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酒不仅能载情,也能治病.《中国古代医典》云:"酒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自制药酒,在我国已盛行了数千年.菊花酒、屠苏酒、人参酒、蛇酒等,无不借助酒力,萃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以酒的通行经络之势,更大地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3.
4.
5.
7.
8.
9.
10.
肝硬化是因某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损害肝脏造成的实质性慢性疾病。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化,致使肝组织变硬,肝功能显著降低。 肝硬化病人的康复除适当休息与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注重日常合理而营养丰富的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膳食调理得好,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11.
正不孕、不育的食疗方很多,原则上以补养肝肾、填益精髓,或调养心脾、理气养血等方法,结合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目的是通过补偏救弊、调和气血,达到阴阳平衡。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当归20克,生姜10克,羊肉500克。制法:将羊肉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小块,先用沸水焯一下,以去腥臊。清水500毫升,加当归、 相似文献
12.
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坠胀,或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四肢发凉,甚至脸色苍白、疼痛引发晕厥者称为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见于未婚青年女性,常随月经初潮发病。继发性痛经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宫颈口粘连狭窄等引发的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常见原因多为子宫位置过度向后弯曲(子宫后倾后屈);或子宫口狭小,经血排泄不畅,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或子宫发育不良引起子宫不协调收缩;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经血中含有血块引发子宫痉挛收缩;或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刺激子宫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异常的子宫收缩引起宫体血流不足,使其肌肉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痛经。另外,先天性体质虚弱、贫血、营养不良等也可出现虚寒性痛经。 有些妇女月经一直很正常,但因经期受寒、淋雨、 相似文献
13.
14.
膏方是由众多具有补益和调理作用的中药,按中医辨证论治与君臣佐使原则组织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煎煮浓缩而成的一种黏稠、半液体状的中药剂型。膏方具有好吃、方便、综合调理等优点。真正的内服膏方用于养生保健与身体调理,始于战国时期,成熟于宋朝,盛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一般多发生于青壮年。此病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多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粘液、脓、血和阵发性腹痛。由于病程长,病人身体消耗较大,营养损失多,导致病人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