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教育评估是保障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日本在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特色。对比中日教育评估的主体、机制、效能等,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日近代以来的道德教育目标都有着浓厚的“社会本位”的特点,以人为本位的呼声则微不足道。不过,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最终确立了两者兼顾的目标。从德育目标视野来看,在两者共性之中又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如君子型与大众型目标、宽泛性与狭义性的目标理解、德育目标层次的笼统性与序列性等。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中的可取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闫庆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87-92
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和日本的民事调停制度是两国诉讼外调解制度中的典型代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民调解制度在性质上属于民间ADR的一种;而民事调停制度附属于法院,是一种具有广义上的司法性质的纠纷解决方式。此外,两种制度在调解组织的性质和权限、可调解的纠纷范围、调解中的强制性因素以及调解程序与司法权的关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日本民事调停制度中司法权的有效利用可为我国诉讼外调解制度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韩秋韵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1):87-88
中国的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故拥有品种繁多的植物、动物及大量的海产品。中国的王侯将相为了追求食物满足味蕾的快乐感,发明出了种种的烹调方法,因此留下了记载关于饮食、疾病防御等的古籍。由于沿袭《周礼》①的教诲,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宴请宾客的礼仪,并以此进一步加深与人之间的交往。然而,在日本古代朝廷及上层阶级的历史书籍中,却鲜有关于饮食文化的相关记载。正如日本谚语所云"人穷志不短"。抱有这样饮食传统的日本人对食物有一种"污秽"的观念,这也和日本地处岛国资源贫瘠有关;周边无邻国因而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故几乎不使用"油"的原因,日本的食物种类及其单一,只注重清淡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中日应急管理体制要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中日两国都是灾害频发的国家,尽管实行的都是全政府模式下的危机管理体制,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文章选就管理体制中影响制度创新的基本要素: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协调机制三方面作为两国比较的内容,援用系统权变理论分析比较三要素为实现应急目标所作的贡献以及三者在应急管理体制中的结构功能定位.希望通过分析日本经验对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史到思想史——中日“无产阶级小说”的形象关联和思想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20世纪30年代苏联、日本、中国等无产阶级文学的兴盛,是世界近代文学史也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近年来中国"革命文学"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开始进行了一种回归性的判断。无产阶级文学绝不是单纯的艺术运动,是带有思想解放和思想限制的双重性质的社会运动。这一属性就为人们从文本的思想主题出发,进行外在的批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中日无产阶级小说是一种事实的关联,也是一种思想的关联。在苏联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各自文学的主题在一致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已经很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但是日语学了二三年后,还不能正确地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人很多,这是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引起的.本文从数字,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日文化的差异,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在日语教学中从初级阶段起就渗透文化知识,把课堂教学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以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日语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以近年来国内顶级出版社出版的若干中日比较诗学研究专著及论文为例,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着诸如缺乏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对于立论所依据的基础资料缺乏甄别、以讹传讹,缺乏根据、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强作解人以及外文读解和翻译水平存在缺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商标法有颇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方面,尽管两国的国家制度不一,但两国的经济都经历了非常相似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日本已经进入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阶段,其商标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在立法技术上更加完善,也有较为充足的实践经验.因此,中国商标法的修改可以在既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又符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稳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日傩文化的源起与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傩(nuó)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由傩祭发展为傩舞、傩戏,融进了佛、道文化和民间游艺成分,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还传入日本,对日本年节、祭祀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日本古典艺能之代表———能乐的发生、发展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日本启蒙文学的主旋律是从民权到个性权利,韩国独特的历史使其文学的爱国主义线索异常分明;日本“人的文学”偏重于文化层面的开掘,而中、韩“人的文学”则带有浓厚的社会背景与批判色彩,中国尤其如此。日本率先实现言文一体,韩国对语体的敏感关系到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新文学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本民族口语和文语的更替与合一;文体方面也有一些革新。 相似文献
12.
“边缘学”特指被中国现代学主流意识排斥在外的旧体诗等旧体学和“官方”学。从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学是多元共生的学,中国现代学的叙述也应该是多元共生的。“旧体诗”等旧体学、“官方”学等都是中国现代学中的一分子。在学的历史进程中,它们都曾以自身的存在和创作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对它们的“关注”,既是我们应有的史学品质,也是中国现代学叙述更客观、更准确、更本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西方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虚构,是与现实不同的艺术,体现为诗歌、小说、剧本。这一定义由西方向全球扩张而成为世界性的定义;同时,又在全球化的电子主潮中让文学被边缘化了。但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汇通中,文学实际上最能显示一个文化的特质。如何让文学走出边缘化,而把文化的特质显示出来,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文化关于文学的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资源把文学定义为语言之美。任何文体,只要有语言之美,就可以成为文学。这一定义不但让人们重新思考文学和文学的各种类型,以扩大文学的类型,而且使人们有一种新的眼光去理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文学的品质在全球化时代的各种互动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华人移民文学的发展变化既与母国环境的变化有关,亦与其在移居国的生活变动有关。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之初移居国外的一代华人移民度过了移居生活的艰难适应期,开始从"局内人"的角度对移居国的文化做深度的考察。相应地,移民文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以"灵性文学"为代表的华人移民文学通过基督教文化路径丰富了当代汉语文学的表现空间,是新世纪移民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5.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曾经作为一个历史的神话成为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参照。但事实上,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女性并没有获得个性自主与性别意识,当时的女性解放不过是特定的政治话语支配下的一种社会表象。大跃进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单纯的、透明的、单向度和象征性的,是承载政治经济革命使命的意识形态的整体符号,而不是文明的、审美的、人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官福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7,24(4):15-22
佛经是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东方文化的重要遗产.《杂宝藏经》为一部文学性极强的故事集,在中印朝文化交流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弃老国缘"、"王子以肉济父母缘"、"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供天神感王行孝缘"、"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等佛经故事与中朝民间故事及小说进行比较,可以探寻和梳理中朝民间故事与印度文化的关联.这有利于佛经与东方文学的关联研究,也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和弘扬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被称作影像时代的来临,名著改编影片成为现代人接触经典最便捷的方式。但名著影片在由文本向影像改编的过程中,存在移植、注释、近似这三重方式,对文本的阐释也存在忠实原著的图解作用、补充文本的作用及对文本的创造性叛逆三重作用。区分这些作用,通过影片引介、片段分析、课堂讨论等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世界文学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借用影视这一媒介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并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杨春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中国文学传统虽然以平民文学为主流 ,但贵族文学以《楚辞》发其端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独立 ,提高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品格。作为异端文学传统 ,在文学发展中起到了先锋文学的作用 ,与平民文学一道 ,创造了中国文学的辉煌。贵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资源 ,有助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提高文学的审美品格 ,以培育我国现代高雅文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时尚文学与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中国时尚文学最热衷于追逐和效仿的,莫过于法国作家杜拉斯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了,而后又有日本动漫的强劲影响显现出来。时尚小资女性文学对杜拉斯的效仿,一是其《情人》成为这些作家“身体写作”的师从文本;二是其叙述方式及语言成为这批作家的艺术追求。村上春树以其令人心旌摇曳的忧伤传达西方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对青春文学造成广泛影响。以《幻城》为代表的奇幻文学的出现,显示了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熏染中成长起来的郭敬明们一代所享有的与前辈完全隔膜的文学影响资源。而由村上春树、日本动漫的影响所呈现的,是一条应予重视的西方→日本→中国之时尚大众文化影响的国际航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