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择其主要因素,着重阐述了制度创新与体制转轨、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结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实行"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关键。作为服务于并服从于经济工作的统计工作,毫无疑问同样存在着统计体制和统计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问题。本文拟就政府统计工作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政府统计工作粗放型发展的若干表现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明显的粗放型特征,表现在:其一,统计报表负多求细。长期以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  相似文献   

3.
由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认识和描述社会现象有力武器的统计,必须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解决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本文拟就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指标设计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  相似文献   

4.
赵晟 《浙江统计》2007,(2):24-26
一、引言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业改革的实践中,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的总要求完全一致的,既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包括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陈吉元,1996)。  相似文献   

5.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分别从思想观念制约,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四个方面分析其制约因素.然后从改变思想观念,倡导科学发展观;协调投资、分配和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渐进式的体制变革.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其要义就是实现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最基本的调节作用.因此,改革始终围绕以建立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着力点进行,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商贸改革自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对企业统计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结构的重大突破和实现企业重组,为增强社会经济活力,提供了新的体制环境与活力.在变化发展的形势面前,企业统计能为企业生存发展做些什么?如何实现自身的根本转变,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统计新模式?这不仅是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如何深化我国统计改革,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对于我们研究经济规律、协调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部门来说,与其把它看成是一种目标模式,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政策的出发点也就是要从这过程中动态地进行研究.虽然增长方式转变在当前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同时还存在许多妨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有些因素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消除的.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这既取决于我们整个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更取决于我们体制转变的进程,所以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渐进式.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作不懈的努力,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研究和实施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诚然,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如何衡量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粗放型和集约型的概念问题要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统一什么是粗放型、什么是集约型的认识。当前在工业生产上对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的因素分析与模型设计,目的在于揭示影响产业结构转变的内在因素,针对吉林省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提出调整思路,以实现吉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统计工作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加大改革力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也是我们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前,我国要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实现小康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下世纪经济更好地发展打下体制基础和经济基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将始终处在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时期.充分认识转轨时期的经济特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保证经济持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模式的集约性程度.文章认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集约性略微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但能源消费集约性增速下降,非能源矿产资源和资本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下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各类物质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仍然很低,工业化对物质资源投入依赖度仍然很高,我国工业化尚未摆脱粗放型、外延式的传统模式,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从整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林业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总体战略思想和"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战略方针,探讨研究建立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与绿色GDP核算方法体系,为国家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科学的决策依据,以推动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的粗放、低效、高耗向集约、高效、低耗转变,使我国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跨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阶段,加快营林产业市场化经营步伐,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科学的正确的有战略远见的重大决策。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采取什么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可以有两种思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基本保持原来的低效率和利用程度条件下,主要是靠增加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7.
(一)十三年浙江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一概括和判断也完全符合浙江的实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实现生活水平由温饱向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跃的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844亿元增至2001年的6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9元增至14655元,年均增长12.9%,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人口政策应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鸿 《统计教育》2003,(5):25-27
我国人口转变的完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人口政策需要崭新的思路。本文提出了我国新时期人口政策应实现的若干转变,以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经济粗放增长这几年越演越烈,其中一个推手是土地占补平衡.在这样一个普遍粗放增长环境中,浙江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2004年以来,浙江一直存在着粗放增长缺少土地,集约增长缺少激励的两难问题.令人高兴的是,在全省上下积极努力之下,当前出现了业者心态回归平和,投资行为趋于理性的较好迹象.当前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促使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加快集约内涵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王杰 《浙江统计》2002,(12):4-7
(一)十三年浙江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一概括和判断也完全符合浙江的实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实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