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人才资源是当今中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但现存的人才埋没现象严重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实现现有人才资源的更优组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就必须分析人才埋没的基本理论,阐释人才埋没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继而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特别是在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人才是社会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社会第一资源。但是,由于社会和成才者自身的原因,人才埋没的现象一直伴随着人才的使用而存在着,如何避免人才埋没现象.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是我们今天研究人才埋没及其危害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严春蓉 《人才开发》2011,(10):29-33
潜人才是人才成长、显露的艰难时期,具有待定性、相对性和变动性等特点。潜人才被埋没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其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潜人才自身才能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刘倩 《人才开发》2011,(4):42-44
人才埋没,是指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没有得到社会或自身的承认或被否定的人才现象。其本质是人才价值没有实现或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结果,而人才价值实现的这种曲折性,归根到底又是人才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以及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与对立。  相似文献   

5.
这里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大量的科学巨人没有取得他们应该取得的成就,而更多的人才则完全埋没了!人才被埋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埋没,另一种是自我埋设.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肯定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重申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明确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传达学习,我们感受较深的一点是:研究制定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规划必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人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幅员10.68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口占库区总人口85.73%的三峡库区,由于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相对落后,人口素质低、人才资源少、人才作用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库区、重庆市乃至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发三峡库区农村人才资源,对营造农村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提高库区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创造繁荣、强大的库区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是重庆市社科基金规划课题《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问题透视1.1人才总量少三峡库区现有农村人口总量1507.31万人,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8.
人才结构是长期人才资本投入形成的存量表现,是人才资源配置的结果。人才结构的调整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的配置问题,人才结构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才资源的配置过程。我国现阶段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资本投资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有关,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没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快机制转换是人才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人才结构调整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人才效益,达到人才资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大力开发企业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但从目前我国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看,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重管理培训轻技术培训企业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人才的自我埋没,也称人才的无形埋没,是指成才主体主要由于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自我内在素质得不到体现、自我创造性劳动成果得不到社会承认,或仅得到部分承认的人才埋没现象。造成人才自我埋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成才者自身,而成才者的自身因素又往往涉及多个方面,既有身体方面的,也有心理和思想方面的。本文将暂且撇开身体方面的因素,而单从心理角度出发,从以下四大方面来谈谈导致人才自我埋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永生 《人才开发》2009,(10):25-27
影响人才工作的因素很多,但可以从特定的角度划分为人才观念、人才资源观等方面。人才工作创新应该是从某个影响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人才在不使用时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但不知人才在使用时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其贬值速度快得惊人。研究人才无形损耗及采取相应对策不仅对制定人才新标准具有启发意义,它还给加强继续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一个充分的理由。一、人才无形损耗的内涵及其表现无形损耗又称精神损耗,是一个会计术语,本指固定资本在其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无形损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  相似文献   

13.
韩方 《人才瞭望》2009,(10):14-1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河南省现有事业单位9万多个,是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从业人员200余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约占60%。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对于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聊城从盘活现有资源、提升使用效能出发,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以产业链条为人才资源配置主线、重点代表性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服务计划",有效解决了行业内大小企业间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流动性差的突出问题,促使现有人才资源效能最大化。实施主体突出层次性,由市委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否存在折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人才资源是否和其他资源一样存在着被消耗?回答这一问题对于人才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人才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与原材料、能源、资金、信息技术等一道,参与整个社会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同样存在消耗的问题。这种消耗是看不见的、无形的,  相似文献   

16.
华羽 《人才瞭望》2010,(3):70-70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可能没有被用好。结果就是真正的人才被埋没,用人单位利益也相应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者是否有发现金子的眼睛,是否有调兵遣将的艺术,是否把人才放在最适合、最能激发他潜力的岗位上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人才工作越来越引起了各级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和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实施人才战略、构筑区域性人才资源高地、引入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等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被列入规划,提上议事日程;许多地区和部门还在加强对中高层次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选拔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加大了工作的力度。这些对于我们人事部门和专业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来讲,是  相似文献   

18.
后备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是企业发展的储备力量。要保持人才资源连续顺畅地发展.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作为企业人才资源的候补资源。要突破人才断流的瓶颈.首先就要加强和完善人才资源的储备.即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人才资源高地,就是人才数量多、素质优、结构好、效益高的区域,是人才的集聚地。上海市是国内最早提出打造人才资源高地概念的区域。其近几年的实践证实,人才资源高地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人才资源高地的内涵而言,目前,有两种观点被界内广泛接受。一种是叶忠海在《人才资源优化策略》一书中提出的,人才高地即为人才发展的极核区、高势能区。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人才资源数量分布的高密度,  相似文献   

20.
吕景 《人才瞭望》2015,(2):42+44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和核心。在知识经济引领社会潮流的今天,要实现奎屯市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必须加快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坚持以人才为基础,充分依靠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切实为奎屯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