文章着重对当前饲料原粮供应的各种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广成功模式、创新供应链建设、协调原粮供应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粮食产销区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漕粮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占领津京等地区,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出逃,导致漕粮海运中断,并转而将部分漕粮向山西、陕西运送.其次.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朝廷被迫与联军签定<辛丑条约>,偿付巨额赔款,清朝的财政体系完全崩溃.为筹措赔款,清廷不得不颁布"漕粮改折诏".虽然江浙后来又恢复本色100万石,但漕运制度已经遭到致命打击.再次,为节省费用,清廷开始采纳铁路剥漕的方式,结果成为继轮船之后,漕粮运输工具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简言之,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漕粮运输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但杂粮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还较低。针对当前影响杂粮产业化发展的规模化种植难度大、市场交易成本高和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障碍,应着力构建以种植适当集中、依托产业组织和实施品牌战略为主要内容的杂粮产业化体系,以促进杂粮产业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需要、带动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发挥杂粮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粮食进口增加以后的利弊分析和相关因素分析,认为未来20年内我国的粮食进口大体将保持在 3000~3500万吨左右,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较大影响。提出了加入WTO后,必须来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冕堂 《文史哲》2002,(2):33-48
自秦汉以至清代,我国每石皮粮(如南方的稻谷,北方的粟谷、高粱)的价格为:汉代30—130钱;魏晋南北朝250—500文;初唐至盛唐50—200文,唐后期200—400文;北宋200—700文,南宋1000—1500文;明初250—300文,明中后期400文。清代顺康之际300—800文,康乾时期1000—1600文,嘉道至清末2000文以上。总体而言,各个朝代的前期尤其是初唐、盛唐和明代,经济繁荣,政治鼎盛,此时的粮价格外低廉平稳,人们多有谷贱伤农之叹。汉初每石皮粮三四十钱,明清初期均为300文上下。由于明清的斗桶比汉代的大四倍,因此,经历近二千年,粮价实际变化不大。此外,粮食地区差价很大,大城市与小城镇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