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也V不好"是汉语中可以构成6种意思的歧义结构.这一歧义结构在句法结构、预设、语义指向、变换式、语音等方面有差别.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一定限制.造成这一结构产生多种歧义的原因有有三个一是句法结构的多义性,二是词的多义性,三是语境.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方式状语可以变换成定语。这一变换的语义根源是方式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句子中的施事或受事。但这种变换要受到语义、结构和表达上的制约。方式状语变换成定语后。在语义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实际语言片段中抽象出了"NP1+VP+NP3+给+NP2"格式,运用变换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等语法理论对这种格式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语义特征看,有三类动词可以进入该格式,由此,本文认为该格式包含了三种小类.三种小类的变换方式也有差异,其中S(Va)可以转换为一种双宾语形式,S(Vb)可以利用插入式扩展法把隐含的第一失者显现出来,S(Vc)可以利用扩展法把制作的原料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0.1.任何语言单位都是音义的结合体,小到语素,大到句群,都具有一定的语义内容,在交际中传递一定的语义信息.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结构形式只具有一个明确的语义内容.但有时同一结构形式也可能具有两种或多种语义内容,这就是歧义结构.汉语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歧义现象更为复杂.0.2.本文试图从语义解释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各类歧义结构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及造成各种  相似文献   

5.
论语义复制     
语义复制是一个处理语义的心理过程。从狭义上讲,就是把某一形式(x)所包含的全部或部分内容(M)复制出来,并使之形式化——即通过某种语义关系选择另一形式(y)表示[M]:由此产生xy 或 yx 结构。这一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一.x 不因 y 的出现而改变或失去原有的内容;二.xy 或 yx 所表达的内容仍然是 x原有的内容。我们是在研究了若干语言事  相似文献   

6.
"真个"构成的副体结构表达的语义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表达强调的意味,可以用焦点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二是表达判断的语义,"真个"是"真"的双音化的结果,唐五代"真个"就已产生,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真个"消失,只存在于方言之中;三是"真个"构成的副体结构既可以用于问句中,表示疑问与强调,又可以用于复句中,表示假设与强调.  相似文献   

7.
具体性效应指具体词在词汇命名记忆、再现、判断过程中都比抽象词更为迅速、准确.通过词汇联想测试考察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性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语和二语的心理词汇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具体性效应,一语的语义联结特性并未改变,但是二语的具体性效应更为显著,尤其是二语抽象词的横组合反应远远弱于具体词.在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具体性效应测试中,本文发现由于空间概念和感官体验差异,具体性在低频词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重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形式,它与把/被结构之间的变换也有自身的规律。本文较全面地考察了动词重复结构与把/被结构的变换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语义、句法等因素在不同变换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句首状语是从句中提到句首的。本文根据大量的材料,经过“结构”和“语义”原则的验证,改变了这一传统观点。文章正文包括三个部分:一、受结构制约而不能后移的句首状语;二、受语义制约而不能后移的句首状语;三、受结构和语义双重制约而不能后移的句首状语  相似文献   

10.
"以……为……"兼语结构是先秦汉语中的一种常用结构,从语义、结构和变换形式三方面对这一结构做详细分析。"以……为……"兼语结构有使令和认定两种意义;兼语和"为"的宾语比较多样,但这只限于表认定意的兼语结构,表使令意的却很单一;由于兼语的移位和省略,"以……为……"形成了四种变换形式,其中"以为AB"和"以为B"是促使"以为"发展为复音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词汇的分支,是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习语作为固定表达方式的行为的探 究,证明习语具有内在结构,且其内在结构与非习语表达形式或实际意义的结构密切相关。 由此,透明化习语和不透明化习语的区分便应运而生。透明化习语的语法结构与其非习语表 达方式的结构相同;非透明化习语的句法结构与其非习语表达方式的结构不同。前者在语句 构成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习语语言极为复杂,就其句法、语义、语用和概念特征而言, 每 个短语都值得一番精细解析。对习语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固定表达方式、借喻性用语, 以致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存在许多共性。对比这两种句式,人们会发现动词是构成这两种句式的核心。英语SVOC句式动词类别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尽管不能一一对应,但都是在使役化构词和语法隐喻两种主要的语法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主题结构英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汉语与英语的句子似乎大多符合主语-谓语-宾语及修饰语-被修饰语这一语序,但实际上两种语言具有本质的差异。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则是主语突出型语言,"主题-述题"结构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但英语很少使用主题结构,一些通过主题化生成的主题句也主要是为了某种语用或修辞目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给许多东亚国家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经济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们越来越一致地认识到 ,对亚洲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对改进和加强亚洲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说 ,国际银行和机构投资者能对减轻由货币和信贷成熟期双重不匹配与资本流入的突然转向所引起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加入WTO ,赋予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以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意味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放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全盘考虑。国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特征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汉英句子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意合与形合.意合与形合是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汉语注重话题,英语注重主谓,汉语的话题句侧重于语义结构,英语的主谓句侧重于语法结构.汉语句子中动词十分丰富,英语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本文以<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的句子为例,分析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因句法结构之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7.
郑玄《诗》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毛诗》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体系,二是以小学为钤键的语言解释系统,三是以礼注《诗》的内涵拓展路径,四是以“兴喻”为枢纽的意义转换机制。政治理论是主导,语言解释是手段,内涵拓展是方向,意义转换是目的。其意义在于对于儒学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充实和丰富,以及其建构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对于中国社会价值秩序的稳定和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协调的保持。其中无疑也夯实了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根基,使文学理论具有无限发展的机缘。  相似文献   

18.
在把语言当作文化资源和文化实践的语言人类学中,语言就是一种行动的方式,人们用语言做事情。语言还能反映群体和个人的分类方式和思维特征,反映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一方面,语言作为历史的沉淀,折射社会文化结构,并具备自身的结构,能够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另一方面,语言在被运用的实践过程中,群体和个人的力量又构成能动性,反过来对语言结构形成冲击,甚至改变语言。事实上,结构与能动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表达思想的需要,汉语传统的“被”字句在结构和语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方面,“被”后的成分出现了形容词、名词等其他词性,打破了常规的用法。另一方面,“被”字句通常只用于消极义的语义限制在书面语中逐渐被消解,而且语义的内涵也明显扩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