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互联网SNS构建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SNS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本文从SNS人际传播的特征入手,分析了SNS人际传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和问题隐忧,并提出SNS网络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志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0):210-213
从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到网络新媒介传播,写作行为发生深刻的嬗变。传统写作,由于传播媒介运作自身特点,导致写作主体扭曲、文章意识狭隘、表达拟态失真、阅读接受被动,使写作文化陷入狭隘的胡同。网络新媒介的超大容量、制作简便、快捷有效、互动双向的传输,使每个人的写作和阅读权利真正实现,它造就了写作更多意义的选择,产生新的写作思维逻辑和信息流动语境,强烈冲击传统观念与生活方式。因此,重新审视写作理论和实践,认识网络写作文化的现象,就显得非常必要。笔者旨在进一步探讨在网络空间里,从生活到写作、传播,再到读者接受、反馈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揭示网络写作的理念、规律、方法、技巧,以更好地指导网络写作实践,最终回归写作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的需求会日益增多,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的大众化传播的需求。它会取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吗?网络的人际传播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文章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借以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人和社会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丙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92-96
人际传播是进城农民工建构社会关系网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进城农民工移植、复制的初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以非工具性为主,是农民工在生存阶段初步适应城市社会的基础;再构的次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则以工具性为主,对于农民工在发展阶段高层次适应城市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的断裂,标志着进城农民工人际传播处于真空状态,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言语传播研究的特色与成就在于从纯语言的角度总结了网络言语的形式、风格与特色,而网络非言语传播研究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其类别与传播功能。其不足是借现有的非言语传播的理论来解释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现象。这两方面研究最大的缺失在于:就语言论语言,就符号论符号,忽略了新的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0):191-197
本文讨论了关于人际传播的一些基本理论,涉及不同人称关系间的传播、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传播能力、人际传播中互动和传播技巧等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为了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要学会在交往中正确使用语言,避免造成伤害。为了保持人际传播的和谐,要尽可能避免发出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7.
潘向光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由于广告传播的非人际传播特性,人际传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人际传播可以对广告传播中的间接住、噪音干扰和低可信度的局限作有益的补充.在广告传播中应利用各种人际传播方式扩展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必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64-70
在社会学界 ,欧文·戈夫曼属符号互动论的第三代代表人物。从传播学的观点看 ,他所创立的“拟剧理论”关注的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 ,并使这种表演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图从戈夫曼“拟剧理论”的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探讨人际传播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国内对于SNS虚拟网络社区受众用户在使用行为的分析上大部分研究视角比较单一,以致于网站界面上的情感表达形式正在逐渐消失。文章对于SNS虚拟网络社区的用户界面设计进行进一步探讨,结合受众用户使用虚拟网络时的几种情境的方式及特点来对SNS网站的界面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使网站最终能拓展出更加具有人性化、更自然和谐的信息交互界面和信息沟通的空间,让用户在使用SNS网站的过程中得到更亲人的体验,从而增加网站的用户粘度,进一步提升网站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以后,核武器的未来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政治家、学者们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世界上有关该问题的讨论会(包括因特网论坛)很多,也有不少的著述问世。在讨论核武器未来这个话题的时候,“回归无核世界”的主张总是引起激烈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它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有的人声称那只是难以成真的梦想。1998年5月发生的南亚核危机是冷战后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它无疑给主张“回归无核世界”的人以极大的冲击,但没有也不可能导致关于“回归无核世界”的争论之完结。在发生南亚核危机这一国际背景之下,探讨“回归无核世界”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QQ作为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在我国拥有一亿多用户。本文从分析QQ语境的概念、特征入手,探讨QQ语境对人际传播的特殊影响,指出QQ语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极重要因素,论述了QQ语境中人际交往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3.
石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0):198-201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呈现出融合互动的趋势,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亲和力强等优势,人际传播可以弥补大众传播的劣势。大众传媒对人际传播的运用,不仅表现在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将人际传播的相关原则贯穿于大众传媒活动的始终,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空间虚拟特性,使网络应用活动方式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用户群体结构的独特性和管理的自治性,网络行为的自由性和即时性等显著特征,给现实社会带来诸多影响和冲击.针对互联网虚拟特性引发的诸多管理问题和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策略问题,笔者通过对虚拟社会管理中需要面对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的观点和见解,对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SNS中人际互动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社区中,人际互动对用户的心理效用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本文以人际互动为视角,以SPSS17.0为分析工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SNS社区中人际互动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互动各因子通过人际互动效用影响用户的满意度,进而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其作用机理为信息获取、爽体验和归属感均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影响信息获取的因子有社会距离、信息性互动和多人互动,影响爽体验的因子有人际关系互动、单人互动和多人互动,影响归属感的因子有心理距离、人际关系互动、单人互动和多人互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SNS社区运营管理的建议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以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6.
王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88-91
人口流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人口流动对社会文化中人际传播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一种生存与适应的策略,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构建了新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他们有不同于其它社会群体的生存方式、行为规则以及关系网络等,这一社会空间使人际传播产生了全新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285-286
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定社会的人际传播范式必然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土壤之中。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到人际传播中,其中仁爱是人际传播之根本,内诚外礼是有效传播的原则规范,内忠恕外信乃有效沟通的实现途径,并形成了传统人际传播范式。研究传统人际传播范式,对于促进当今人际传播、发展人际关系和协调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苑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包括装饰、空间感觉在内的人体动作、表情、神态等具体行为的观察分析是一门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新兴应用学科。其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群体和个体的动态、静态的全部体势、体势的信息表征、其传播过程与人体体势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1999)02-0066-03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现实主义的话题再度升温。以1995年何申的《年前年后》系列小说为开端,刘醒龙、李肇正、关仁山、何申、谈歌等人向文坛集中推出一批现实...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的中国化:历史和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法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论述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认为基督教要在中国立足、生根 ,首先必须处理好它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其次 ,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 ,既保持基本信仰 ,又在神学思想、伦理价值、礼仪习俗等方面吸纳中国文化要素 ,正确处理两种异质文化的关系。文章指出 ,现阶段基督教的中国化应放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中加以思考 ,探求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新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