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政策窗口     
《老友》2005,(4)
关于调整老红军配偶和机关事业单位遗属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赣人字[2005]53号各设区市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市人事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对老红军配偶和机关事业单位遗属生活补助标准作如下调整:一、部分老红军配偶生活补助标准的调整1、调整范围:建国前参加革命,因照顾老红军身体及家庭困难等,经组织决定于1952年至1955年间复员、退伍,现仍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的老红军配偶。  相似文献   

2.
政策问答     
国有企业职工丧葬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有新规定 问:听说我省已正式下发文件,提高国有企业职工丧葬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标准,请详细解答。 榆次市 老祁 答:由于物价调整,生活费增加,我省国有企业现行的企业职工丧葬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为此,省劳动厅、省财政厅、省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国有企业职工丧葬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晋劳险字〔1996〕168号),对现行标准作如下调整:  相似文献   

3.
《老友》2008,(5):37-37
赣人发[2008]3号各设区市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市人事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对老红军配偶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遗属生活补助标准作如下调整:一、部分老红军配偶生活补助标准的调整1、调整范围:建国前参加革命,因照顾老红军身体及家庭困难等,经组织决定于1952年至1955年间复员、退伍,现仍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的老红军配偶。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4,(4)
最近,有老同志询问我省离休干部遗孀(或配偶)生活困难补助的规定,现答复如下:一、关于老红军配偶生活补助标准。赣人字[1999]98号、赣财社字[1999]40号文件规定:从1999年元月起,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至1955年间,因照顾老红军身体及家庭困难等,经组织决定复员、退休的老红军配偶的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问:据说自2002年1月1日起,山西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执行新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不知新补助费标准是怎样规定的?答:1.死者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一律以遗属户口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作为计算基数。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原则上执行省政府规定的标准,如当地标准高于省政府标准的可按当地标准执行。若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调整时,从下一个月起调整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3.死者遗属一般每人每月按80%领取(得数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计算)。4.死者系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该文主要针对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规划设计、政策补助、基层单位工作经费及工作负荷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对退耕还林还草年度计划的制订、下达时间进行调整;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规划原则,慎重规划经济林(兼用林);延长补助年限,并尽快以政策形式确定下来;适当提高种苗费补助标准;关注基层林业单位的工作经费和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7.
杨步龙 《金陵瞭望》2009,(26):84-84
职工互助保障是工会组织传统互助互济活动的一种创新形式。在我国,职工互助保障的发展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我市群众性互助保障活动在各级工会的组织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社会化、全市性的互助活动,从小到大,日益发展,不断提高,到目前,全市机关和企事业累计有70多万职工参加各个层次的互助保障,  相似文献   

8.
杨亚楠 《社区》2010,(13):53-54
近日,陕煤澄合王村社区工会在发放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金的同时,特制作500份救助明白卡,明确发放明细。由于救助金是按照电费、物业管理费等进行补助,在防止救助户对发放金额数量模糊的同时,工会在救助明白卡上注明了救助标准、困难类型等项目,将住户每月电费、物业费等进行填写,并按照使用量适当补助,使救助户在领取救助金时,  相似文献   

9.
职工互助保险工作是各级工会贯彻党的有关指示而进行的送温暖工程之一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它区别于商业保险 ,后者以盈利为目的 ,商业保险公司自己将是最终受益者和“受利者”。而通过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险工作 ,则是以互助互济为主要目的让利于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保障广大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利益的一种福利性保险。它通过职工互助的形式为职工突遇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和补偿 ,是工会与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例如其中的安康险种 ,就是一种储蓄性质的保险 ,与银行同档存款相比 ,利息需征利息税 ,另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们把李达定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这一定位忽略了1920年至1922年间李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的伟大贡献。“一大”召开前,他与陈独秀、李汉俊一起积极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中,他是论战的主将;他参与了与修正主义思潮的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他主编《共产党》月刊,为建党开辟思想舆论阵地;从1921年2月到“一大”召开,李达一直代理总书记的职务并担任“一大”的发起与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总结了建国七年以来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并根据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如何保持党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组织纯洁、队伍纯洁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这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教育是基础,加强监督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斗争哲学作为自己的行动逻辑,不仅是由于受到了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崇尚斗争哲学的理论影响,也是在实践中克服中国传统中庸哲学的消极影响和改善革命行动效率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未能将斗争哲学转换为和谐哲学,与未能成功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和对矛盾斗争性的地位与作用的误读有关。邓小平强调安定团结与反对"大民主"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行动逻辑上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过渡的关键性环节。倡导和谐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公共职能问题与执政党群众基础问题进行科学认识的必然结果。和谐哲学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执政党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斗争,源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初心使命、政治品格,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源头的最新概括和提炼,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表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践行精神、"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斗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无私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先进性、实践性、革命性、政治性等鲜明特征。伟大建党精神对真理的追求与理想的坚守,表现持续的先进性;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体现鲜明的实践性;伟大建党精神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彰显彻底的革命性;伟大建党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突出的政治性。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育人的精神武器、强党的精神之源、强国的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理想之真、初心与使命之善、品格与德性之美,是新时代育人的精神武器;伟大建党精神让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不变质、永不变色、永不变味,是强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为救国、兴国、富国提供精神支撑,是强国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立足点,从认知上坚定理想信念;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连接点,从情感上促进爱党爱民;以"不畏牺牲、勇于斗争"为着力点,从意志上锤炼风骨品质;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落脚点,从行动上强化使命担当;知、情、意、行协同发力,真正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率先在中国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最先也最彻底地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并由此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布)远东局派来的人心目中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选。从这一点上说,在近代中国"研究历史最有成绩"、"最彻底最先倡导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堪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当代知识分子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之中,成为完成党的事业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当代知识分子只有集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崇高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7.
信访工作既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意见、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又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护人民民主权利,接受人民监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初,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信访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机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并逐步加以完善,为党的信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城市开展了基层管理体制的大规模重建。伴随着传统的城市基层管理制度的废弃,新兴的基层居民组织纷纷出现,经过艰苦探索,最终确定了居民委员会为城市最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新中国初期城市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党价值观是该政党施政原则和理念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建国以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但是由于缺少生产力和制度方面的支持,动机合理性难以得到贯彻。邓小平则在工具合法性的层面上使之得以落实。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则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并在各领域加以贯彻。这些都不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历程,并分析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我们党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在不同时期各有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反腐倡廉建设的文明成果,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4)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注意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5)不断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队伍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