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初始排污权的拍卖问题,当把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考虑到拍卖中去的时候,原有的押价竞标的现象将不存在或者说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操纵情况,即提升成本的高价操纵.文章通过引入修正的勒纳指数把两种操纵结合起来,模拟分析表明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具体是抑价竞标还是成本提升操纵取决于初始排污权总量的大小以及参与厂商间减排技术差别的大小.当初始排污权总量很大时,领导厂商会趋于押价竞标;当初始排污权总量趋于减少时,领导厂商会趋于成本提升操纵.另外,当领导厂商的减排技术相对于追随厂商很弱时,领导厂商会趋于抑价竞标;反之,领导厂商则会趋于成本提升操纵.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下,1992年,随着京城吉祥号码拍卖和文物拍卖最后的“一锤定音”,“拍卖”——这个在我国曾经一度被取消的古老行业一—再度复苏.为此,首都某报曾经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梦醒时分,中国进入拍卖季节”的文章,就此种竟价售卖方式作过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二级密封价格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公共价值拍卖市场上多单位物品拍卖问题。通过建立独立竞价和联合竞价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竞价结构的均衡策略及拍卖人的期望收益。并进一步分析多单位物品拍卖市场竞价行为,得出联合竞价的合作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从价税,文章比较了两税合一对不良资产拍卖结果的影响,得到:(1)两税合一前,税率差别导致国外投资者在不良资产拍卖博弈中中标,从而解释了"在不良资产拍卖中,一般是国外投资者中标"的现象;(2)在两税合一前后,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都不会贱卖国有资产,但在某种意义下可能会损失中国的部分外汇储备;(3)两税合一不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只要税率设置合理,还会进一步提高不良资产的预期收益和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量,为两税合一的税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需求不确定下,应用采购拍卖和奖惩契约研究零售商和第三方混合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针对市场中存在m个制造商、1个零售商和1个第三方回收商的情形,分析目录拍卖-双重奖惩契约机制协调供应链的影响,证明当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目录拍卖-双重奖惩契约机制能够协调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理论的在线拍卖信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拍卖交易双方的信誉被认为是影响在线拍卖交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文章对在线拍卖交易双方存在的信誉问题和建立在线拍卖信誉评价模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了灰色理论评价方法,建立了对在线拍卖信誉进行综合量化评价测度的数学模型。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在线拍卖交易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在线拍卖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7.
试论拍卖机制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如何对不良资产定价一直是困扰处置者的难题。不良资产的价格过高,购买者就会寥寥无几,影响资产处置的速度和效率;不良资产的价格过低,就会进一步造成国有资产的再次流失和损失。因此,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者采取的处置方式,不仅要考虑如何公平、公正、公开,防止资产的进一步损失,而且也要考虑以何种方式定价和处置,以吸引买家。只有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促成不良资产的合理、高效的处置。从目前的处置方式来看,拍卖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商品交易机制,是可以担当此任的。拍卖机制最大的特点是,价格由竞争方式来…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商品数量有限的逢低买入拍卖模型进行研究。首先把拍卖时间引入模型作为一个决策变量,建立了考虑拍卖时间的逢低买入拍卖模型。接着通过数值分析,对逢低买入与固定价格机制进行了比较,揭示出拍卖时间对逢低买入机制有重要影响,并指出逢低买入拍卖网站陷入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合拍卖实际,文章研究了带有线性佣金率的密闭式拍卖模型。得出了一级和二级价格密封式拍卖的均衡投标策略;分别求出了在一级和二级价格密封式拍卖中,投标人、卖方和拍卖行的预期收益,并与不带佣金率和固定佣金率的情况分别做了比较;进一步分析了线性佣金率的两个系数分别对均衡投标策略、投标人的预期收益、卖方的预期收益、拍卖行的预期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互联网艺术品拍卖中竞买者出价水平特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函数性相平面图与线性回归方法,探究出价水平及各影响因素在整个拍卖期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拍卖的不同阶段,推动竞买者出价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且作用大小与作用方向在整个拍卖期间不断变化。特别指出,拍卖次序在整个拍卖期间对出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且作用程度随着拍卖的进行逐渐增强,即序号越大、越晚参与竞拍的艺术品的最终成交金额越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的农产品国际市场中,每天都有大宗商品的拍卖交易,买主也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公开竞争形成的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鲜花、茶叶、果蔬等农产品由于交易数量大、保存难度高,在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就采用能够快速交易的拍卖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鲜花、茶叶、烟草等农产品种植、流通、消费大国.中国的农产品要走向世界,必须遵循WTO规则和商业惯例,改变现行交易模式,跻身国际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12.
拍卖,迈向何方江西省九江市委潘西林春潮带雨晚来急正当各种“热”风靡90年代的神州大地之际,正当“市场经济”被中国人所接受之时,升着蓝白格子的拍卖旗的拍卖现场,台上的拍卖师高举定音锤,俯身朝台下的竞拍者不停地喊着:“还有叫的吗?还有叫的吗?现在开始读秒...  相似文献   

13.
<正>尊重和公平是一个拍卖官身上最重要的特质。从表面上看,陈良玲是一个特别古典主义的人。从小痴迷中国文物,大学毕业间隔年的那一年,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做了近一年的义工。进入佳士得拍卖行的12年间,她将研究中国瓷器及艺术品视为主业,爱琢磨瓷器,最爱的艺术品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那只明代永乐年间制的青花莲纹带盖梅瓶。一段在社交网络广为流传的艺术拍卖视频中,她穿着一袭嵌着盘扣的缎面旗袍,伫立于拍卖台上,  相似文献   

14.
信任是影响在线竞拍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针对网上拍卖的特点建立了反映竞买人个人资产、个人基本情况和历史交易记录的3大类,12项指标构成的竞买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针对信任评估的主观性、模糊性以及无法精确地描述和验证等问题,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竞买人的信用进行评估,并运用这种方法针对一个竞买人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关于阿尔钦-艾伦定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固定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收入效应有时可能造成该定理的不成立,但以前的研究者并未对此进行严格而具体的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理论模型,得出结论:当固定成本较小时,整个市场随固定成本的上升表现出收入效应;当固定成本较大时,整个市场随固定成本的上升表现出替代效应(即阿尔钦-艾伦定理)。进一步地,本文选取牌照拍卖政策对上海市汽车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印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严明义 《统计研究》2010,27(3):59-65
网上拍卖是将传统拍卖与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新商务模式,是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种市场机制。尽管有关参与者行为的研究是网上拍卖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但是国际上鲜有文献从统计视角对竞买者出价水平的动态演变模式及其变异性进行研究。本文利用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及基于MatLab编写的计算程序,对从eBay网站收集到的27个拍卖子类的出价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竞买者出价水平的动态演变呈现“c”形模式且其形状随 拍卖的不同特征而变化,“c”形模式变异的两个主要方式是“前期变化”和“后期变化”,其显著变异的时段是拍卖的早期阶段。本文为网上拍卖问题的实证研究引入了新方法并提供了技术支持,所得结论丰富和发展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入和土地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土地拍卖出让已成为政府供地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基于拍卖的典型博弈特征对其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为政府及开发商决策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网上拍卖中竞买者出价数据的特征及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统计分析中,研究者面对的数值型数据有三种形式,即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以及混合数据。这些类型的数据具有离散、等间隔分布、密度均匀等特点,它们是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中最主要的数据分析对象。然而,从拍卖网站收集到的诸如竞买者出价等数据,却不具备这些特点,对传统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挑战。因此需要从数据容量、数据的混合性、不等间隔分布及数据密度等方面,对网上拍卖数据的产生机制进行阐释,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网上拍卖资料给出分析此类数据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由于历史原因,武汉市政府一直充当土地升值的投入者,其获得的回报却微乎其微.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武汉市开始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当年土地收益2.2亿元;2002年7月10日<武汉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其核心在于对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储备整理、统一供应,自此武汉市内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一律纳入招标拍卖挂牌的轨道,这一政策对武汉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市场可竞争性与绩效: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国璋  白明 《统计研究》2006,23(6):43-46
可竞争市场理论(The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是由鲍莫尔(W.J.Baumol)在1981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淀成本(Sunkcost)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淀成本,从而能够完全自由进入和退出的市场。因此相对于现存企业,潜在进入者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并不存在任何劣势。一个完全可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按鲍莫尔等人的定义,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