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关注个人和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在我国古代优秀诗文中,蕴涵着对生命和谐性的礼赞、对生命独特性的张扬、对生命超越性的追求,所有这一切都可启发人们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命主题是陶渊明诗文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陶渊明的回归自然、耕读劳作、安贫固穷、诗酒合一和桃源社会五个部分来探究其生命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而分析他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节日:生命意义的生发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殊寓意的纪念性活动.传统节日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传统节日不但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系统的生命归宿主题,提高了感受生命多元性的可能性,而且为生命教育搭建了体验生命整体性的平台,为生命教育直面生命的冲突创造了良好契机.为此,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渠道彰显传统节日的生命内涵,对传统节日的生命特质加以日常性体验.使个体与其进行全方位深度沟通,并加以时代性地阐释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杨时的生命哲学包含其生命起源观、生命态度和生命修养观、生命价值观和道德实践观、生命栖居观。其生命起源观渊源于《周易》,关于"气"的观点受张载和"二程"很大影响;其生命态度表现为敬畏天命、顺应天命并发挥人的主体性,养气是珍惜生命和个体心性修养的重要方式;其生命价值观为社会道德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其道德实践观是对《中庸》之"诚"的践行;其生命栖居观主要体现在诗文中,表现为对天人合一、"曾点之象"、"颜回之乐"的追求,但又充满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依据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生命价值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可以从西方的生命哲学思想中,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哲学思想中,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中探寻到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许家竹 《东岳论丛》2005,26(2):142-147
“养气”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家修养的重要学说 ,它以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的气化谐和论为指导 ,强调生命谐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养气”说的这种生命美学意蕴 ,首先表现在孟子和庄子的美学思想中 ,后代的文论家则从作家养气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等层面作了大量的阐发。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养气”说的生命美学意蕴 ,能够为当代作家修养、文艺生态批评和生命美学建设等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7.
对于生命问题的关注与阐释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从本质上说,尽管儒家、道家和佛家对于人类生命和生死等问题的解读由于视域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其内在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则是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于生命、生死和养生等传统生命伦理问题的深入反思和系统的理论建构不仅大大充实了华夏文明的宝库,丰富了中华文化之人文底蕴,而且对于我们深入分析和顺利解决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种种人生困惑,增强人们的生命伦理意识,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生命境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文的韵字音义在古代诗文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古代诗文中的韵字尤其是特殊韵字的研究。本文以宋代江浙诗韵中16个特殊韵字的音或义,其中,阴声韵韵字5个,阳声韵韵字7个,入声韵韵字4个。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创立的文化符号论美学在二十世纪独树一帜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艺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以艺术的"生命形式"论影响深远,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命精神有相通之处,为中西文论、美学融合研究提供了可能.同时,对于今天文论建设中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鲍照有深厚的悲剧意识.在诗文中表现为他对人生、社会、生命及历史都有一种忧患意识和悲观情绪,以及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不满与批判.他痛苦,他矛盾,他以率直与单纯来面对社会的残酷与龌龊,最终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完成了自己的谶言,谱写了一曲悲壮而凄美的人生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