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岑仲勉治学领域广泛,成就卓著,而于隋唐史研究用力最勤,创获亦丰。他重视研究有关隋唐两代的重大史事,在"关陇集团"、两税法、牛李党争、府兵制、均田制等问题上均能做到史料翔实、考辨精审,于广征博引中剖析众家之说,然后创辟新解。其《隋唐史》虽为断代之作,但不囿于体例之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均贯穿着通识眼光,反映了岑氏论史的卓识。新中国成立后,岑仲勉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努力使之与隋唐史研究相结合,从而使其学术研究臻于新境。发掘与总结岑仲勉隋唐史研究的成就,不仅有利于考察新历史考证学者治学路径的演变,而且对于继承先哲学术遗产、创新隋唐史学科发展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林     
吴承学教授,1956年生于广东潮州。1977年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后随黄海章、邱世友先生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学位。1987年师从复旦大学王运熙先生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学位。1990年到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学术史上,岑仲勉与陈寅恪同被称为中古史研究的两位大师,然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却有一番激烈批评。辨析二者的研究思路和学术方法可以发现,此番批评标志现代文史考据之学内部文献考据与历史考据两条进路的分野。时人以岑仲勉缺乏陈寅恪式的"大判断"来评点其唐史研究,其实恰忽略了陈寅恪从史料考据逼出"大判断"的运思特征,从而实际落入以"理论阐释"来指责史料考据的窠臼,与此相应的也抹杀了岑仲勉文献考据这一研究路径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2年5月18—19日 ,由英德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社联、广东省农业厅、广东农史研究会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联合主办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具体组织的广东农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广东英德市召开 ,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博物馆、英德市及天津师范大学、株洲工学院等20多个单位的近80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 ,其中有21位同志作了大会报告。论文内容涉及纪念梁家勉先生等老一辈农学家、英德牛栏洞遗址与英德农业史、广东农业史研究、中国农业史研究、当代农业史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史记》中的“翰海”(后来通作“瀚海”)一词,过去一直认为是指漠北某湖泊,当今学者岑仲勉教授考证“翰海”即今蒙古之杭爱山后,从者相继,并且,1979年新编《辞海》承认了岑仲勉的观点。对这个解释,我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翰海”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去病率师……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相似文献   

6.
学人简介     
李庆新 研究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男 ,汉族。 1962年 10月生于广东揭西。 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 ,其后在广东省社科院从事历史研究 ;兼任广东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农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隋唐史、中外关系史和岭南区域经济社会史。主持或参与“唐代岭南研究”、“明代华南海外贸易与珠江三角洲社会变迁”、“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水运”、“广东通史”等项目研究。合著有《广东通史》古代上卷 (广东高等教育出…  相似文献   

7.
岑仲勉教授所著《隋唐史》记黄巢起义军重要领袖尚让事说:“尚让后事不可确知。”岑氏据《新五代史》,见朱温破徐州,“得时溥姬刘氏,故尚让妻”的记载,故估计尚让或恐遭害。但《旧五代史·敬翔传》明说:“及(尚)让诛,时溥纳刘于妓室,”确言尚让实已遭害,殆岑氏未见及旧史此文也。  相似文献   

8.
《历史研究》1982年第二期刊载了王譞同志《阿波可汗是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一文,对西突厥和西突厥汗国早期历史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王譞同志根据隋唐史籍,对突厥汗国分裂前阿波可汗的封地位置及“北牙”所在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述了《隋书·西突厥传》以阿波可汗为西突厥汗国正宗的观点;批驳了《新唐书·突厥传》、沙畹《西突厥史料》、岑仲勉《突厥集史》等以达头可汗为西突厥汗国正宗的主张。此外,还提出了许多同史学界的传统看法有原则区别的新观点。王譞同志在列举了中外老一辈突厥史学者对突厥史的研究之后  相似文献   

9.
成立了九年多的广东史学会,于本月十二日改选常务委员会,选出杜国庠、杨荣国、刘节、朱杰勤、陈锡祺、陈寅恪、岑仲勉、杜国兴、金应熙、郑餐霞、容庚、唐陶华、梁克、梁方仲、商承祚、曾近义、侯过等十七人为常务委员。该会今后将大力开展下列工作:一、于今年七月前对全省历史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由广东民国史研究会组织编撰、丁身尊主编的《广东民国史》一书,已于2004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广东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几乎都具有全国  相似文献   

11.
仲秋的一个下午,我们怀着求教之意,采访了原广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学家金应熙教授。健谈的金教授热情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金教授1919年12月出生于广州。从1927年起先后就读于香港英皇书院、广州培正小学等学校。1938年,以优异成绩免费进入香港大学中国历史学系。在许地山、陈寅恪等老师的教导下,他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在岭南大学任教时,开设过中国通史、秦汉史、中国社会史等课程,继续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分期问题开展研究.建国后,他因工作关系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曾长期中断。1980——1981年间,他应邀前往墨西哥学院任教中国史一年。在墨西哥,他阅读了较多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专著,深感有必要向我国史学界介绍国外研究动态.金教授外语水平高,五年来,他应用英、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史的研究受到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上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果相当繁富.既有通论性的著作,更多专题性讨论,资料汇编、工具书也出了不少,从而在理论建设、方法创新方面皆有重要进展.其中,在对上海城市移民群体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旅沪苏北人、宁波人等移民群体研究较多,但是系统研究广东上海移民的著作尚付阙如.近日拜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宋钻友研究员的新著<广东人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本书系统而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一百多年间广东人移居上海的历程、规模、人口来源、在上海的空间分布、同乡组织、区域特点,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对于金融、商业方面着墨尤多:而且书中关于广东同乡组织的运作特点、不同县级同乡组织的联系与区别、广东人的宗教与信仰、粤商的商业伦理、旅沪广东人与原籍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都富有创见,言必有征,填补了上海史研究中有关广东旅沪移民史的学术空白,是近年来国内上海史研究中学术含量较高的一部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农史研究会筹办的首次广东农史研讨会于7月3日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会议汇集了广州地区大部分从事农史研究的学者及部分古代史研究的老专家共30余人,有13位学者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涉及广东沙田形成、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农田开发、广东自然灾害史、广东历史上对植物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14.
由广东农业历史学会、江门市林业局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广东农史学会第七届年会暨江门林业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6月13~15日在广东鹤山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台湾、香港的专家和广东省内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学者以及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林业厅、广州市农业局、江门市林业局等部门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0余篇。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中,有近20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讨论的问题涉及农业史研究的方法、华南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广东林业史与江门林业发展以及海洋经济、侨乡与碉楼…  相似文献   

15.
李日星 《学术研究》2007,(12):154-158
"粤剧"称谓的逐渐通行是在20世纪初期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以后。长期以来,由于对粤剧缺乏明确的界定,粤剧等同于广东戏剧和本地班,致使粤剧形成的历史线索和发展阶段,至今众说纷纭:粤剧史,成了700年的广东戏剧史,或400年、或300年、或150年的本地班发展史。粤剧概念模糊,是导致粤剧史分段分歧的根本原因。粤剧史的研究,必须从剧种构成要素切入,以确立明确的概念为前提,才能在纷纭复杂的戏剧文化中把握粤剧来龙去脉的发展走向,做出符合历史的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16.
<全唐诗>卷三唐玄宗<平胡并序>、卷一○八裴漼<奉和御制平胡>、卷一一一韩休<奉和御制平胡>是一组君臣唱和诗,吟颂唐朝在北部边境所取得的一次军事胜利.(<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1115、1133页)岑仲勉先生在<突厥集史>中把这组唐诗的创作时间定为开元九年七月唐朝平定康待宾叛乱后不久,认为"平胡"是指平定康待宾叛乱,但并未指出相关的依据.(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7、418页)岑仲勉先生注意到了这组唐诗的内容与开元年间六胡州叛乱有关,很有启发意义.但是,这组唐诗的创作时间及其本事还值得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从罗克汀教授的第一篇哲学论文《数学的史的考察》发表(1941年重庆党的刊物《群众》第七卷二十二期),他便投身于哲学的研究和教学,走过了五十年的艰巨而又富有成果的道路。罗克汀1943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社会教育系,在学期间他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当时,张粟原教授和郭大力教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深深地吸引了还是青年学生的罗克汀,使他大开眼界,立志投身于哲学研究。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后期,罗克汀到了桂林,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工作,并在广州大学计政班讲授  相似文献   

18.
曾凡英,男,年月出生,四川自贡市人。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196211983史学系,先后在地方党校和地方党委宣传部担任理论教员。年月调入自贡师19871专政史系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年至年19901991在四川省高师培训中心作进修学者,师从彭久松教授研究中国历史文献学;1992年破格晋升为历史学副教授;年至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作访问19961997学者,师从瞿林东教授研究中国史学史。年晋升为教授。2000曾凡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系统讲授过《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19.
湖湘学人     
《船山学刊》2006,(4):F0002-F0002
吴兴勇1939年11月生,湖南邵阳人,湖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美国历史研究会会员,中国苏联东欧哲学研究会常务会员,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淮阴韩信研究会副会长。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师承陈寅恪、岑仲勉、刘节、陈序经、端木正等享誉海内外的一流教授、史学大师,因而  相似文献   

20.
<正> 广东素以水运发达而著称.明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水上运输愈加发展.关于广东水运史的问题,迄今为止尚乏人作系统的专门研究.王洗教授编著的交通海运丛书,也只着重论述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招商局建立后所开创的近代航运业的情形.在此之前的水运虽有提及,但未加详论.有鉴以此,1985至1987年间,笔者与同事谭棣华、罗一星先生曾着力搜集鸦片战争前广东水运史的有关资料,并亲往珠江水系的干流及沿海各港口作实地考察,搜集有关文物和口碑资料,我们已将初步的研究成果,由笔者任主编,写成《广东航运史》(古代编)一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出版)这里仅就远洋贩运、沿海与内河贩运和短途水上运输三个方面,分别考察水运的经营组织,并对它与地缘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