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世纪的欧洲 ,任何对上帝的诠释都是一件十分刺激和危险的事情。但是 ,随着时代的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模式、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不得不思考“上帝”给予这个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并同时赋予“上帝”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从《神曲》看但丁的宗教哲学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四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1):34-37
在《神曲》中,但丁精心描绘出一幅现世与来世的图画,用自由意志建构起一架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用爱与信仰连接起一条从地狱攀登天堂的纽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哲学观——基督教人文主义。即在宗教意义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自由意志,寻求人的价值与尊严,探索通往人的美德与完善的道路,追求主体性应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灵魂的高贵。 相似文献
3.
常智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
本文认为《神曲》主要阐述了但丁的民族得救理论。但丁针对意大利的严重分裂和意大利人民族意识的虚无,在《神曲》中努力张扬“整体意大利”和“意大利人得救”的概念,把培养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识,特别是企盼意大利人得救作为他的基本内核,并将其深蕴于政治、宗教、哲学观,从而构成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4.
郑在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研究楚辞的专家学者多称《九歌》为“神曲”。比如苏雪林先生在《屈赋论丛·自序》中说:“我大胆宣布《九歌》是整套神曲。”他们的理由都是因为《九歌》是祭神的歌词。 称《九歌》为“神曲”,是十分准确的。而且意义重大。但是仅仅因为它是祭歌而获取“神曲”的雅名,那是不能令人感到切理餍心的。因为包括《诗经》的“王颂”在内的一切祭神的歌曲都将有资格获得“神曲”的美名。 相似文献
5.
黄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6,(4)
屈原(约前340一一约前278年)降生于我国战圉时代中晚期的楚国,但丁·阿里盖利(1265一一1321年)诞生在欧洲中世纪中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们生活的时代远隔十六个世纪,所处的国度遥距东西半球;《离骚》和《神曲》体裁各异,篇幅悬殊,诗人诗作均可谓大相径庭。然而,两位大师生活的时代和国度、出身的阶级、个人的社会理想、政治遭遇和才情学识,以及二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却惊人地相似。 相似文献
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65-70
阿尔贝里克异象在中世纪流传甚广,影响巨大。19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宣称《神曲》的创作结构及诸多细节均取自阿尔贝里克异象,但丁也被指控"剽窃"。尽管二者的确有大量相似之处,但《神曲》与阿尔贝里克异象中对"炼狱"的界定截然不同,异象中对冥界地形地貌的描绘极其混乱,尚未形成冥界三分法的清晰概念。异象中关于"炼狱赎罪"与"罪罚相当"的定义并未明确,此外,《神曲》与阿尔贝里克异象的主题及针对人群并不相同,《神曲》中的立意更为深远和升华,因此但丁"剽窃"此异象的推断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7.
李忠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中古时代,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但丁为意大利、也是为全世界留下了一部神奇永世的里程碑作——《神曲》.《神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举世所共识.《神曲》诗百篇,洋洋万四千多行,内容庞杂几乎包罗中古时期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神曲》闪烁出五光十色的思想内容,人们的看法当然会不尽相同.尤其是,诗人但丁在作品中表现了新、旧两种绝然不同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在作品中占有什么地位,又是怎样影响后世的呢?笔者在讲授但丁专题的过程中,参阅并吸收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这里谨致谢意,并陈体会,以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8.
杜圣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2):159-162
在中世纪与近代文化交界地带,但丁面对内在外在的价值纷乱,在其长诗《神曲》中完成了一次终极追寻。《神曲》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包孕着但丁对这种矛盾与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现代读者角度出发,从社会、文化、艺术(形式)三方面去诠释《神曲》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苏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关于《神曲》的二重性,过去多认为,它的新因素主要是反教会、反党争、追求人的自由、博爱,崇尚人的智慧、理性,主张意大利统一等人文主义倾向,旧因素主要是基督教神学观等。但这种观点多限于罗列新、旧因素,忽略了旧因素的研究,对新旧因素的相互关系也讨论不够,应当引起我们充分重视。这不仅是因为今天可以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神曲》是但丁以无比的激情和最深的虔诚歌颂上帝的见证,也体现了他在经历意大利的动乱和自己的思想迷误后以博大的胸怀对最高的善的追求。这是人们公认的。但《神曲》的美学意义在国内并未得到重视。应该看到,《神曲》是但丁对美的激动人心的探寻,也是一次竭尽心力的对美的前所未有的创造。他探寻的起点和创造的依据是中世纪的美学思想。但丁对中世纪美学提供的理论和见解比不上中世纪的大哲学家、思想家,但是《神曲》则最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世纪美学。正因为此,吉尔伯特、库恩 相似文献
11.
李忠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1)
中古时代,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但丁为意大利、也是为全世界留下了一部神奇永世的里程碑作——《神曲》。《神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举世所共识。《神曲》诗百篇,洋洋万四千多行,内容庞杂几乎包罗中古时期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神曲》闪烁出五光十色的思想内容,人们的看法当然会不尽相同。尤其是,诗人但丁在作品中表现了新、旧两种绝然不同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在作品中占有什么地位,又是怎样影响后世的呢?笔者在讲授但丁专题的过程中,参阅并吸收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这里谨致谢意,并陈体会,以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12.
《神曲》宗教超越主题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曲》记叙的是但丁的一次梦游。其梦游过程充满神秘奇异色彩,但这绝不是非理性的意识流动,而是有意识地在宗教世界里从地狱到炼狱、再向灿烂星空中天堂的超越过程。通过“身之超越”,即从罪恶的人到悔过的人再到光明的人的“复活”,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13.
《神曲》:诗性的乌托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斌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48-51
《神曲》以隐寓的方式,指出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诗人提出的道德救赎和精神救赎实际上是诗性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4.
夏定冠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一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年)是十四世纪意大利大诗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的先驱者。关于他的传记资料现存不多,他的后辈卜伽丘曾为他写过传记,但据说可信的材料不多;倒是他自己在名著《神曲》里点点滴滴地提供了一些资料,使我们粗略地知道了他的家世。他的高祖叫卡却基达,是个骑士,参加过十字军远征,娶妻阿里盖利氏。以后但丁的家族就以阿里盖利为姓氏。但丁的老师名叫柏吕奈多·拉丁尼,他曾向这位老师学过拉丁文,并且感谢这位老师的教导。在《神曲·地狱篇》第十五章里,但丁神游时曾见过这位老师,并诚恳地对老师说:“你决不会给人类所遗弃的:因为在我的脑海之中,刻划着你亲爱的、和善的、父母一般的面貌”,“你在世的时候,屡次训导我怎样做一个不朽的人物,因此我很感谢你。我活着的时候,应当宣扬你的功德。”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但丁是非常崇拜柏吕奈多·拉丁尼的。除了柏吕奈多·拉丁尼以外,但丁还有一位精神上的导,师这就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他称维吉尔为“众诗人的火把”,并说自己“已经长久 相似文献
15.
杨如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0
《神曲》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这部巨著所阐发的以人为主题的文艺思想,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艺理论的先河。但丁的思想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特征,他的世界观带有旧的痕迹,但是从他的创作和思想著作中可以看出,其思想内核是人文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王芳恒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6):44-47
培育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布依族黄氏宗谱吸收和改造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一整套修身、齐家、安民的道德原则,堪称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丰富民族文化宝库的典范,可为当前建设和谐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袁效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2)
中世纪的巅峰之作《神曲》蕴含着丰富的基督教文化思想。本文通过分析但丁在《神曲》中对人自然欲望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忧患意识,指出其中体现的理性意识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情怀,是在信仰引导下的理性。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一首《忐忑》在网络上爆红,并在几个月内被迅速传播,风靡国际,网民冠之以“神曲”的称号,这首作品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夸张变形,独具新意,演唱者夸张的表情和奇异的曲调,使得这部“神曲”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9.
马家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艺术家是阶级的代言人,具有着自己的社会复杂性,他的思想、理想和倾向,渗透在对客观现实生活的评价和表现中。当然,这种评价和表现不完全体现于作者在怍品中的插叙和议论里;按照艺术规律本身看,它体现在对形象系统的构思、配置和刻划之中。因此,艺术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方锡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他的《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神曲》,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部寓言作品,文本充满着难解的象征、经院哲学的术语及各类史事.长期以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神曲》,也各有所获,多有创见.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也谈一点浅见.19世纪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德·桑克梯斯的《论但丁》认为,《神曲》中的“但丁的世界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可是,但丁不从诗人而从哲学家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越出了故事情节的范围.”德·桑克梯斯指出但丁《神曲》是以诗的形式去表达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