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令狐安 《中华魂》2013,(5):53-53
几天前,我和家人为昏迷中的父亲李东冶轮流按摩肿胀的四肢时,往事不觉一一浮上心头。在战争岁月,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建国后又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复兴中华的伟大建设事业中。他平日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我们对他职务变动原因的了解,竟是来自“文革”街头的大字报。由于要求严格,小的时候我还怨恨过他。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个开三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许多,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车水马龙中,从早一直到晚,仅靠着一辆三轮车来维持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着,但在人们眼中开三轮车的毕竟是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一些人的鄙视。然而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他不自悲,而是把他希望和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  相似文献   

3.
父亲     
那个叫做肖力的男人,注定与我有不解之缘。他叫我儿子,我称他为父亲,到目前已经持续了十四个春秋。梦里仍会出现他高大的身影,昂然地走着,身边跟着小小的我。尽管我已高他些许,但每每我站在他的身边,总会下意识地仰视他。他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县城。据说从小学到大学  相似文献   

4.
扁鹊一家行医有方,兄弟三人都是名医,远近闻名。魏文王问扁鹊道:“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相似文献   

5.
神偷我来也     
西尔枭 《可乐》2010,(3):37-37
南宋时,国都临安有一个神偷,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每次作案后,必留下“我来也”三字,故其绰号叫“我来也”。他名气轰动临安,官府奈何他不得。  相似文献   

6.
作为南京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人”。吴有红的名气不只在于他创下了数个第一,还在于他爱马、养马、经营马场生意所赢来的“马痴第一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给父亲买书     
转眼,父亲退休已5年有余。这些年来,父亲平静地过着晚年生活,而我则为自己的事忙乎着,很少能为父亲做点什么,每每想到这些,心里总有一种深深的内疚。父亲在工作岗位时,并没有做多大的官。然而,他在我们这座小城,名气却很大,因为他非常爱读书,是公认的图书收藏家。不久前修订的县志里,父亲的藏书量排名全县第三。退休以后,父亲读书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书房里的近4千册书籍,他已通读了一遍,并且在书上作了不少的圈点。有时晚上,父亲能看书到深夜一、二点钟。对父亲的这种学习精神,我深深地敬佩。去年以来,父亲又多了一项新的工作。他被聘为县…  相似文献   

8.
想父亲     
阎连科 《社区》2002,(4):54-55
我的父亲有15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不知道他这15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可见我,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11日晚7时许,一位名叫赵德仁的老人在辽宁省武警总医院因肺癌晚期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含笑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著名笑星赵本山,享年82岁。父亲时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尽管已被医生告知过无数遍,但一直守候在父亲病床前的赵本山看到父亲突然离去时,仍像个孩子似的痛哭失声,几欲昏厥。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音乐     
当爸爸把一个沉重的箱子拖上我们家门口的台阶上时,已累得精疲力尽。他把我和妈妈都叫进了起居室,才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箱子,好像它是一个珍宝箱似的。“这个给你。”他说,“你一旦学会弹奏它,它就会陪伴你一生了。”  相似文献   

11.
接纳父亲     
胡淑华 《社区》2004,(4):63-63
我的一个在大学任教的朋友苏文告诉我,有一次她下午没课,突然想到去丈夫所在的报社看看工作状态下的他。她的丈夫是该家报社的副社长,当时正在开会。苏文就呆在丈夫的办公室里等他。偶然间,她在丈夫办公室抽屉里发现了丈夫和一个年轻美丽女孩的数张合影。两人看上去有着说不出的亲密和谐。苏文突然热泪盈眶。她说:“我当时的心情真的很复杂。在照片中,我看见丈夫的眼中闪烁着在我们十年婚姻生活中所不曾出现过的爱情火焰。那么多年了,我从未见过他如此快乐。”“他是个出色的男人,有着非常好的人品和才干,是个好丈夫、好父亲,非常有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2008,(11):93-93
任志强是当今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怪物”,他虽然是中国最出名的地产商之一,但是他的名气却来自于肆无忌惮的“大嘴巴”。近年来,他每一开口必平地溅起一番波澜,精彩的“任氏语录”包括:“商品房只给中高收入者住,我不考虑穷人”;“房地产商人们是弱势群体”;“房地产就应该是暴利”;“中国应该分穷人区、富人区”……  相似文献   

13.
父亲洗澡     
儿子满月那天早上,一阵时断时续的敲门声把我唤醒。门一开,父亲“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还背着半只米袋,笑呵呵地站在我面前。父亲一到,岳父全家也相继起床,一个个和父亲问好。我带父亲进房看小宝宝。父亲小声地抱歉:“把你丈人家的早觉搅了,早知道你们还在睡,我在街上再遛达几圈。”我连忙安慰父亲:“不碍事。不碍事。”当父亲看到他孙子那张稚嫩红嘟嘟的小脸,两眼笑成了一条缝。午饭一吃完,父亲便提出要回家。我和岳父母再三挽留他住一宿,可他找出种种理由推诿,拎着蛇皮口袋就向外跑。岳母给我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留…  相似文献   

14.
父亲与酒     
父亲今年70岁,他老人家在煤矿干了一辈子,当过采煤队队长,工作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最大的特点是爱喝酒。小时候,我发现父亲每次回家总要在吃饭前喝上几杯酒,但从没见他喝醉过。上个世纪70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家长年只吃玉米面、高粱面、红薯面,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几天白面馍馍。那时父亲说他喝的酒是玉米和红薯干做的———也许当时的“老白干”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那时,农家婚丧嫁娶都用“老白干”待客。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生活的变化,我越来越留心父亲的酒。酒的名字渐渐多起来,什么北方烧、二锅头、…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眼神     
小时候,我们似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只有在星期六的下午和星期天才能看到他的身影和听到他叫着我们的小名回家。从记忆起,父亲似乎就没有给过我们什么够高的要求和要读好书之类的教育,当然也没有一次对我们的打骂。对于常伴我们左右又要经常劳作一天的母亲,在我们做错事时,是会拿着竹竿就要开始她的处罚。而这时,我们就会用孩子特有的狡猾“跑”去母亲的当时威势,气得母亲只有留下“晚上别回家吃饭”的话。如果是父亲回来时,他会大声地叫着我们的小名,我们可是就老老实实地站在他的面前来。不是怕他会打骂我们,而是怕他看我们时的眼神。…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谎话     
我常被父亲的谎话“蒙骗”,有时被骗得很深,回想起来就心疼。我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在川北县城工作的父亲,对造反派无能为力,便躲到乡下与我们一起过清闲的日子。乡下虽没有城里那样乱,但生活很艰苦。母亲对父亲不愿参加派系斗争很理解,这份情感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用行动来体现的。那年月,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糊口,靠南瓜、野菜、山芋干度日,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父亲买点劣质的“老白干”,每天保证一个下酒的鸡蛋。然而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他肠胃不好,消化不了“,吃一个鸡蛋就会生病”,于是,每天他都要和我平分着…  相似文献   

17.
叶匡政 《21世纪》2010,(7):50-50
季承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出版,引来很多热议。这本书未出版前,我就看了书稿,出版方让我写一句评论印在封底。当时看到季承书中透露的一些细节,很是惊讶。没想到季羡林在儿子笔下,竟是“一个人生失败者,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这本书无疑颠覆了季羡林曾经完美的“大师”形象,比如季承写道:“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掏了一瓢水去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但他从来没有亲过我或拉过我的手。”  相似文献   

18.
曲文上次接受记者采访是2005年7月。当时他刚工作1个月,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出生在一个大款或官员家庭。 在他看来,正是家庭背景不同.才导致他和一位同学在找工作上的冷暖不均。现在,他已经换了两份工作,也习惯把那份“不平”看作“正常的社会现象”,自称“早就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9.
陈红 《社区》2011,(3):18-18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芝兰社区,一提到姚涓芳老人,大家都能说两句,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更是滔滔不绝,对她特别熟悉。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在社区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大?  相似文献   

20.
王纯 《百姓生活》2014,(7):15-15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