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殊途同归——读者"期待视野"下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接受理论,从读者期待视野的角度分析归化与异化翻译法.并结合中国翻译历史与实践,提出正是不同历史时期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决定了译者对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同时,认为归化与异化并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翻译方法,而是互为补充的,其目的都是为读者服务的.正所谓归化与异化,殊途而同归.  相似文献   

2.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从根本上讲是在原语和译语间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作文本类型、译者的语言水平、译者的翻译目的、译作读者水平、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强弱等。多数情况下,归化论者和异化论者都努力保持一种平衡以避免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3.
中国译坛的直译/意译、归化/异化之争由来已久,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争论就超出了纯粹语言探讨.近年来,受西方以文化为导向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争论更趋激烈.本文试图分析不同历史语境下政治、民族文化认同等问题对文学翻译策略选择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建立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归化策略为主导,归化/异化"和而不同"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齐晓燕 《中州学刊》2007,(5):244-246
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将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旨在保留语言和文化异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异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归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译者要把握好度,努力在异化和归化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广西文化艺术精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存在表现物象与体现窝意顾此失彼的问题.为此,译者可以把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交融起来,传达文化意象的整体含义,实现目标语和源语的和谐翻译.翻译过程中应视具体语境,或采取归化的原则,或采取异化的原则,或采用归化或异化兼顾注释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每个社会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与文化的民族特色有关。"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都注意到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但异化论主张直译,强调原文的语言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子,归化论则注重地道的译语形式及相应的文化因子。与微观翻译策略不同,作为宏观翻译策略的归化、异化观照和反映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隐喻既是一个语言意义上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范畴里的概念。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通过在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上分析探讨隐喻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策略,可以得出在语言层面上隐喻翻译可适度归化,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在文化层面上隐喻翻译异化的尺度可稍大一些,以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的异质成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文化负载词汇清晰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面对中德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库恩以寻找中、德语中共有义素的词汇为着眼点,灵活运用以达意为主旨的归化翻译策略,使无中国文化前见的德语读者得以理解小说的深刻含义.中、德文化间的差异性,注定要产生翻译过程中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为译者库恩对《红楼梦》进行中、德语间的文字转换,寻找最适宜的表达语符和创造新的文学魅力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使译本获得了独立的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模因的传播特性,探讨了模因传播过程对翻译的影响,并分析了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与模因传播的关系。归化翻译是在译入语文化中找到与源语言文本中相似的模因来帮助读者理解异域模因,适用于文化接触的初期阶段;而异化翻译法是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本来面目的方式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及语言,这样就为后者带来了全新的成分,增加了异质文化的信息。异化翻译法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可以说异化翻译是模因传播的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民族舞剧《一把酸枣》为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针对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即在译文中保留汉语风格和文化内涵,旨在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文化传播力。文章以舞剧之名《一把酸枣》及“小伙计”“走西口”“冲喜”等为例,展现了异化策略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李清照词》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翻译策略。许渊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王红公则是为了使译本通顺流畅,便于英美读者接受,多用归化。文章旨在探究目的论对于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指导作用:由于译作目的不同,两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负载词汇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浓缩,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化翻译的策略有两种:归化和异化。文章对归化、异化策略指导下的不同译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归化、异化在文化负载词汇翻译中各有其长处;翻译的目的影响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择。译者应灵活运用各种译法来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翻译理论影响下,中国译界有关归化异化研究的重心也开始发生了转移。归化异化的主导地位、影响译者策略选择的因素、策略选择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它一度是中国译界的热门话题;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即异化与归化均可表现为一定意义上的创造性叛逆。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语际翻译中蕴含的文化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关联性原则(即最佳关联)的关系。翻译,总是译者或多或少的创造性叛逆;而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理论,可以为文化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提供有效的准则:异化与归化都是为了再现原文的最佳关联,即达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期待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民俗文化词汇翻译传播过程中,翻译策略是消除“噪音”的关键。文化异功能词汇的翻译宜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文化等功能词汇的翻译宜等化为主、归异兼顾。只有将异化、归化与等化优化组合方能实现文化传播效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翻译补偿领域的研究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而将文本类型与翻译补偿相结合的研究则是最近几年的事,学界至今很少见到呼唤性文本翻译补偿策略的专题研究.基于呼唤型文本以读者为中心、以引导和感染受众最终促其行动为目的等特点,本文系统梳理了前人的翻译补偿研究,着重探讨了呼唤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并提出其主要的翻译补偿策略,包括转换法、强化法、归化法和替代法.  相似文献   

17.
文化视野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是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随着国际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也是处理跨文化交际的两种不同手段。译文归化能打破原文形式上的禁锢,是对原文的一种“再创造”;译文异化忠于原作,保存异域情趣,拓宽读者视野,是文化融合交流的需要。一、语言和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影响1.翻译与跨文化翻译。讨论如何翻译之前,我们首先最好了解翻译和跨文化…  相似文献   

18.
提升翻译质量是解决好"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问题,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实践应坚持文化自信、以我为主、融通中外、严谨准确、与时俱进原则,可采取关照作者的异化策略、关照读者的归化策略和关照语境的融通策略等,从而实现对外翻译忠实性、可读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红楼梦>两译者在翻译策略取向是归化还是异化上存在着争议.大部分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杨译多采用异化:而霍译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研究杨氏和Hawkes<红楼梦>译本翻译的研究目前很少.本文将针对形象习语的翻译策略在结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版本在习语翻译策略上并无显著差异,反而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两译者在49.1%的习语翻译方法和策略上都一致;而且异化在两版本的习语翻译中都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儒家典籍中的哲学伦理思想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历史积淀,对其进行译介是确立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在译介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以往的儒家典籍的译介的梳理发现,传统的译介实践常常是以外国译者为主体,以"西方中心"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了儒家哲学思想被割裂和扭曲.在文化自觉意识的观照下,儒家典籍的译介应以中国译者为主体,在"文化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下,采取异化的阻抗式的译介策略,这对弘扬和传播儒家文明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