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我们俩人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后来,他慢慢懂得了要为老弱病残、孕妇、婴幼儿让座,可谁也没告诉过他要为父  相似文献   

2.
人到老年,儿女都成家立业"飞"离了身边,于是原本热闹的家变得冷清起来.面对"空巢",有些老人感到孤独、寂寞,而有些老人却活得轻松、自得.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主要与老人的性格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邵老伯有一套老房子,老伴去世后,他一直独居于此.老人膝下有个儿子小邵.小邵对邵老伯说:"这套房屋早晚都是我的,为了以后少缴点遗产税,应该及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同时,小邵表示今后将照顾父亲的生活,尽自己的孝心.  相似文献   

4.
孝心"减负"     
我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已另立门户,小女儿定居美国.因此,我和老伴成了"空巢"老人.三个孩子都很孝顺,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大女儿、二女儿奔走于家庭-单位-老人这三点一线之间,又忙又累.小女儿每周从美国打来一次长途,一打就一个钟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每年暑假,他们一家回来探亲两个月,尽女儿之孝.  相似文献   

5.
判断黄宗羲的思想是"民本"还是"民主"需要考察他对"民"的界定和解析.黄宗羲强调"民"本性上的不完善性,肯定了"民"的价值中心地位,明确了"民"的阶层分化和"民"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是他认为"民"还不是自我解放的行动主体,依然是君主"教"、"养"的对象.因此他论述的"民"依然是"民本"范围内的臣民,而不是"民主"意义上的人民.  相似文献   

6.
制止古代罗马人残酷的角斗制度的,是一位东方人.大约公元400年,这位来自远东的老人,对角斗感到不可容忍,决定出面干预.他作为外来人,不认识一个当地人,当地人也没有一个认识他.当所有的人都集结在圆形剧场、等待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角斗时,他也跟随人群一起进入了这个屠场.皇帝亲自主持这个社会最隆重的庆典.角斗士走到皇帝座前,高呼皇帝万岁之后,角斗就要开始了.这时,这个后来被人猜测名叫阿利马修斯的老人突然跳过隔墙,站在了即将开始格斗的两位角斗士之间.他要求角斗士放弃格斗,停止厮杀.看台上的人群发出了怒吼,高叫着要这位老人走开.可是老人坚决不走开.角斗士把他抛在一边,准备向对手发起进攻.可是阿利马修斯又一次冲到了他们之间.他执意要用他干瘪的身体阻止这场野蛮的厮杀.观众感到不可忍受了,他们高喊:"把他打倒!"皇帝对观众的要求表示赞成.角斗士一剑将老人刺倒,越过他的尸体将角斗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一次,乾隆皇帝在浙江海宁微服私访时,被一家中药铺上的"天下第一家"的牌匾吸引住了。他走进一看,只见堂上有位老人站在柜前。乾隆问道:"贵店何以敢称天下第一家?"老人不语,让乾隆问他的父亲。乾隆又见一位老人在捣药,便说明来意,老者指指后门说:"请先生问我的父亲吧。"乾隆跨过后门,果然又见到一位老人。他问道:"老人高寿?"老人笑着说:"我年岁尚轻,刚满九十九。"乾隆听完感叹:"您年近百岁却如此精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多被误解为来源于佛教.虽然其看上去与唯识学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王阳明所说的"心"与佛教所讲的"识"或"心"并不相同,他所说的"物"与佛教所讲的"境"或"法"也不是一个范畴,他的"心外无物"说与佛教"唯识无境"等理论的来源途径更不一致.因此,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从本质上、内容上、来源上以及由此展开的功夫论上都是儒家的,而并非是借鉴佛教"唯识无境"、"万法尽在自心"等说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高三开始.学习一向优秀的儿子真正意识到高考的紧迫.原本在饭桌上爱说篮球和笑话的他,开始经常说"某某今天化学比我高了"、"某某昨天晚上又熬夜了"……搞得气氛有些紧张.我自认为在帮儿子解除高考压力方面做得"不错",一见儿子"苗头"不对,就一定要跟他谈心,反反复复叫他不要紧张.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一哲学"意义上,莱维纳的"他者"具有极强的伦理所指;"存在"被分为"相同者"和"他者",这实为终极的结构;由于"我"向"他者"的延伸,"我"成为"我"所是的"自我",而"他人"的领会是与"他人"的祈祷分不开的.在"现象学"和"犹太教"方面,德里达对自己与莱维纳在哲学上的认同并非完全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恰恰是"第一哲学"瓦解了"本体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的文艺思想和审美意识是浸染、吸纳了丰富的西方文学的养分的,但他的创作和文论在总体上是典型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他晚年论文特别强调"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带"得"的述补结构"得"的来源上、现代汉语的"得"后部分的处理上、孙银新对"他打得孩子到处乱跑"的处理的几处不妥三个方面指出"他打得孩子到处乱跑"的确不宜处理为兼语句,而应该处理为"得"后补语句.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社会科学》2007,2(5):171-174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都出现了"三环"一词,关于其含义,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实际上,"三环"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即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告其子不孝,司法机关必须反复调查案情,然后再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目的是为了预防高龄父母告子不孝时,可能会出现的"告不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虽然现代社会提倡"人老心不老",但过分追求"返老还童"则是一种心理异常的表现.现在,有些老人"返老还童",是因为总感到缺乏爱、缺少关心而导致.他们表现出像小孩一样的情感,一会儿也离不开亲人,甚至学小孩说话来"取悦"身边的人,这些表现其实都是对爱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是思辨的历史哲学大师.他构筑了一个哲学的世界史体系.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以"人是否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在什么程度上人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为主线,探讨了世界史的发展历程.他的历史哲学的意义不在于所构筑的世界体系本身,而在于他强调人的认识主体的作用,强调人的认识能力是可以随着变化了的形势而不断提升的.他的这一思想对以后的历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人物,他不仅以著述众多而闻名,更以善于变化而著称.后人研究梁启超"善变"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善变"的原因,"善变"中的不变因素,"善变"的评价.而"善变"原因也是当代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这个方面,学者主要是从他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社会的客观情况来论述其"善变"之因,忽视了梁启超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近代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对他的善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传统士大夫的自省意识是其善变的主观原因,自信心是其善变的精神保障,强烈责任意识是其善变的精神动力,对"势"的对抗是梁启超"善变"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现代文学史上的"反主题"批评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儒敏 《河北学刊》2007,27(5):118-122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点鲜明的批评家.在梁实秋早期对新文学的严厉批评中,即显示了其片面中又不无某些深刻的文学见解,他注重理性、标准与节制,强调以所谓"文学的纪律"来抑制浪漫的态度,反对感情决溃.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是梁实秋"人性论"的基本架构.他在20世纪30年代同鲁迅论战,暴露了其贵族化的立场,但他对当时"左"的机械论与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有的也切中肯綮.由于现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梁实秋的文学观注定要被现代文学主潮抛弃.但作为一位有理论个性的批评家,无论是得是失,他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其特有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虞集在道统上和学统上是继承程朱理学思想的,但他并不完全拘守程朱门户.他曾追随老师吴澄在朱学中吸收若干陆学成分的主张和实践,从而表现出较为鲜明的"宗朱融陆"的思想倾向.他的这一思想倾向客观上顺应并体现了元代理学"和会朱陆"的发展趋势,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萨特伦理叙事中的"审美距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萨特早期的自由主义伦理叙事中,他强调叙述者要与作品中的人物保持一定距离.这形成了他的"审美距离"理论.本文从"叙事距离"和"情感距离"两个方面分析这一理论:在叙事距离上,萨特指出叙述者要与作品人物保持稳定、一致的距离;在情感距离上,叙述者要对人物情感立场保持静观态度,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道德悬置立场.萨特的"审美距离"理论,对后来经典叙事学的研究有所启发.同时,对其作品中道德悬置之后的情感立场缺失,也有不少争论.  相似文献   

20.
郑艺群 《东南学术》2004,(5):136-137
"争论本身就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在学术上并不存在话语霸权,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定相应的理论陈述格式"①.的确,当蔡先生在"调整论"中提出"建立‘一体化'研究范式"和"生态人"基础上的主体论和客体论"②时,他已越过了"现代主义"的边界,来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疆域内,对"什么是法律""主体"等这些千百年来一直纠缠着法学家的困惑,再度发出疑问.这次发问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吸纳和借鉴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来探究法学基本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做的法学换位思考,因而习惯了"现代主义"话语的主流法学对此疑惑与不解实在情理之中.主流法学因固守在"主客二分""理性主义"的基石上已久,从而带来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稳定和安全感.然而,问题是我们所固守的"主体性"、"主客二分"、"理性主义"这些概念是法律演变长河中的片断还是永恒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