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调研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 :(1)简要交代龙脊地区概况和开展龙脊景区调研的缘起 ;(2 )对龙脊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3)龙脊旅游开发现状及龙脊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4 )提出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以实现龙脊可持续旅游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在确立了初步的龙脊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脊景区的个旅游要素进行了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调查,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修正和优化原有的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朱旭先 《华人时刊》2011,(12):44-45
早就听说广西桂林大瑶寨龙脊梯田气势如虹、浩瀚如海,村落如画,风情诱人。国庆长假期间,终于一饱眼福。直奔大瑶寨龙脊梯田位于桂林西北部100公里的龙胜县境内,地处海拔1916米的崇山峻岭深处。梯田最高处达1180米,最低  相似文献   

4.
外来生态知识指的是从一个共同体外部传入其内部的生态知识体系.从外来生态知识侵入龙脊壮族地区的历程来看,外来生态知识不仅带来很大的破坏作用,使龙脊梯田稻作农业产生很严重的灾变;同时,它也发挥着维护的功能,通过政府政策的保证和外部能源的输入帮助梯田文化生态系统恢复了良性运转.这说明外来生态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互相冲突的,强制性割裂两种知识实际上是极端文化相对论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学并没有处理好地方与全球的辩证关系。无论是从单个点出发的民族志研究,还是单纯宏大叙事的论述,都已很难得到当代人类学界的欢迎。因此,必须通盘考虑两种研究范式的优点和不足,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改进。作为当代环境人类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政治生态学将"地方性"的环境事务置于全球的背景中去洞察,较好地处理了地方-全球复杂的辩证关系。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去看,龙脊古壮寨的生态重建与外部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龙脊古壮寨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成为全球性旅游资源配置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产业布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喜迎盛会     
谢鸿 《老友》2012,(10):21
  相似文献   

7.
乡村风光     
春天来了,大地复苏,枯木葱茏,百花齐放,把乡村笼罩在花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8.
秦淮逶迤兮,出溧水句容入金陵而下长江;横山横置兮,跨苏皖而蜿蜒,兵家必争之地;巍巍青龙兮,迂回曲折,如苍龙之盘旋;秦淮盆地一马平川,一峰突起如天印,峭壁森立;汤山风光旎旖兮,今无数文人墨客忘返,温泉恰似“圣汤”;  相似文献   

9.
黄海 《中华魂》2012,(23):56-58
曾以“铁姑娘”闻名全国的郭凤莲,一时风光无限.随后风云突变.大寨由“旗帜”变为批判对象,成了极左代表;  相似文献   

10.
重阳风光     
姜炳炎 《山西老年》2013,(10):53-53
乾坤朗朗, 登高远望, 山水明净,  相似文献   

11.
<正>三月的风,从南方吹来,温婉和煦;仲阳的雨,向北边飘落,尚显萧瑟。春天的风和雨,在中原渑池土地上抛洒,乍暖还寒。书上说,渑池,以池内注水生黾而得其名。地处悬崖绝壁、巍峨挺拔、重峦叠嶂的中华文明龙脊的秦岭山脉纬向构造带东端崤山向斜上。建制于二千三百多年前,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地将她推送到今天,世事之多变,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旅游中社区参与和居民参与理应是两个不同的层面,从社区参与到社区增权的理论发展脉络也反映了这一观点。因此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社区内部———居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民族旅游中居民的参与决策可以用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资本—策略"组合加以解释,基于此可构建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桂林龙胜龙脊景区个案,在人类学调查基础上,可通过七个典型例子证明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摄影界对风光摄影引发一些争议。从摄影术的诞生,摄影的分类及美学意蕴等方面切入,认为从表现自然风光开始的摄影是具有无限生机的,其理由:风光摄影是多元摄影的一个门类,一个大门类;风光摄影与其他姐妹艺术摄影的共轭关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风光摄影是一种艺术探索和创造,艺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5.
洪秀艳 《今日南国》2006,(16):30-31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广西桂北山区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几年来,龙胜县地方税务局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敬业奉献、勤政廉政、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新时期治税方针,按照“带好队、收好税”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积极服务经济建设,为龙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龙脊山下铸就了新的丰碑。  相似文献   

16.
阿荣旗风光     
《源流》2011,(15):64-65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不一定是要打一个飞机,跑到天涯海角,只要抱着一颗亲近自然、品味生活的心,也许在家门口,就能发观意想不到的美景。而下浒,也许就为你提供了这样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9,(24):91-91
十里秦准,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一种灯影绰绰,桨声汩汩的如画意境,更在于那般浑然天成,深邃且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学是西方诗学传统之外的另一种理论阐释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与古代诗论家认识事物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诗论家看待事物不是一对一的直线关系,而是一对二、对三甚至对无数的复线关系,这就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在建构中不可能采用西方诗学所惯用的那种直言其事、就事论事的逻辑推演手法,而是在更为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中寻求发展,形成一种既能把“意”很好地抒发出来,又决不能被“意”所束缚的“睹影知竿”的理论谱系和传意传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进程历经四个不同阶段,总体上“走出去”的步伐显得迟缓,既受制于各个时期特殊的历史境遇,也折射出迥然有别的驱动因素及文化心态。在解放前,中国电影输出海外仅有零散个案;解放后17年,国产电影具有计划经济时代“内向型”特征;在新时期,中国影片频频亮相国际影坛,却陷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处境。抚今追昔,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和历史担当,已经降临在当代电影人跟前,我们不是应该而是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