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31-135
19世纪后期,京剧进入上海以后,受到上海工商业社会的影响,面对观众趣味求变的现实,逐渐改变传统表演的固有模式,在题材思想、表演技巧和舞台道具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改革的趋向之一就是思想的现代性和题材的现实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时装戏。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是上海都市新文化的体现,其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京剧走上了援西入中、不断西化的轨道.这种现象虽与西学潮冲击相关,却有其本土思想和社会根源.后者既基于士人剧以载道的思想传统,又植根于戏曲商业化的社会土壤.中西融合为京剧舞台锦上添花,但京剧的西化偏向也值得注意和反思.京剧授西入中的得失,从另一视角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复杂演变.  相似文献   

3.
肖富群 《江淮论坛》2010,(1):134-139
社会性别问题与理论在正统社会学理论中处于边缘地位,而且还被批评为依据的是男性经验和父权结构,妇女自身的经验被排除在分析框架之外。基于女性自身经验的女性主义理论纷繁复杂、景象各异,但各理论流派展开的理路相同:女性是一个被压迫的等级;女人是被男权文化建构的;解释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谋求性别解放的价值抱负。  相似文献   

4.
戴金波 《船山学刊》2013,(3):177-178
目前对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史研究、书院制度研究及书院文化研究等方面。《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试图将书院置于社会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中,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对书院进行研究。内容涉及书院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社会动力、书院与学术及社会政治的关系、书院的祭祀文化、书院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在研究视野上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刘忠 《殷都学刊》2006,(3):102-107
从文化史视野上来看,寻根文学是以“向后看”的方式一路前行的,它在走向传统、走向民间的同时,也陷入到西方话语与本土话语悖论之中。在寻根文学中,我们既能看到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像,也能感受到作家回归大地、融入山野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清末至五四时期,京剧趋于繁荣并高度商业化,知识界对改良京剧颇多建议,五四新文化人更是对京剧予以激烈批评.尽管有的改良主张通过剧界编演新剧得以实现,但五四思潮与京剧舞台仍存在显著歧异.新文化人将京剧纳入思想或政治范畴的努力没有实现,旧剧改革也不像文学革命那样取得显著效果.清末民初一度出现了中西戏剧融合之势,五四以后则随着京剧与话剧日趋成熟而明显分流.  相似文献   

7.
李明军 《阴山学刊》2007,20(1):39-43
只有在文化史的视野下,才能突显中国古代艳情小说的特异性。艳情小说既是一种文学类型,又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放纵与禁忌的奇异杂糅,显示了艳情小说对欲望和情感的独特理解。而这种理解所表达的性别政治观念,是界定言情与艳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周玉 《东南学术》2011,(1):156-169
本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样本,描述和分析女性参政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导致"两性平等参政"政策目标与"两性不平等参政"政策结果之间偏差的分析框架,解释了造成当前参政领域性别不平等的政策根源;同时,从制定、实施、评估、反馈等政策过程环节加以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导致"两性平等参政"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形"而无"质"的主要问题有:社会性别意识缺失、淡薄;男性价值与利益主导政策过程;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主体对女性参政价值认识不足;女性参政政策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资源支持;女性参政利益诉求无法输入并贯彻于政策过程等。基于此,作者提出要在参政政策过程中确立"互动机制"、"整合机制"、"赋权机制"、"宣导机制"等四种保障机制,并阐明了保障和促进两性平等参政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9.
京剧从1790年形成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京剧,有必要在海外传播,而在向海外传播京剧的过程中,京剧剧本的翻译是京剧有效传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课题组进行了以目的论为指导的京剧剧本英语翻译对京剧在海外传播的有效性实证考察,探讨京剧剧本英文翻译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张慧霞 《天府新论》2008,(1):102-106
社会公平是社会政策的主流价值观,男女平等是社会政策诉求之一.但是,社会政策与男女平等并非天然相关.从实践来看,社会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条件下,社会政策对女性权利的保护可能会"事与愿违",成为巩固男女不平等机制的保护伞;在性别平等意识主流化的条件下,渗透了社会性别意识的社会政策必将成为维护女性权利、实现男女平等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京玉 《云梦学刊》2007,28(4):132-134
京剧喊嗓亟待发扬光大。京剧喊嗓训练对声乐大课的改革有促进作用。京剧喊嗓运用到声乐大课是可行的。声乐大课运用京剧喊嗓的原则和操作技巧有:声音与情感相结合,饱含激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勤奋与技巧相结合,科学训练循序渐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互相观摩共同提高;内容的鲜活性与时间的灵活性相结合,节时增效。京剧喊嗓在声乐大课中运用时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婚姻法>保护女性婚姻家庭权利的相关规定,探索"同一平等"与"差异平等"的法律价值区分,得出我国婚姻法应当纳入社会性别意识,坚持差异平等的结论,并对我国现行婚姻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二元认识论中男性与女性生理性别差异决定了两者的社会地位,并且由于对具有普遍规定性的理性的推崇也导致了在审美活动中女性审美经验难以表达,甚至屈居成为男性审美的对象。但是当理性霸权遇上后现代解构主义之时,生理性别实际上作为掩盖权力结构运作而被建构为自然本质的面纱被揭开,性别身份的松动也颠覆传统男性霸权引导下对女性审美的规定性。然而这并不意味女性审美就要对男性审美经验进行替代,反而提供了一方更为广阔的天地,以超越二元认识论的眼光去观照生活世界中那些同样被边缘化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中国,宏大的民族国家话语是战争文学叙事的主流,但性别视野下,男女作家的叙事并不完全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女性作家的战争文本显示了对主流话语一定的疏离,透露出战争叙事不应有的漠视和遮蔽。对这种差异的把握与反思,将会对我们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季戏剧与社会均面临改革,而戏剧和社会改革同样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优伶结交三教九流,与政治从来渊源甚深,清季民初的名伶田际云即其显例。此公一面登台亮相,与文人票友从事戏剧革新,一面广泛交游,凭借出入内廷宫禁之便,相继与维新革命活动发生程度不同的联系。而戏里戏外,情景交融,真假虚实,浑然一体。田际云革新戏剧,与文明戏(即话剧)南北两派的代表关系颇深,其与北派王钟声的交往前人着墨较多,而与南派任天知的关系其实同样精彩。三人在舞台上下的言行如出一辙,浓缩了清季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相。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科举制度废除之后,新学教育已然成为科举的替代品,新式学校则是绅士阶层捞取新的社会资本的中介。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新式学校在上学花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人才取向等方面与私塾相比缺少一定的乡土亲和力,在民众的视野中却成为有钱人的奢侈品和疏离于乡村社会的摆设。当然随着新学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校的态度多少有些转变,兴学之初的那种极端的抵制行为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8.
19.
社会性别预算强调预算过程的性别回应性,其中公民的有效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各国的社会性别预算实践均体现了参与式预算的色彩.二者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对象具有总体一致性的特征,呈高度交叉渗透的趋势.就改革思路而言,需要加强预算制度建设,实现性别预算中公民参与的法治化;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为性别预算中的公民参与提供适宜环境;推进性别审计与评估,完善性别预算中公民参与的追踪问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陈琰 《学术论坛》2006,1(5):34-38
中西美学都注重听审美,但二者处于不同的维度之中。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听审美所强调的是一种自然体验,庄子的心斋把它阐发到了极致同时也把它带向了边界。而西方美学中的听审美主要是人神同在的一种超越性的经验,通过与自然的分离,它使精神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但也抽掉了感性活动的丰富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听在中西美学中的不同审美经验是我们反思审美生存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