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学者,我见证了"学术史"从一个简单的"随想"走向拟想中的"学科"这一全过程.我说的"随想",是指我1991年6月写的那篇<学术史研究随想>,更指诸多友人发表在<学人>第一辑上的那组"学术史研究笔谈".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同仁一起,积极推动学术史的研究.当初的"随想",十五年后,竟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课题",甚至有了今天相当夸张的说法,叫"学科建设",这让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2.
胡杨 《家庭科技》2021,(5):40-41
一直以来,在公交、地铁上给老人让座已成为敬老传统习惯,而大连76岁的"硬核老人"刘增盛偏要与这个"习俗"对抗,他身上挂的LED显示牌上写着"勿需让座"4个字.他想传递的是一种老人和年轻人互相平等、相互理解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创业之前,我也是打工族的一员,如果不是那天的偶遇,可能我还在延续我的打工生涯。 那天我正准备外出,看到一个摆摊擦鞋的阿婆,我想她一大把年纪了还干这个,生活肯定挺苦的。我随口问了一句:“阿婆,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呀?” 阿婆头都没抬便说:“千把块吧,勤快的话还可以多挣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讲自己"的中国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文 《文史哲》2005,(3):5-10
一 哲学是最要求概念的清晰性、确定性的,但哲学这个概念本身又是最不确定的.两千多年来,"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一直纠缠着哲学家.每个哲学家或哲学学派都以自己的方式回答着这同一个问题,但答案却各异其趣.真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究竟是"哲学"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抑或两千年来哲学家的智慧欠缺,不足以诠释?我想问题在于哲学所应指的领域的不确定性以及哲学家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想确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不仅力不从心,而且吃力不讨好.因此我主张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超越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在场"这个词,没有一种字典含义或者权威讨论可以确定它的意义,以使任何一个使用它的人都接受.因此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有很大对其意义进行调整的自由.事实上,在使用这个词的过程中,唯一切实可行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增进我们对人文学科的理解.当试图满足这一要求时,我将其与再现相联系.我要关注的是再现的一种变型,在此意义下,过去被允许以一种"偷渡"(鲁尼亚)的方式进入现在,以至于在历史再现中,过去在字面上也成为"现在".在分析历史再现的这个变型过程中,我采纳鲁尼亚所使用的所谓"平行进程"观念.  相似文献   

6.
很多事情,坚持确实很难,陪孩子也是如此。一天晚上,依依突然问我:"爸爸,咱们平时用的电是谁管呀?"这话问得有些没头没脑,但我还是对她说:"是供电局。""那他们可以让电停了吗?"女儿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见我点头,她犹疑了一下,接着小声说:"那我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吗?"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收起了漫不经心的表情,关切地问她有什么事。女儿眨了眨眼睛,说:"我想请他们停一次电……""为什么?"我更加觉得女儿有些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7.
尽管拥有一张迷人的面庞,但却是那种一上路就把那辆70年代出厂的大排量美洲豹群王油门踩到底的女人.作为明星,她也不是吃素的,餐桌上点菜时虱欠直截了当:"我想吃肉!" 经纪人曾希望她改名,她坚定地说:"不"--"如果他们想记住我,就会记住我的.记不住拉倒."  相似文献   

8.
卞之琳先生     
卞之琳先生逝世后,我有一篇很短的文字,写他与《书屋》的一点关系。卞先生是认识的。很久很久以前,就读了他的诗,并为他惊讶。惊讶他在数行之中就能表达出那么多意思,而且让人想了还想,隔了一段,忽然又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想起这首诗就想起卞先生,一想起卞先生就想起这首诗。我想很多人都这样。  相似文献   

9.
"人家"可以用作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分别指说话人自己和听话人,即分别指代"我"和"你"."人家"还可以泛指或专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即指代"他/她".语言具有功能性."人家"指代"我""你"和"他/她"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并且有助于说话人实现其语用意图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麻烦页中抽身 女朋友和我刚吵了一架.性是我们和好的最好方式,它比语言更有效,因为语言总是不能击中要害,有时候你需要一点"肢体上"的表达.我们都知道消除紧张的最好方法是性高潮.Sam,27岁 为了让她跟我确定关系 我跟一个女孩约会了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想确定关系以后才跟她上床,但是我发现她好像并没有要正式做我女朋友的意思.后来我跟她上床了,以为这样可以让她对我死心踏地.结果当然很悲剧,我再也不要用这种方式了.  相似文献   

11.
一看到那些村干部、乡干部胡作非为,我心里就冒火,忍不住要写些<严管"村官">、<乡里的干部是关键>之类的文章"激浊扬清".这样的文章写多了,有人就嘀咕,说我只敢批评基层的那些毛毛官,专拣软柿子捏.我这人没啥大优点,就有一条:不怕别人嘀咕.你越嘀咕,我"走自己的路"的意志就越坚定.说我爱捏软柿子,还是真是让他们说着了,我就是喜欢照软柿子下手.顺便告诉大家,没人逼着我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我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8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皇城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20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样一段交谈:  相似文献   

13.
正我曾经带过在职研究生写硕士毕业论文,这对他们是一件很难的任务,因为他们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挤时间来做这个宏大的工程。有个女生也面临这样的状况:她要结婚。这意味着需要买房、装修、拍婚纱照、预订酒席……我猜她可能提出将论文答辩时间推迟。而一旦推迟,有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写论文了。但她一直没有提出来,还是按原先的进度进行,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一首许茹云的<突然想爱你>.我站在讲台上,手拿麦克风,说到这个歌名,眼泪就轻轻落下来.视线模糊,我突然看不清人群里未远的模样.  相似文献   

15.
1 《秦风·蒹葭》这首诗给读者以一种"朦胧美"的艺术享受,对它的训释至今仍异说纷纭.我想从民俗学的角度,尝试解释.对《蒹葭》最早作出解说的,大概是古文《诗序》.《诗序》谓:"《蒹葭》,刺(秦)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话说得不太清晰,也好象和诗的内容对不上号.今人另觅新释,或作"怀人的诗"("是男是女,则不能确定"),或作"一个痴情的青年,正热烈追求着心爱的姑娘,想去找她,却难找到"等等.然细加品鉴,似非确诂.  相似文献   

16.
拙著《民国老校长》和《民国教育家》问世以后,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对我说:"你能不能写一本《民国科学家》呢?"最初听到这个建议,我委婉地拒绝了她的好意。之所以如此,大抵有三个理由:首先,民国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研究和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要想对他们的工作和人生进行一番梳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其次,我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后来虽然  相似文献   

17.
女儿在北京上大学,暑假想找个实习单位,而且就想找在北京的.她知道我们很难帮上忙,就说:"我自己想办法吧."2010年7月,她从北京回到武汉,我问实习的事有着落吗?她说:"我在网上跟人说过了,请他们帮我找一找,他们说如果找到了,会及时通知我."  相似文献   

18.
庞晓光的博士论文《科学与价值关系的历史演变》经过将近两年的修改(拓展、深化、润色),即将付梓.她早就期盼我能为她的专著写篇序言,以壮行色.从她的希冀中,我深切地感到,她对书稿的怜爱之心溢于言表——这毕竟是她的处女作,也是她多年心血的结晶.尽管我一向认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序,但是我无论如何不能使她失望.因为晓光是我的学生,我有继续尽责的义务,尽管她已经毕业离校.更何况,我是眼看着她的博士论文怎样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我想,了解一些在书稿中不可能涉及的写作背景和跋涉历程,对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文思和旨趣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苏珊·米勒给某杂志写的2015星座运势终于在临截稿前发到了编辑邮箱,那时她正在医院,病情虽有所好转,却还是常犯恶心。她说这可能是她写得最好的一次星座运势,“哪怕赶不上这一期出刊,我也愿意发给你看看,起码你可以知道自己今年的运势。无论如何,我还是很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20.
除了出于友谊之不获已,我不曾为人写过什么"序".这大约和我个人的性格有关.郭延礼同志将他的《中国近代文学新探》送来,要我为他写几句话作《序》.延礼同志是我的学生,而且还是我比较喜欢的学生之一,这就使我难以推却了.延礼读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时,我为他们班(中文系1955级)讲《中国文学史》两汉部分.一次作业,他写了关于汉乐府《妇病行》的文章,我觉得写得不错,便引起了注意.大学二年级时,他又写了学年论文《论古诗十九首》,阅后感到颇有见地.当时我是中文系主任,他的两篇论文遂由我推荐参加了山东大学学生优秀科学论文评奖.前文获山东大学第一届学生科学论文奖,后文因1957年的政治运动,评奖工作中断.据我回忆,山东大学全校性的学生科学论文评奖,"文革"前就只有1956年这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