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主要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知识只是进行思维训练的结构材料。因此,通过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是什么?本文将通过解题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课改理念已经在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科,这个问题答案不尽相同,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王月琴 《决策探索》2014,(20):58-58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探讨的重要课改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而且关系到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因此,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从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积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智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效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本文拟就创造性思维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即是数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现思维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思考,思考的目的是提高思维的含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结构;教材的逻辑结构;积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小红  冯耀 《科学咨询》2009,(10):60-60
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数学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教学主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结构;教材的逻辑结构;积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的。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开发个人潜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注重一题多解,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抓住实质、一题多变”、“注重数学思想、寻求一题多用”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创造活动总是和思维,特别是和创造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首先必须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1过硬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对知识的同化,有利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完备与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应注意以下几个发方面。1.1要特别注重整体教学数学充满了整体性,它是由代数,几何,应用数学等知识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数学为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创造性整体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整体教学是从教学出发,按数学体系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把整个数学教学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若干因素,将教学进行整体安排,  相似文献   

11.
徐云军  冯霞 《科学咨询》2009,(22):60-61
数学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高考的能力立意命题也说明高中数学教学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数学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可以这样讲,高中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思维,是人们对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也是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育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4.
徐祖平 《科学咨询》2005,(14):43-44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育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伟华 《经营管理者》2009,(23):317-317
新课程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意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认知需要,进而产生对知识的追求,主动探索新知识,造成一种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是一种最具创造性和吸引力的艺术,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应是我们寻求的理想课堂模式。那么,如何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认知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是广大教师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采用趣味性引入的方法来创设思维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通过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对学生的大脑  相似文献   

17.
李怡 《科学咨询》2007,(16):34-34
我们知道学生在进入初三后,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已较明显。应该承认,学生学习数学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数学有快有慢,出现距离不大的层次性也属正常,如果到了初三还采用常规“一刀切”教学两极分化会进一步加大。如何克服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三教学和复习训练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常规,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中学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中学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中学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中学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中学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因此,研究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