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所以,“国学”当然就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交流融汇。我们的“国学”传承是需要在交融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凝滞僵死的“绝学”。现在,学界需要进一步拓展“国学视野”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研究中,“国学”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基本指向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探寻。由于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价值取向和致思路径,国学研究中又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从对“国学”成立前提的聚讼、“国学”研究层面的交叉、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三个层面对近二十年来关于“国学”内涵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进一步剖析“国学热”这个文化现象提供一个基础性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看来,“国学”属于人文学科,主要表现的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通过对“国学”定义的讨论,对我国古代数、理、化、天文、中医等科学内容的阐述,表明国学中应包含自然科学的内容,分析了为什么存在“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疑问。明确在国学中包含自然科学,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我国与世界学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培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考察中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度,在近代化或现代化过程中,都有过传统丢失、国学重振的过程。中国近代的国学运动也是如此。本文回顾了自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国学”运动的历史,检讨种种有关“国学”的定义和范畴,认为迄今为止,虽然说法多样,见解殊别,但都缺乏完整的概括和精确的表述。笔者认为,今天谈“国学”应当包括知识学术体系、道德伦理体系、信仰价值体系等三大领域,只有从传统文化的固有词汇中去寻找固定的概念组合,才能有效而又亲切地概括和把握“国学”的基本内涵,也才能构建起传统“国学”的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日得以拜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学术年刊《国学研究》第一卷,欣喜之余,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无端地袭来。“国学”这个词语,由于某种“革命”的忌讳,已经久违了许多年了。如今,《国学研究》在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堂而皇之地问世了!这是拔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以“国学”命名的刊物。《国学研究》以“国学”标名,无疑是要继承章太炎以来的学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造和建设新时代的新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昌明的时代里,  相似文献   

6.
传统诚信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诚信”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诚信”是传统诚信观念的新生和发展。 通过阐释国学经典中诚信观念的内涵及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意在发掘其在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下对培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诚信”的意义,从而达到宣扬国学中传统诚信观念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诚信”有效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国学研究应该着重研究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要着重研究传统国学中所具有的那些恒久生命力和普遍的价值、那些蕴含了可以成为回应现时代问题及重建当代思想文化的丰富可贵的精神资源;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国学)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途径、方法问题,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路径等问题,使传统国学真正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丰厚“软实力”,成为从传统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一个可以借鉴依凭的特有的民族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国学热”现象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国学热”在现代性语境下,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复归,同时也充满争议。“国学热”确实有着不成熟的一面,但不能因此否定其积极意义。当代社会,如何实现国学从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转换,对于国学复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学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与时代张岱年前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印大型杂志《国学研究》,《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国学在燕园兴起的文章,颇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此之前,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学丛书”,已出十几种;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编印了“国学大师丛书”;同时有关单位分...  相似文献   

10.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袁行霈我在《国学研究》年刊的《发刊辞》中说过:“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潭止水”,“国学也是这样,汉有汉学,宋有宋学,今后则必有以今之时代命名的学派。历史悠久的国学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这段话得...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国学"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出的不同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救亡意识主导下的、政治取向的国学观念,启蒙思潮主导下的、文化取向的国学意识,以世界汉学为参照的、学术研究的国学观念。近代国学概念的定义也可分为三种用法:第一种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系;第二种为扩大的用法,即以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第三种是指近代以来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的学术研究的体系,即国学研究。国学研究在近代的演进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在学问方法上延续清代的考据学、训诂学,而在观念上导入近代文化意识;第二阶段的特色是呼应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方法和疑古思潮;第三阶段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突出代表的、汉学化的国学,即与世界汉学、世界学术接轨、合流的新的国学研究。近代国学名家的第一代以章太炎为代表,第二代是太炎门人所代表的北大学者,第三阶段的代表是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清华国学院学者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成绩,无愧于世界第一流的中国研究。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重新认识1920年代的新国学运动和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典范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章太炎认为国学的功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学的革命反满之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学是革命派铭记种姓和激励革命斗志的武器;二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之重地。章氏无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还是在其远离政治权力中心之时,均戮力进行国学的研究和传承。三是塑造国民道德之用。面对清末民初社会道德沦丧的景况,章氏认为国学是塑造国民道德的恒久法宝。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弘扬国学科学对待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甚至由国内"热"到了国外。它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和生命力,也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大力弘扬国学,在当前国学的研究、宣传、教育中怎样处理好"古"与"今"、"洋"与"中"、"知"与"行"、"专"与"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从塑造国民的角度提出国学教育思想。他的国民塑造主要包括德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梁启超找到了西学与国学相通性的部分"道德"和"科学",并确立了国学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他的国学教育思想为当前解决如何避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构建成他者,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构建一种普遍性意义的中国文化主体等问题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源于后殖民主义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隐藏在文化背后的权力差异,将目光投向政治、意识形态等更广阔的领域,这给了国学翻译诸多启示。针对西方作品和国学译本中存在的东方主义,国内译者应担起重塑东方形象的重任,采取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让西方世界真正了解国学的精髓,以便于国学在西方的传播和接受,最终解构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锡国专是1920年由唐文治在无锡创办的近代以来唯一一所以国学为专科的高等学府。无锡国专在中国近代文化史、教育史上地位卓然,也是近代学术史上的国学重镇。无锡国专自始至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接纳、赞誉和支持。她在创办之初便得到无锡工商界、教育界及地方绅士名流的大力支持。南迁广西和上海复校后,同样得到社会各界及“民国政府教育部”及众多军政要员的大力支持,并得到蒋介石的亲自过问。无锡国专的社会地位及较大影响,缘于她对于独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坚持,缘于她培养了一批宝贵的国学人才,缘于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根据生命科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99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所作的2 4 0篇作文整理的调查报告。文章反映了北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认真思考。大家认为文化建设和科教兴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应在继承和更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和谐的观念、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以及重德向善的精神等 ,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传统文化中缺少理论分析思维 ,忽略平等自由和权利、官本位以及因循守旧意识等妨碍社会进步的成分则应加以“过滤”和“剔除”。传统文明必须新陈代谢 ,才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文化精髓,是高等学校强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切入点,然而目前很多理工科高校存在传统文化教育不受重视的现象。要扭转传统文化教育逐步被弱化的局面,建立科学的传统文化培养体系,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完善立法,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传统文化建设。社会范围内应形成良好氛围完善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辐射,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素质拓展体系,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校园活动中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凸显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外汉语阅读课是分技能课中的一种,其教学方法有很多。我们认为,阅读课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课堂上应积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善于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汉语知识,导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并且要求学生多练习,潜移默化地进行课内课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