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国萍  李恒威 《浙江社会科学》2012,(6):104-110,117,159,160
科学方法和科学世界观在解释“人之现象”特别是现象意识中的身-心关系时,似乎陷入了困境.这一困境源自近代科学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形而上学及其方法论.走出这一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重构形而上学.基于怀特海、德日进、威尔伯等人的努力,扩展了的“一体两面论”可以成为解释“人之现象”的新形而上学,它的核心是,任何事物既有外在性一面也有内在性一面,或者说,它既有第一人称视角体验的一面也有被第三人称视角观察的一面,而这两个面向在事物演化进程中是对应的.  相似文献   

2.
《青春之歌》叙述的是一个青年女性知识分子追求自我实现的奋斗历程,它的前文本是鲁迅的《伤逝》、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茅盾的《虹》。几种前文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各自的思考,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虹》与《青春之歌》的互文关系更为直接。梅行素和林道静的性格中都有不安分和为自我实现而敢作敢为、不顾流俗的一面。但梅、林二人性格和经历不同的一面给人印象更深,其中的意味也更值得分析。梅行素与林道静性格最大的区别,是梅的“疑”和林的“信”。林道静性格中的不成熟和她的理想主义激情一起,正是其独特文学魅力之所在,因为它意味着青春。  相似文献   

3.
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上)陈平原从公元581年隋文帝开国,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又是一个八百年。以八百年的时间跨度来把握文学风尚与进程,无论如何是显得过分粗疏。而且,不同于上一个“八百年”之可以依文章体式而分为两汉辞赋、魏晋玄言与六朝...  相似文献   

4.
邓青 《理论界》2022,(6):61-68
对儒家而言,内在的情与外在的礼之关系是一基础论题。情是人心感应于事物而生发的内在心理活动,为人之现实生命活动的基本表达样态。礼之制定与践履须以人之诚意与真情作为内在要素与基本要求;同时,礼亦能够表现情,文饰情,又还以培植情,这些都表现出礼“顺人情”的一面。另外,礼还节制人情,使之合宜适中,由此建立和谐的伦理—政治秩序,这是礼“治人之情”的一面。立足于对人情的随顺与治理,礼成为既仁且智之人道。  相似文献   

5.
学《易》旨在寻找科学认识世界的轨迹,以正人生而成事务;旨在把人们的认识引导到预知未然之变上,使之自觉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而不在拘泥于卜筮。卦爻这一形象思维方式中就寓有理性思维,它明显反映在六爻有规律地推进与转化上。所以,要预知未然之变,就需将《易》之理化为心之理,培养“易心”“圣心”,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不占而断。孙奇逢之所以教人“尽人事以回造化”,旨在尽人以合天!是乃人同天既有相一致的一面而又有相区别的一面所决定:“不息,则天;有息,则人;天人之分,系于一息,几微如此。”《易》教人立世、治国、平天下而不可稍忽也,则是其灵魂之所在也  相似文献   

6.
《天府新论》是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杂志。它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鼓励创新之见,以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为宗旨。 本刊发表国内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文化、文学、历史、科教等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书刊评论、观点综述,是了解国内外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人文之道:庄子哲思的价值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人文之道”承续老子“人文之道”反思、批判的精神,同样体现出深沉的人文关怀。它始于庄子对于生命本质的关注与人生意义的追问,经由对人生价值迷失、生存困惑原因的揭示,最终探寻出关于生存价值选择的三个进阶,即:“不为物役”、“法天贵真”和“循道游世”。这一思想反映了庄子对于超越世俗物欲生活的追求,对于回归人类本真之性的向往。其理论主旨在于把“人”从“物”之中拯救出来,还人一个“自然”而自由之身心,还社会一个“朴真”而和谐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青年、过渡以及确定性的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常说: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段过渡时期;老皇历要让位给“过渡时代”。“过渡”二字可以用来文饰现今只对少数人有利的社会混乱和不平等,可以搪塞青年的批评,谢绝青年的期望,还可以要挟大家为一个由乱而治、天下太平的时代而勒紧裤带。这样的线性发展观是理解不了事物的过程、差异和个性的。它对任何有违“全球化”、“清一色”的异类都要否定。它不承认“青年”原是人生中实实在在的一个时期,只把它看做从幼年向成年的过渡。本文认为:今天我们应当把“青年时期”看成是一个“以政治、经济、文化之互相渗透作为其背景的”过渡过程。作者还讨论了当代青年运动的地位、前景以及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羞愧的蜗牛     
蜗牛看见一个庞然大物拉着一辆车子在缓慢地行走,不知它是谁,便问喜鹊。“那是牛伯伯。”喜鹊告诉它。“嗯,它就是备受人们称颂的牛伯伯吗?”蜗牛一面对牛伯伯看了看,一面禁不住沾沾自喜起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口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北宋虽不如汉唐幅员辽阔,而户口却倍之有余。即使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升平之日户口依然胜过汉唐。 然而,宋人一面喋喋不休地夸耀生齿繁庶,一面又指责“户多丁少”之弊。因此,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户口二中说:“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然观当时诸人所言,则版籍殊欠核实,所纪似难凭,览者详之”。的确,宋代户籍人口问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但是,有人不承认宋代的“户多”,漠视了“别籍异财”、“诡名子户”等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人把 “丁少”误解为“口少”,乃致夸大了人口隐漏的史实。“户多丁少”是在宋代生产力发展、户口激增的前提下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试对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作些探讨,不妥之处,谨候学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论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主体意识的觉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为之兴奋。然而,若作进一步沉思,便可发现,“主体意识”这种提法过于笼统,它至少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而这两者对社会的作用是有所区别的。个体主体意识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在实践中,如何发扬个体主体意识的积极面,防止其消极面,引导个体主体意识向社会主体意识升华,应当成为我们的注意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文化之“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屈”的向度上来观察 ,“忍”无疑有其消极性 ,也有挫伤中国人“强梁敢进之思”之嫌 ;不过传统之“忍”既有其屈从、迎合专制臣服要求的一面 ,也有先人体察天道、承受生存挑战的另一面 ,即弘毅坚韧、前瞻致远的精神以及包羞忍耻的坚强品格。因此 ,对传统之“忍”所包含的正面价值 ,即“屈而后伸”的诉求 ,理应予以更大的关注 ,因为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说 ,这一面无疑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保定,在明清时期素有“三辅之长城”、“京师之股肱”的称号,是京南人文荟萃的重要城市。市内有著名的“上谷八景”。在八景之中,诗情画意融合的最好的,还得说是“莲漪清艳”。莲漪清艳即是现在的保定古莲池。它座落在保定市中心,全园占地130余亩,虽然规模不大,可是却有山水之胜,林壑之美。 保定古莲池的黄金时代是在乾隆时期,这是它成为宫廷园林的历史转折。但是它的创建历史可以说是很古老的 古代的保定,市区内多水,一亩泉和鸡距泉水贯串纵横,弥漫澄泓。金末元初时期,市区之内十分之四是水,元好问在《顺天府营建记》中,曾说保定“当夏伏之交,荷芰如绣,禽容与内,飞鸣上下,若有与游人共乐而不能去。舟行其中投网可得鱼,风雨鞍马间令人渺焉,有吴儿洲渚之想……。”可见保定在当时是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地方。元代学者郝经写的《横翠楼记》中,也说保定有“江湖之色”。 唐代是诗人、画家辈出,艺术独放异彩的时代,与诗画息息相关的园林艺术也甚为发达,所以泉流纵横的保定,就成了“腴家鼎族”修建离苑别馆的理想地方。据现有资料看,莲池的主要建筑临漪亭,就是在唐代上元年修建的,并独擅佳胜,以至名留千秋。  相似文献   

14.
德阳市省优产品“天府花生”畅销国内外,但目前却遇到原料不足的严重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昵?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一、社会需求量大,原料严重不足,急需建立原料基地。1。“天府花生”享誉中外,供不应求。我厂生产的“天府花生”,是四川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国内外以“长江大桥牌”和“天  相似文献   

15.
论《西厢记》主题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笃 《社会科学研究》2002,21(5):144-148
《西厢记》具有持久魅力的原因之一 ,是其主题首次明确提出了婚恋的唯一基础在于“有情” ,即男女的相互爱慕 ,排除了“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而剧中“有情”不仅是外貌的“体之欲” ,还具有“心之欲”、“智之欲” ,是“三欲之和的理想之爱。”因而在未来的人类婚恋中 ,它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药品”是_个很特殊的商品,既有社会性的一面,又有经济性的一面。社会性的一面主要是说它可以用来防病治病,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家庭幸福:经济性的一面市要是说它同其它商品一样可交换,在交换a过程中,还有“利润”。在资本5义社会制度下。“药品”的生产S对于“药品”的生产,主要是因)生产这种产品“有利可图”。英、美两国是市场经济比自发达的国家,政府利用市场经B这一手段,把社会资源的配置过行优化,以求达到最佳状态。B府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9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作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只能用法未来调整、制约…  相似文献   

17.
孟子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善是美的基础,如果离开善,将无美可言。但孟子叉认为美高于善。他在论述理想人格培养的六个层次(善、信、美、大、圣、神)时曾提出“充实之谓美”的观点,而所谓“充实”,即指“力行其善”以达到“充满而积实”的程度,故美的层次明显高于善。孟子认为,人类的美感具有共同性的一面,这是正确的;但他否定人类的美感具有差异性的一面,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官商关系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官商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意义重大的问题。透过它,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为什么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传统的抑商政策,因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生长,导致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其实这种观点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商之间,固然是矛盾的,封建政府因为商人在经济上“上争王者之利”,“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同时又恐其在政治上“生大奸”,因而采取加重赋税、贬抑地位、甚至强制剥夺等办法,横加打击。但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官商之间,又是同一的,他们千方百计互相依赖,互相利用。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矛盾和同一这两种关系中,同一是其主要方面。本文拟从这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如何认识商品经济为了认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先弄清商品经济,因为对商品经济还有许多误解。中国人的传统一向对商品经济没有好感,叫做“无商不奸”。既然商人都是奸商,它就不应存在。但是商品经济虽然被咒骂了几千年,它不但不会消灭,反而有所发展。原先许多社会主义者本来是要消灭它的,可是到了今天,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都要承认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为什么?这就证明,商品经济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它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道德范畴,不道德的表现只是乱用这个经济范畴而产生的。现在不少人认为商品经济既有它的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它的消极作用的一面,好象商品经济本身就具有两重性。我认为这个  相似文献   

20.
春夏榜亦称南北榜。它未必是一起科考作弊事件,更是一个政治权衡与倾轧问题。事件的深层背景是,明初南北儒学之兴衰反差太大,不易平衡,以致需要借助政治手段来推动北方的儒学教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元璋兴春夏榜,固有其峻急过正的一面;而另一面,对促进北方儒学之复兴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