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建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从而转变教学思想,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素养。并介绍了三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在继承与创新中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演示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学不再只是知识接受和传播的过程,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帮助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来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下,教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教育的各种改革,新课程教育理念,谈的都是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教师的教学由主体向主导转变。由此,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完成“愿学、能学、会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生每天的每一堂常规课上。如何在常规课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理论性的文章探讨得非常多,实例却不多。这篇文章以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堂常规课为实例,以具体的步骤谈了教师如何在一堂常规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就是教育资源建设。在应用于教育的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教学方式有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的发展。教育者们不断提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教育信息化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新型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建设要结合现代教学特点,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科书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核心教学材料,直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然,当前信息技术教材普遍呈现出“版本多、品种多、编排形式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甚至不合格”的状况,以致影响、阻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尽早编撰出高质量、适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信息技术教科书,是务实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紧要任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各地又掀起了组编新版(或衔接版)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热潮,笔者最近有幸参与了由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衔接版)的编写工作,从教学实践的视角对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中的任务设计形成了一些思考,拟之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只停留在简单地单击鼠标进行课堂内容的演示,将计算机的最大价值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而掌握教学艺术策略是教师告别"教书匠"角色,向创新型和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桥梁。那么,为了课堂更生动,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使得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艺术策略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只停留在简单地单击鼠标进行课堂内容的演示,将计算机的最大价值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而掌握教学艺术策略是教师告别"教书匠"角色,向创新型和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桥梁.那么,为了课堂更生动,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使得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艺术策略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硬件建设、软件采购和教师培训。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呢?哪些环节上还存在问题?就此我们以一个学校为样本,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调查,希望能详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为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西部地区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人们逐渐地意识到,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关键性因素,而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先导。因此,在西部地区,必须首先明确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要求,其次要建构开放化、综合化、专业化和终身化等新的教师教育观念,最后要通过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相配合以促进教师教育开放化、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以促使教师教育终身化、教育学科与专业学科相分离以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的自主学习与培训进修相融合以确保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等有效途径来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为了达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兴国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观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课堂的统治者向引导者、促进者角色转变;由绝对权威向平等伙伴角色转变;由“匠心独具”向“探究创新”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决策方式的转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等要素。1、教材观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的教材观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结构化方法和教材的开发方法。“整合”下,教师应从传统的认为教材只限于文字教材的误区中转变过来,重新认识教材应是包括由多媒体、信息资源所构成的立体化的形式。教材也不只是知识内容的整合,作为一种教材,更应包括基于网络环境下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下…  相似文献   

15.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 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决策方式的转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等要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外,还必须加快实现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角色,使思想品德课发挥其德育功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面向未来,具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在实践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它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改革和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现教学创新呢?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教学已开始从过去单纯的计算机知识教育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信息工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向转变;学生也从过去学习使用电脑向现在的使用电脑学习方向转变。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呢?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应用巳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对原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为实施这种转变寻找到了一个最恰当、最有力的突破口。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也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正改变着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转变着人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点。当代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可以使教师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实际技能的操作训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运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