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人才开发》创刊10周年了,很值得纪念。10年,对于人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十年树木”,《人才开发》已从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我衷心祝愿它茁壮成长,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阴凉和幸福。 人生不能没有老师和朋友,我一生同样有很多老师和朋友。但是,在我众多的老师和朋友中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人才开发》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1993年《人才开发》合订本收到。 我是私人订购贵刊的,前两年因病未能系统阅读贵刊,是很大的憾事。现在身体好了,我读《人才开发》的兴趣仍不减当年,这可能因我一辈子大多数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的缘故吧,所以对人才问题很感  相似文献   

3.
在迎接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五大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了《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通过对组织人事干部强调党一贯坚持的严格要求,坚决贯彻,对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开发,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使用、选拔干部、人才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关键措施,职掌组织人事工作干部的政治业务行为要求达到一定的规范,理所当然是这一重要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关键措施中的关键措施。 我们党历来重视组织人事工作,对从事这一工作的干部委以重任,因此对他们都有严格的要求,认为只有首先要求组织人事干部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色,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要求所有干部做到这一点。因此要求组织人事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品德修养、思想作风修养、知识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的修养。 组织人事干部在党内外历来信誉记录都是良好的,不过要把个别的害  相似文献   

4.
张国玉 《人才瞭望》2013,(12):66-68
有位领导对昊官正说:“某某常告你。”吴官正说:“我发过他的脾气,很不应该,悔青了肠子,他出出气也好。”毛泽东说过,领导工作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做决策、做决定,用干部就是影响人、激励人心。  相似文献   

5.
《人才开发》月刊已创办10周年,在这3600多个日日夜夜里,杂志编辑部为人才开发、人才交流、人才培养、人才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各界人士的知心朋友和温暖的“家”。 我是一个军队转业干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时,在党和政府鼓励下,走自谋职业的路,为军转工作探索一条新路。在这期间,有幸结识《人才开发》编辑部的同志们,得到了他们的热情鼓励和帮助。军转干部自力更生、白手创业,不仅是一条艰难的路,而且是一条充满  相似文献   

6.
叶尚志同志的又一本新著《人才问题新探》就要问世了。做为共同投身新时期人才研究的同事和亲密朋友,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事。正是由于这个问题如此重要,所以许许多多党的组织工作者、人事干部在人才学刚刚诞生之际就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关心和投入人才研究,叶尚志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任常务副部长,他从延安抗大起就从事组织工作,并从事党政、党校、高校领导工作,长年积累经验丰富,且敏于思考,擅长文笔。在他的影响和领导下,上海较早地成立了人才研究会,他担任会长。同时他又是中国人才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常伏案于灯光之下振笔疾书,奔赴于大江南北演讲鼓动.他出版过多种著作,这厚厚的一叠文稿便是他多年潜心研究刻苦探索的结晶之一。从书稿的目录读  相似文献   

7.
《人才开发》杂志自1986年10月创刊以来,至今年10月整整10年了。值此本刊诞生10周年之际,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人才开发》成长的读者、作者和领导、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1989年9月我受命担任《人才开发》杂志社主编,至今年2月也有6年零5个月。6年多的历程,感受颇多。感受最深的是,我过去长期在组织、人事部门从事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呼唤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力开发来培养。山东省治金总公司1995年2月在《转发<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职工创造力开发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积极开展职工创造学基础知识和创造基本技法教育,提高职工创造力素质,充分挖掘职工中的潜能,是职工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创造力开发现已成为职工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人才开发》2007,(10):4-7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此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干部、人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艰巨伟大事业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党的全盘工作中和党的每一次代表大会上,干部、人才问题都是一项关键性的重大议题,引起党内外各个方面广泛的关注。干部、人才问题也是我们《人才开发》杂志经常关注的永恒的主题和工作职责所在。本此,试就干部、人才问题陈述几点管窥孔见,以飨读者,并以求教。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人才开发》2007,(7):57-57
《人才开发》——我相见恨晚的至友我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已十多年了,具体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总想能够找到一些同行请教和探讨。当我看到创刊已经20年的《人才开发》,我就象寻找到了一位相见恨晚的至友,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她的办刊定位和特色,使我从三方面受益:一是专家、学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前沿探讨,有利于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二是党政、企业、高校、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管理方西的经验和问题探讨,有利于我们具体工作人员拓  相似文献   

11.
《人才开发》今年10岁了,在她刚满周岁的时候,我去浙江省人事厅办事。省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丁坚同志送给我五、六本人才类杂志,内有《人才开发》,并希望我向这些杂志社投投稿。就这样,我有幸认识了《人才开发》。 我几次投稿失败后,终于在1990年第1期《人才开发》首次发表了我的作品。从此后,我每年均有文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的《人才开发》我期期、篇篇文章都过目,日子久了,我与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写了一些文章,被杂志刊用。我把这几年《人才开发》刊用的文章给在空军、海军做政工、科技工作的侄子复印带回部队存阅。在机关、基层,接触不少读者、作者,大家对《人才开发》有较高的评价,感到可读可信,在人才竞争的年代里,刊用的文章适用范围广,颇有指导价值。 一是新。标题新、角度新、观点新,不老套套,每篇文章或消息都给人们一点新意。如就业竞争,没有“女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1月28日,本钢(集团)矿业公司成立了。它的成立标志着本钢矿山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也标志着矿业公司教育工作将依据本钢(集团)公司的要求,在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全面贯彻职工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矿业公司“九五”发展规划,针对矿山职工队伍现状和矿山生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主全面地承担起矿业公司职工教育工作的直接管理和培训职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隆重发行。不仅在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中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说有着指导意义。 邓小平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经济改革走向胜利的指南。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的“人才开发理论”,对“开发浦东、振兴上海”建立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人才”问题是在1954年7月9日政务会议上,他明确地指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干部的状况是,一方面不够用,另一方面又有浪费。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同时要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并发表了“高级专门人才的工资待遇,应该提高”的观点。 为了解决我国干部状况的两方面矛盾,1962年11月邓小平同志接见参加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选才、用才是兴国强军之道,也是我们作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关键所在。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我们选才、用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对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联系当前一些单位、部门,在选才、用才上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党的干部工作的实践,我以为当前在选才、用才上要克服三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在老干部局工作的便利条件,常有机会与老同志们探讨学术理论和社会发展等问题。一次在谈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多么需要人才时,一位老同志向我推荐了上海《人才开发》杂志,他说:“新时期要有所为,不可不读上海《人才开发》”。他并送给我两期《人才开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仅这两期《人才开发》,就使我头脑豁然清新,获益匪浅。两期中的篇篇文章都激起了我思想的波浪。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开发》已经弹指十年了。 我研究人才学十余年,创立特殊人才学也有十年了。我看《人才开发》杂志,因为我搞人才学。从这一点出发,我说《人才开发》可能带有感情色彩,容易偏好,但同时也正由于这一点,我说《人才开发》可能因了解而言之有据,不易偏颇。 在我所接触的国内近十种人才报刊中,《人才开发》是办得最好的。一是选题的广泛性与深度结合得适  相似文献   

18.
包头市科技人员比较集中,到1997年11月统计,市属单位离休人员达3243人,退休人员达15511人,其中地县级干部253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5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822人。已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致在职时是业务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有些离退休干部,担任管理工作领导职务多年,有丰富管理经验。相对在职人才而言,具有时空优势、智能优势、经验优势,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为了做好老年人才开发工作,最近,包头市人事局、市委老干局、老龄办、科委、财政局、包钢、一机厂、二机厂、五二研究所及中央、内蒙驻包单位,召开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座谈会,分析了老年人才现状和开发使用情况,研究了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的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开发》哺育了我,也在一定程度内指导了我所在单位的工作。 我离休已十多年了,由于离开工作岗位加上身体不好不接触社会,不参加会议、听不到上级报告和读不到有关文件,所以思想总是仃滞在离休前的状态,或者说是“僵化”的。但我却能“永葆青春”。分析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与我读了《人才开发》每期的每一篇文章有很大关系。读到《人才开发》,我才知道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边缘又兴起了一门《人才学》。我体会:站在《人才学》的角度看教育改革问题,会更深刻、更心明眼亮和更具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20.
我和《人才开发》是有相当深的缘份的。 提起《人才开发》,首先想到的是刘经纬老师,我从内心对刘老师相当敬重。刘老师虽无什么惊人之作,但在提携人才学界后人方面却是肯下功夫的,也是我在全国人才类刊物中这方面感受最深的老编辑。那是90年代初,我刚到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所工作,出于对人才学的酷爱,我想把全国研究人才学的这一帮学界新秀串连起来,组成“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研究专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