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末以来,“西学东渐”成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西方学术语言和思维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深。社科普及从这一层面讲,也是一个对西学消化吸收和传播的过程。然而异域文化要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达到“普及”,必然要面临许多问题,其中语言障碍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几乎困扰了我们一个世纪,该问题是1898年张之洞为"会通中西,权衡新旧"所提出。一百多年过去,在中西文化关系上,反对它也好,支持它也罢,我们的思维似乎一直没有走出这八个字的"体用模式"。上个世纪末,一个文化老者声称"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于是中国文化行情渐长,甚至有学者要用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的外观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明显地偏重于现世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故有“伦理道德文化”之称。 由于文化外观上的这一特点,因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清醒而实用的理性精神。它注重现实社会人伦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与行为倾向。尽管这一概念在我国使用得相当频繁,但是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却一直被许多使用者所忽略。本文试图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概念与我国在借用这一概念时所赋予它的含义之间的差异,并指出,西方“人际关系”概念形成的逻辑起点、概念所蕴含的内容与形式的附着性以及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与中国人所说的“人际关系”或“关系”概念是不同的。因此,在解释人类的人际行为时,不应忽略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陈桂湖 《公关世界》2016,(1):124-126
“守之世,谓之工”,匠人通过作品把“道”留在世界上,自利利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匠人的地位和作用。
  钱穆先生谈及中外文化,曾说:“中国人对文化二字的概念,常把一个‘道’字来表达”,又说:“西方人讲文明、文化,只讲的人生外相,中国人称此为‘象’,那是表现在外面,人所看得见的,所谓‘形而下’……中国文化看重在‘人’一边,西方文化则看重在‘物’一边。”在中国人的心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在于内心的沟通,而绝不会汲汲然于在外相上去研究和攫取。中国人讲究道法自然,讲究与人为善、人天合一,中国的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是人心最内在的真诚与自然规律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筷子与刀叉所代表的餐桌礼仪,不仅体现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凝聚在这小小餐具上的文明,可以直观地透视出中西方两种传统文化的差异,迸发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内在的人文情怀的火花。  相似文献   

7.
随着“五四”以来的文学和文化革命,中国传统社会的“五伦”被当成洪水猛兽进行了扫荡,这虽然为人的自由争取了一片新天地,但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的正常关系却一样遭到了破坏。这是当下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疏远隔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马祖毅先生认为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即佛经翻译,第二次为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第三次为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忧外患中国时的西学翻译,最后的翻译高潮则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本文在左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主要探究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19世纪末内忧外患中国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内忧外患中国是由社会、经济、文化这三个因素综合导致而成,该翻译高潮的出现是中国翻译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资讯     
《社会学家茶座》2009,(4):155-160
上上人与下下人的文化 万维新闻网刊载署名Mouse One的文章,题为《中国社会问题的病根——上人下人文化》。文章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上人下人文化。远古思想家孔夫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从理论上确立了封建等级制度并阐述了君与父(上人)对臣与子(下人)所具有的权威,而“君子,小人”之说则把人根据其品行、思想和修养分成君子和小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直义上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案、龙凤纹样、象形文字、中国红、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木版年画、戏剧脸谱、景泰蓝、剪纸、皮影、瓦当、画像石、太极、岁寒三友……这只是从其“形”与“色”的外在表现上的认识,而要从其内在表现上加以理解,则可以涉及到中国画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以及传统元素所隐含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认识到这三种要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展示传统审美文化理念与现代书装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陈国球先生近著《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面世,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香港的学术及文学著作与大陆的不同之处。作者从近代学术分科与学制改革出发,指出近代中西学术会通的趋向,而在这种学术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文学日益边缘化,“词章不能谓之学”,文学不为专门之学,这正是西学重艺轻文取向的中国化。西方学术观念强调学科与专门之学,也给中国传统文学带来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文学逐渐演化为文学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关系,并将中国文学置入与“西国文学史”、“外国语文”等相关联的大框架之中。随着西方文体学的大举输入,京师大学堂将文学原则的重心放在作品的形态上,把中国传统文学按文体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2.
马文颖 《现代妇女》2013,(11):33-34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快速的融入中国文化,并开花结果,引申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看似是由于一个工农革命的偶然环境所导致的,实际上却是马克思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的一种必然结果。我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快速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与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有着必然联系的。“重民”、“大同”等都是我国思想的精粹所在,而这又恰恰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相契合。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作为西学之一的逻辑学也在中国广泛传播。王延直认为逻辑可以促进国家之文化,张东荪认为中国逻辑和西方逻辑不仅有古今之别而且有中外之别,提出用文化来解释逻辑,强调文化对逻辑的制约作用,逻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这可作为我国未来逻辑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管理,作为一种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矛盾、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往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渊源;作为一种社会功能,它根植于文化、社会、传统、风俗、信念及种种制度中。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重集体、轻个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在这种气氛下,个人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组织运行也是死水一潭。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的种种表现1.对被管理者的漠视,不理解人,不尊重人。目前,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还大量存在着“经济人假设”。这种理论将企业中的人分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和经济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围绕着这一新的趋势,中国的企业家们冲破了文化问题的神秘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就文化层面的内容发表见解,而理论家们也企图彻底改变往日给人留下的“坐而论道”的印象,希望用自己的理论为中国企业改革的艰难历程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6.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1,(10):46-46
新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与中国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成长息息相关,连环画这一独特的绘画形式所传播的书体承载了几代中国人往昔的记忆,也包含了我们出版人在那些岁月为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我认为从今天看来。连环画其实不是“小人书”(儿童书),而是真正为党为人民造福的大书。我策划和主编本书,不仅仅为了弥补空白,更不是简单为写史而写史,而是想让现在的人阅读本书后能够和我一起热爱连环画和阅读连环画。  相似文献   

17.
兴衰论     
2012年龙年大吉,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提高的年代。按照中国文字学“字形藏理、字言通意”的成字考虑分析,“文”、“化”二字所组成的“文化”一词,应该把“文”与“化”分两层来理解。“文”是天理与人意的交叉,“化”就是天理被人类理解并应用的过程,也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根据这一解释,“文化”一词的本质概念就是自然规律被人类认知、顺应、运用与传承的过程和结果。所以说人类的兴衰都来自于文化的发展,就以上观点浅谈一下兴衰论。  相似文献   

18.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乐器。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雅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世界意识是一种开放意识,即放眼全世界,以世界先进的文化潮流为主体、为本位,来审视和推进中国的文化与文学革新运动,把中国的文化和文学革新运动作为20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这一文化和文学革新意识的飞跃,对于中国几千年自恃的“世界中心”的传统观念无疑是一个根本性的冲击。在这种开放意识的驱动下,中国文学终于从清末民初的初步开放走向“五四”时期的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广告界有几个事件引起较大争议:12月,日本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广告因在其作品中使用“石狮”和“军用卡车”这两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前,立邦漆涂料也因使用“龙”形象的广告创意而广受注目;美国耐克公司播出的电视广告《恐惧斗室》中运用了打太极拳的中国老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以及中国龙形象等中国民族文化符号而招致批评。这是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文化体系而出现的特有现象。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符号在广告创意、传播中的作用,值得政府、业界、媒体和学界加以重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告专业部分教师与广告界人士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以下是讨论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