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同名刊物多达十数种。这在现代文学研究中 ,极易造成误会 ,实该细细辨识。下面 ,择要例释。《文学》杂志有两种。一是半月刊 ,一是月刊。半月刊 ,1 93 2年 4月 2 5日创刊于上海 ,仅出一期。月刊 ,1 93 3年 7月 1日创刊于上海 ,至 1 93 7年 8月 1 1日停刊 ,共出 5 2期 ;其中 ,还出了九期“专号”“特辑”。《文学月报》也是两种。一种是“左联”机关报 ,1 93 2年 6月创刊于上海 ,1 93 2年 1 2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 ,仅出六期。一种是 1 940年 1月 1 5日创刊于重庆 ,1 941年 1 2月 1 0日被迫停刊 ,共出十五期。《新诗歌》杂…  相似文献   

2.
1 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告诉大家:一批沉睡已久的郭沫若的珍贵书信被重新发现了。这批信共7封,分别写于1922和1923年。其中,1922年有5封,时间是1月22日、2月6日、5月17日、7月4日和10月19日。1923年有2封,时间是2月25日和4月15日。它们均初载于1923年8月《心潮》季刊第1卷第2期。每信都由收信人洪为法作了节录。《心潮》季刊,玫瑰社机关刊,共出2期。第1期1923年1月出版,第2期同年8月出版。玫瑰社,1921年成立于南京。主要成员有吴江冷、卢冀野、洪端钊、李祖荫、洪为法、洪白苹、王兆俊等人。曾编辑《玫瑰周刊》。1923年1月又出“纯文艺的季刊”  相似文献   

3.
华南的新诗歌运动,在抗日战争初期特别活跃,发展异常迅猛,诗歌刊物不断涌现。其中,《诗场》是一份应予重视和肯定的刊物,因为它在这个运动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同著名的《中国诗坛》有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1936年秋,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艺协”)的诗歌组同人首先办起《今日诗歌》。该组组长温流任主编,黄宁婴、叶春、陈芦荻、陈残云、苏翰彦、陈华、黄道辉等人参与活动,前后只出了两期。翌年5月15日,《诗场》第1期出版,由黄宁婴、陈芦荻、陈残云、黄鲁,加上鸥外鸥5人合办,每月一期,共出4期。第3期出版前半个月,即1937年7月1日,《广州诗坛》创刊号问世,其组织核心和基本队伍,大致上与上述两个诗刊相同。《广州诗坛》从第4期起改名为《中国诗坛》,这是从《今日诗歌》到《诗场》,到《中国诗坛》的承传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一九五四年以来,我国出版部门先后影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或党员主编的报刊数十种,其中属于党的成立和一战时期的有十六种。现将这十六种报刊的出版情况和内容简介如下: (一)《新青年》(月刊)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五日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陈独秀主办。李大钊同志曾任该刊编辑,又是主要撰稿人之一。《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主张废除文言文,改用白话文,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刊物。十月革命后,该刊反映了当时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倾向,是五四运动的旗帜。一九二○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决定把《新青年》作为发起组的公开宣传刊物,故从第八卷第一期起,该刊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者指导之下的刊物,经常介绍马克思学说,并辟有“俄罗斯研究”专栏。月刊共出了九卷,每卷六期,至一九二二年七月一日休刊,月刊影印版共九册。  相似文献   

5.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3月创刊,先后共出7卷,总计82期。主要发表研究中国地理沿革、边疆民族演进等方面论文及调查报告,并将重要问题集为专号,刊载国内地理消息。  相似文献   

6.
回族女作家马瑞芳,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脚本都写,尤以散文见长。她的散文《煎饼花儿》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发表于《散文》1980年第10期,收入《八十年代散文选》),《祖父》获山东省1981年散文创作奖(发表于《山东文学》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选载);另外,象《女学究轶闻》(发表于《山东文学》1979年第5期,《新华月报》1979年第8期选载)、《名士风采录》(人民日报《大地》1981年第1期),亦不失为名篇佳作。她与张歧、湖涌的散文合集《香炉礁》,即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她的散文数量虽不很多,但质量较高,有的颇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1982年11月,我刊接到苏州大学中文系丁耀良同志来信。丁耀良同志将我刊1982年第3、4期所载《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纪略》一文与有关资料对勘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嘱转《纪略》作者复核。兹将丁耀良同志所提问题和《纪略》作者刘安章、李荣峰两同志的答复摘录发表于下: (一)丁耀良同志提出的问题 1.原文“1940年11月14日”条把《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的出版时间定在当天,而据《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2年5月第1辑所载《抗战文艺》总目,则:第7卷第1期出版于1941年1月1日,其中有《三年写作自述》。 2.“1941年5月30日”条:“在《大公报》发表《诗人》……又在《中央日报》发表《论新诗》……还在《国民公报》……发表《怎样学诗》……”这三篇文章是否都在同一天,即1941年5月30日发的?  相似文献   

8.
一《扬州师院学报》创刊于1959年5月,至今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的历程是曲折而坎坷的,然而,它终于成长壮大起来了。我院学报从创刊至1966年上半年,均为文理合刊的不定期的内部发行刊物。1966年下半年,由于十年内乱,停刊整整七年。1974年复刊。1980年起,社会科学版改为季刊,国内公开发行。自此,文理分刊。自然科学版也于1980年单独出刊,每年两期,内部交流,1985年又改为季刊,国内公开发行。到目前为止,《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出七十四期(包括文理合刊时自然科学版八期在内),自然科学版共出二十八期。现在我院学报编辑部设有主任、秘书、资料员各一人,文理科  相似文献   

9.
澳门与香港一样,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1557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849年澳门总督擅自将澳门改为自由港,驱逐中国官府到1887年萄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所谓“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把澳门割让给萄国,使澳门半岛、凼仔和路环两岛由祖国的领土,变成了葡萄牙的属地。1987年,经中葡两国政府谈判,达成协议,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确定葡萄牙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将澳门交还我国,同时,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该《联合声明》明确指出:“澳门  相似文献   

10.
作《东行别仲兄》。这首七绝发表于1914年5月日本《民国》杂志第1期,后又刊于1915年上海《南社丛刻》第13集。另收入1917年广州《天荒画集》,题为《东行别仲父》(按:仲父即陈仲甫,“甫”古通“父”)。柳亚子在《曼殊诗年月考》中说“曼殊以1913年癸丑十一月(12月)东渡,《东行别仲兄》应是临行时在中国的作品。仲兄与《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的‘仲兄’为一人,即是陈仲甫”。查曼殊1913年10、11月间患肠疾,遵医嘱到日本调养。据他在12月中旬自上海分别致沈燕谋、陈陶怡信中,有“瑛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三年 一月 本月 陈白尘、张骏祥、潘孑农、曹禺、贺孟斧等合编之大型戏剧刊物《戏剧月报》创刊号出版。执笔者有潘孑农、陈鲤庭、赵铭彝、刘念渠、吴祖光、夏衍等人。1944年4月终刊,共出5期。 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高中以上学校以“文运会”编行的《文化先锋》为课外读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由漓江出版社 1999年 12月出版的《中国年度文论选·′ 99卷》从全国各地的报刊精选出 34篇 1999年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 34篇文章的篇目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挑选并最终确定,包括谢冕的《文学的纪念》、王尧的《关于“文革文学”的释义》、舒展的《读钱钟书札记》等。这些文章客观地反映了该年度中国文论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进展,体现了 1999年度文学评论的最重要的成就。本刊 1999年第 3期“ 20世纪中国新诗回眸”专栏文章《论 1949年前后中国新诗的变动》被选入该卷。“ 20世纪中国新诗回眸”专栏是本刊为了站在 20…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的研究者开始对国内少数民族进行研究,那是进入本世纪后的事.作为民族学的一门学问,清末即以“人种学”的名称介绍于世,如1904年《新民丛报》刊载的蒋智由《中国人种学考》.1916年,又以“人类学”之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介绍,如《科学》2卷4期刊载的孙学悟《人头学概略》.但是,对之作比较系统的介绍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的,是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一文之后.据《一般杂志》1卷4  相似文献   

14.
1920年12月,茅盾在给周作人的一封信中,公开抛弃了他鼓吹过近一年的新浪漫主义:“我……曾说新浪漫主义的十分好,这话完全肯定的弊端。”这封发表于1921年2月的公开信,可以视作茅盾艺术美感本质论衍变的一个界标,标志着他艺术美感本质论诞生期的结束和发展期的开始。 从这时开始,严格地说,是从他1921年8月发表于《小说月报》12卷8期上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公开提倡创作“中国的自然主义文学”起,到1925年《论无产阶级艺术》发表  相似文献   

15.
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原野》写于一九三六年,一九三七年四月在靳以主编的《文丛》月刊第一卷第二期连载,至八月第一卷第五期续完。同年八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五集。嗣后《原野》在一些大城市多次登上话剧舞台,亦曾拍成电影与中外观众见面。但自《原野》问世以来,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原野》  相似文献   

16.
上海书店印行的《现代》文学刊物影印本已于1984年9月公开出版。《现代》1932年5月1日创刊于上海,施蛰存主编,3卷1期起改由施蛰存、杜衡、苏汶主编,自6卷2期“革新号”起由汪馥泉接编,改为综合性刊物,出至1635年5月6卷4期,即告停刊。上海现代书局发行,发行人洪雪帆、张静庐。撰稿人有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老舍、巴金、叶圣陶、沈从文、周作人、冯雪峰、钱杏邨、  相似文献   

17.
澳门即将回归中国。研究澳门的历史价值,已经提到日程。然而这一研究,不应只限于1840年以后的殖民地功能,而应当重视1557年至1840年这一阶段,它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如果说,澳门是耶稣会向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传播基督教文化的最早根据地,那么,利玛窦就是17—18世纪沟通东西方文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作《寄广州晦公》诗。 这首七绝发表于1910年12月底上海《南社从刻》第3集,题为《寄晦闻》,署名苏玄瑛曼殊。后载1912年4月19日上海《太平洋报》副刊 《太平洋文艺集》所刊高钝剑(旭)《愿无尽庐诗话》,及1915年5月东京《甲寅》杂志第5期,前者题为《寄广州晦公》,后者题为《简晦闻》。稿见蔡哲夫所藏曼殊墨迹第6页,为附在致邓秋枚、蔡哲夫信后,题目与《愿无尽庐诗话》相同。 关于写作时间,柳亚子在《曼殊诗年月考》 中认为:诗中所述为日本事,是1909年上半年的作品。查附存此诗的信中提及的“春木万龙”的  相似文献   

19.
论政治思想     
金岳霖先生(1895—1984)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在哲学和逻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1926年至1952年,长期在我校工作,曾任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金岳霖先生逝世一周年时,于1985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我校社会科学系和思想文化研究所作为主办单位参加。为了怀念金岳霖先生和推动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本刊全文刊登金岳霖先生《论政治思想》一文,此文用英文写成,发表于《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1939年9卷3期,中译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一月 2日 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东方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内容除历代文物外,现代艺术部分中有徐悲鸿的“猫”、“仙岛”,齐白石的“牛”、“兰”、“蟹”,陈烟桥的“野火旁”,包起权的“敌机轰炸”等,深得好评。 8日 《新华日报》在化龙桥馆址开会,欢迎参加“文协”南北慰劳团的作家老舍、陆晶清、宋之的、葛一虹等从前线归来,并征求他们对该报创刊两周年的意见。 15日 《文学月报》创刊于重庆,罗荪编辑,读书出版社发行。1941年12月第三卷第三期出版后被迫停刊。主要作者有欧阳山、戈宝权、宋之的、葛一虹、张天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