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站,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关键场域。父母作为原生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其创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和谐原生家庭中的孩子易形成独立、健康、自信的人格,而畸形原生家庭中的孩子易表现出脆弱、敏感、叛逆的特质。为了防止畸形家庭关系产生不良影响,社会、  相似文献   

2.
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茂光 《兰州学刊》2005,(5):227-229
本文在分析自我概念及其结构的基础上,从家庭整体功能的角度阐述了家庭中的各个因素对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分析了自我概念的形成在个体行为调节、社会化及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在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庭的氛围、成员相处模式、交流方式等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如影随形地伴随其一生.本文通过《摩天大楼》的人物形象,结合实际分析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希望唤起人们重视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原生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4.
徐俊  朱竞羽 《社会科学家》2006,(Z1):236-237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外因,即社会环境、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内因,即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本文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10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探讨高职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其中最明显的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2)高职生归因风格总体上与普通大学生一致,归因呈明显的内控倾向。倾向做出稳定的、内控的能力和努力归因,并且着重于对努力因素的归因,相对忽视能力因素,但对于人际失败的归因有外控趋势。(3)研究表明高职生其中归因风格中学业运气归因、人际努力归因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两者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解释度达12.8%。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青岛市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学生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需求,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对青岛市350名民办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社会因素对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人、学校及家庭因素。95%以上的民办大学生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且需要多种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有效加强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新定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拓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8.
王茜 《家庭科技》2021,(9):24-25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遗传属于不可逆转的影响因素,而环境是属于可改变并且一直施加影响的因素.家庭环境是除了学校环境以外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深且时间最长的因素,其作为儿童从出生后就一直接触的环境,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占据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方式、家庭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对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作为一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结合SCL-90量表对海南省高职院校大学新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有十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一定的不良问题。尤其在强迫、恐怖、偏执等因子上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但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人际、抑郁、焦虑等因子水平明显的较缺乏锻炼者更接近于常人。结论认为,通过针对性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有助于预防和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新龙  李健美 《理论界》2004,(5):177-178
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提高技能,而且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笔者于今年4月用自编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2届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了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为此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1.自卑心理。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前提条件;是调节人际冲突,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相互悦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我们要全方位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和谐打造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职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就必须让他们真正从内心意识到自我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此状况对自我成长成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应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管理体制,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搞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揭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工学校,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校教师要正视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推进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首先,学校关注并抓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再有,社会、司法机关齐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女性犯罪的增长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从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女性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即父母家庭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园,老师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挫折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是挫折的三要素。挫折认知错位是高职生遭受挫折的主要因素,消极行为是高职生遭受挫折后的主要表现,而自卑是高职生的“挫折源”。探讨挫折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问题,是为了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并认真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已逐步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评判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从一些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可见,当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心理原因来看,有个体的心理素质、犯罪人格定型、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等因素在起作用。给刑释解教人员以家庭的温暖、加强运用心理矫治技术、重建健康人格、积极推进社区矫治、提供社会保护等等,是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高校贫困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产生自卑、受挫、抑郁、畸形自尊、盲目攀比、缺乏安全感、反社会等严重心理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有家庭的影响、学生群体的影响、社会的影响等多种方面。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1年北京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考察当代北京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特征,从个人背景、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校园生活四个维度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程度较高,平均幸福感自我评分将近80,且有三成以上的人自我评分在90以上。女生的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学生家长所追求的重点学校的一流师资、学习氛围等外在条件对学生本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影响,高中和大学越是所谓的"重点",学生的幸福感反倒越低;生源地类型也对学生本人的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且越是来自大城市,幸福感越低,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幸福感反而较高。大学生幸福感主要受到性别、健康等自身条件的影响,而受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恋爱经历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地位越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强;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主观幸福感显著强于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且这种差别幅度很大。奖励荣誉、资格证书、实习经历和社团活动等普遍认为能够提升个人素质、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因素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