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校融合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模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高职学生主要的生活地点和学习地点分别在家中和学校,在这两个角度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规避成长道路中绝大部分陷阱.因此,班主任应当准确认识家校融合教育的意义,探究高效的家校融合教育策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家校合作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大学生活、学习环境与高中生活、学习环境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上学之初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易暴露.除非学生主动提出要求,否则学校辅导员很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此时,通过向学生父母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白丽 《家庭科技》2021,(12):36-38
在2018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家校共育面临着意识薄弱、认知不深刻、沟通不畅通及共育模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家校协同育人效果的发挥,不能很好地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因此,需要探究更有益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二十大报告对于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理作用做出的明确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家庭与学校间的信任、合作与沟通还面临诸多困境,协调家校关系化解亲子矛盾,赢得家长信任做好家校共育,需要双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将“问题学生”转化成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作为家校教育互动的重要手段,家访是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信息沟通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的教育作用,这就需要对其本质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学校、家庭角度出发,家访是家校教育协作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6.
家校协同教育与以往的家校合作相比,更加强调家长作为一个教育力量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小学实施家校协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储胜国 《家庭科技》2021,(12):34-35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体系改革工作逐渐推进,很多有效的教育模式被应用在职业院校中.其中,家校共育模式取得的成果十分明显,该种教育模式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远程教育、家校共育模式逐渐形成.职业院校要重视家校共育模式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方论刊》2014,(1):116-118
近几年来,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第二小学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发展,积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全校教职工在大力加强家校联系,推进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的同时,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本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为宗旨,倾心家校共建形成德育合力。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家长义工队”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家长义工的红马甲活跃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学校在家校共创共建中走出了符合学校科学发展的德育新路子,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已经不满足于进行常规理论教学,而是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其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掌握数学思维,了解数学方法,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认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实际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与学生家庭展开良好的家校合作,在交流合作中深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质量公平不仅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和教育公平在质的层面的反映,更是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质量公平主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六维主体,主体的缺失缘于教育对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忽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有树立师生双主体观、构建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性,创新家校协同方式、加强潜在主体与现实主体的合作,创设良好环境、提升外在主体的整体形象,落实教育法规、建立责任主体的问责机制,才能形成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章珺 《南方论刊》2010,(12):73-74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力度加大,大学生面临的社会与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化,如何通过不断改进道德教育方式,尤其是借助家校合作模式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网络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周芸芸 《阴山学刊》2012,(1):102-107
春游、体育和其他大规模集体教学活动在我国现行的学校侵权法律责任承担模式下容易因为安全问题取消或者减少。虽然学生安全保险制度能解决学校的赔偿责任,却不能预防风险发生。怎么整合符合现实国情的学校侵权法律责任系统?重构监护人权利与责任,建立家校联合会制度,保障学校应有的教育功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合理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家校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所有教师的基本功和必修课。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校沟通也步入了"微"时代。众说纷纭的微话题,发人深省的微语录,恰如其分的微评价,启迪智慧的微反思,使家校之间形成良性的有效沟通,和谐发展。众说纷纭的微话题微话题,是家长与学校或教师之间,基于当前孩子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一种沟通和交流。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组织化教育的原型,家庭教育在较长时间内是人类社会主要的教育形式,肩负着培养儿童成为社会人的职能。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性浪潮的冲击,在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种动力机制作用下逐步向学校教育作出让渡,出现了“脱域”,其“在场”的教育意义被虚化。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家庭教育重新返场,在“结构—制度—文化”动力框架作用下“嵌入”到教育场域中,为教育之现代性“隐忧”祛魅。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在场”的育人共同体,是家庭教育的发展愿景:以共建逻辑型构家校育人制度共同体、以共享逻辑培育家校育人理念共同体、以共治逻辑形塑家校育人行动共同体、以共鸣逻辑筑牢家校育人情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由环境变量、管理变量和权变关系组成的观念性结构是权变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着眼于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与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权变管理的理论概况着手,将因材施教的权变法运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家校合作之中,试图在权变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理论尝试构建教师、青少年和家长三向互动型的因材施教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由环境变量、管理变量和权变关系组成的观念性结构是权变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着眼于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与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权变管理的理论概况着手,将因材施教的权变法运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家校合作之中,试图在权变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理论尝试构建教师、青少年和家长三向互动型的因材施教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家长教育权的实现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作用重大.然而长期以来,在“学校本位”的教育格局中,家长教育权存在缺失现象.导致家长教育权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其根源可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模式.“天地君亲师”这一传统文化模式的产物在教育领域中“蚕食”了家长教育权.家长教育权要尽快回归,其指南是构建新型中国文化模式,路径是重塑“三位一体”教育格局,包括重新审视和重视家庭教育的独立性价值、加强家校(社)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强化家长教育权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心理学的范围与功能把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开展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是近10年的事情。各大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研究既是心理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又是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一般说来,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工作领域在学校,其服务的对象应当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以及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但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工作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其工作目标日益指向了学校情境中的所有心理学问题:如帮助学业不良的问题学生,对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解决教师和家长教育学生时遇到的各种心理学问题,为校…  相似文献   

19.
“新社会本位”教育试图改进当前学校教育中弥漫的个人主义、竞争至上、能力至上氛围,试图在学校建构一种公平的社会秩序,以合作代替竞争.“新社会本位”突显了自由的意义:在知识教育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思想的自由、求知的自由;在道德教育上,强调没有规则就没有理性,没有对话就没有规则,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法则的敬畏,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70年代后期起,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通常又称合作教育,变得越发重要.合作教育包括在校内进行正规教育和把学生置于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教育,它需要多方面的广泛合作.如商业、工业、服务行业和学校等.全世界教育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同时也注意学生和社会的密切结合.世界上举行过各种各样的学术讨论会和研究报告会共同探讨工作实践教育,包括1979年在布鲁内尔(英国)大学举行的“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