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家族作为一种观念、制度、文化引起了不少作家关注的热情,当代文坛出现了不少风格独特的家族小说,这些创作在继承中国现当代家族叙事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其对家族观念与民族革新等关系的历史反思;对家族精神性格与生命意志的弘扬;对家族生活与伦理情感的颠覆和解构走向了新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商人的国民意识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兴起、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的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积极参加罢市斗争,努力维护社会秩序,成功地履行了商人的国家责任与社会责任,商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为以中小商人为主体的马路商联会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后,马路商界联合会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商人的国民角色,开展国民责任自省,增强了商联会的凝聚力,成为动员中下层商人参与国民大会策进会、发起民治运动、组织储金赎路运动等一系列政治行动的工具理性,节省了马路商联会的组织成本,提高了商联会的行动力.这是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以中、下层商人为主体的马路商联会较之上海总商会更为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后兴起的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是一个以商业街区为主要活动范围、以中小商人为基本会员的新型地缘性商人团体.其一年一度的选举活动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商业街区的基层选举面貌,它所设计的一整套制度规范,基本上体现了选举的公开性、社会合法性与其成员间的平等性.商联会设计的多样化投票方式,便利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有利于唤起商人对街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对陶冶中小商人的民主素养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小商人对城市基层社区的认同.虽然在选举活动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瑕疵,但从总体上看,商联会的选举机制彰显了其较强的自组织力,保障了它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缺失与重建——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 ,2 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存有四大误区 ,它们是 :偏狭拘谨的批评视野、理念在先的批评向度、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和机械呆板的批评文体 ,从而导致了批评的无力与苍白。作者认为 ,要走出 2 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误区 ,必须确立真正的批评精神 ,将文学批评当成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活动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租界时代上海的怀旧书写,呈现出纪实与虚构的双重特征.纪实文学和散文在对历史镜像的回眸中,往往掺杂了虚构的成分,渲染小资情调和时尚品位;虚构性的小说文本,则在传奇性的故事中特意突显其"有史可依"的一面,以获取文本内外的双重叙事效应.相对于现代作家的租界书写,上海怀旧叙事忽略了沉重,且对历史进行选择性的遗忘和修饰,构设一种上海想象的共同体,帮助上海人觅得虚幻的自尊和自傲,迎合了怀旧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文学创作是城市精神文化的见证,又可构成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昆明,文人云集,他们想象、抒写、塑造着昆明,使昆明形成独特的审美形象:既有爱国的阳刚之气,又有彩云之南的温柔风貌。昆明的文学记忆在当代文化研究中正被识读出来,它为昆明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资源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其发轫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从浅层到深层,从单面到多面,从零星到繁多,到世纪之交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而且日趋深化。随着时间的推进,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观照和探究20世纪中国文学,必然会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别致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调查材料显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南地主、富农总体上占地约45%左右.但是各地土地占有关系不均衡,在土地关系集中地区、土地关系一般地区以及土地关系分散地区,地主、富农占地分别为60%强、40%左右、25%上下.地主、富农人均占有土地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阶层的同时,土地租佃普遍存在,牵涉面广,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地权分配不均导致的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代出版业,不仅在生产文学文本赖以存在的报纸、书刊,也在生产作家的生存空间和话语空间(文坛),新文学的声音,正是通过这一产业机器及其市场运作,不断地被放大、复制,并牢牢地占据了社会文化中心。著名新文学社团创造社与上海泰东图书局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演示了新文学作家和出版商之间,是如何在各自目的、利益的驱动下进行斡旋,以致相互倚重、达成共谋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使我们看到:一个外在于“文学精神”的资源整合系统——近代出版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现代文学史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革命文学家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革命小说中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革命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对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赵惠民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2):59-61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政府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 ,公开声明摒弃沙皇时代的对华政策 ,与中国政府建立平等的友好关系。但是 ,剖析从 1 92 2年苏联成立到 1 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 ,苏联领导人的对华外交实践 ,却浓重地体现着民族利己主义甚至是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也是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小型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创新的优势,克服不利因素,重视吸纳、培养创新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采取正确的技术创新对策.同时,政府也应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论专利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法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加强了对技术创新方面的促进和保护,企业应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抓紧时机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技术创新理论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技术创新是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本文重在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技术创新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的创新系 统的自组织机制:开放和非平衡是其前提条件,随机涨落是其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则是其 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我国一些女作家经受了双重启蒙,获得了个人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双重觉醒.她们比当时的男作家更深切地感受到女性觉醒的痛苦历程.这突出地反映在女作家创作的知识女性的流浪叙事作品中.冯沅君、庐隐和丁玲三位女作家,从女性的形体、心灵和精神三个层面,对女性的自我追寻进行了观熙和审视,丰富了我国女性文学在现代性发生期的文学形态和人物形象,大大拓展现代文学女性叙事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后配额时代的广东纺织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规定,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取消,全球纺织品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作为中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的广东纺织业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本文试图在把脉纺织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广东纺织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这种新局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一般特质的基础上,对上海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特征进行研究,并从类别和阶段两个方面比较了上海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从增强创新动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合力、强化政策引力和改善创新成果应用环境为主线,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