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债适度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决定或影响适度国债规模的因素可分以下三方面:  一、绝对量影响因素限制国债发行数量的第一个因素是政府承受能力,它是指财政偿债能力抵补其债务负担的程度。其中,财政偿债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财政收入中可用于偿还债务本息的财力。债务负担是指财政因举债而带来的某一时期内的还债支出,也就是该年到期的国债本金和所付利息之和。通常,一国的财政收入一部分要用于满足社会一般的公共需要和其他需要,财政偿债能力是指扣除了这些支出之后的财力。偿债能力和债务负担的数值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相似文献   

2.
影响和决定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启明 《统计与决策》2005,(23):128-12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和决定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国债属于经济范畴,而经济问题要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就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作了以下方面的归纳.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预测研究朱平芳刘弘张人骥ABSTRACTOnthebasisofanalysisonthemechanismofNationalDebtsissueinChina,thepapersetsupthestatisticalmodelf...  相似文献   

4.
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2月26日,财政部公告发行2000年凭证式一期国债500亿元。我们看到本期国债自3月1日发售以来,其火爆场面与1999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债走俏的原因 首先,从国债本身的特点来看。国债是国家为筹措财政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被称为“金边债券”。它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风险极小而增值回报又高于银行储蓄的金融资产。国债作为一种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高度结合的金融资产,无疑是资产组合中的理想选择。 第二,从消费来看。其一,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大量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债的大量发行成为国内一个突出的经济现象。国债规模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将探讨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未来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当年的国债发行量仅为48.66亿元。而到了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1997年国债发行量又突破了2000亿元。如果单纯从国债规模的绝对数量考察,我国的国债规模似乎已经“失控”。但评价一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应该采用相对规模指标,最常用的是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三项指标。1.国债负担率此指标衡量的是国…  相似文献   

6.
何志刚 《统计研究》2003,20(4):40-5
一、中国国债融资制度的产生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的经济资源分配方式是 ,首先由国家强制集中全社会的资本要素 ,然后再用行政手段进行分配。从融资体制角度看 ,国家在这里充当了资本流动的中介 ,国家是融资的主体 ,它把资本从所有者那里筹集起来 ,再分配给他所选择的企业经营者使用 ,这种计划经济下的融资体制被称之为国家融资 (张春霖 ,2 0 0 0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这种融资体制主要采取了两种基本形式 ,即收入融资和债务融资。所谓收入融资是指国家通过低工资、工农产品剪刀差等途径 ,把城乡居民应得的收入中可以用于长期储蓄的…  相似文献   

7.
陈迅  于鹏 《统计与决策》2006,(12):69-71
税收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运用阿林厄姆-桑德姆模型分析了造成税收流失原因;同时还利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测出我国地下经济导致的税收流失的规模,并估算了我国公开经济中存在的税收流失规模,提出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扭转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政府共发行了5100亿长期建设国债.连续多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起到了促进经济的景气回升的作用,拉动了民间投资,保证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推动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国债增加所带来的利息负担也使得财政赤字增加得比较快,国债余额累积数不断增大,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都比1998年以前有了明显的大幅度地上升,使得财政风险和国债风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财政政策走向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黄敬婷  吴璟 《统计研究》2016,33(9):30-35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首次对全国和城市层面城镇地区住房拆除规模进行定量测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全国层面城镇住房累计拆除规模达到0.33亿套,由此引发的被动需求对同期中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的贡献度高达41.10%,成为推动该时期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由283个地级以上城市住房拆除率的差异切入,对影响城镇住房拆除规模的主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建筑质量、土地开发强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镇住房拆除规模的关键因素。预测显示,由于整体建筑质量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2011-2020年间全国范围内城镇住房拆除规模将呈稳中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未来的新增住房需求,成为住房市场转入“新常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活跃。目前,我国的国债市场分为现券市场和回购市场两部分,现券市场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共有7个品种,分为附息国债和零息国债两类。从理论上讲,票面利率,面值,市场利率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财务平衡问题。要确定社会保障筹资的适度规模,除了分析社会保障适度水平(项目与待遇,包括替代率)外,当前一段时间主要应考虑隐性债务、人口老龄化、退休年龄变动、城镇化、覆盖面、征缴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当前国债发行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彬  肖坤 《山西统计》2002,(3):6-7,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阐述 ,并通过对具体的国债规模指标的分析及国际间比较 ,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财政债务重负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强大的矛盾以及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偏大与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国债发行规模多少为宜自1981年我国政府恢复对内发行国债以来,其发行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4年,我国停止了财政透支,使国债规模达到了千亿元,1998年,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达5900亿元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受政府的承债能力和认购者的应债能力所制约,而认购者的应债能力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高低。经测算,国债发行规模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相关系数R-0.984,为高度相关。因此,结合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居高不下,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从认购者的应债能力出发,本文运用线性回归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宜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统计研究》2003,20(10):7-5
我国自 1 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 ,一直实行以举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数量不断上升 ,国债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与此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使人产生某些担忧 :第一 ,我国经济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 ,特别是在各级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国债政策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向危机的转化。第二 ,国债投资的增加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降低社会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研究国债规模的大小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大小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国国债存在着财政本身的债务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 ,它的存在说明 ,我国国债规模管理存在着严惩的风险性 ,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 ,进而引发财政危机 ,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发现、预见和防范债务危机 ,据以合理确定未来几年我国国债发行政策取向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现价和可比价格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国债规模的两个预测模型,并对其拟合成果及经济意义作了比对分析,对模型信息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按可比价格建立的模型在经济意义上更为合理,更有利于认识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79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日益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到1998年末,累积发行国债近12600亿元,国债余额达649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与讨论。在衡量国债规模时,常用的衡量指标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由于对指标内涵、外延、衡量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旨在对这些衡量指标作深入剖析,并将它们应用到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中,以期为合理的国债政策取向提供定量依据。 1国债负担率。它是一定时期国债余…  相似文献   

18.
李昕  谭莹 《统计研究》2019,36(7):26-38
通过比较资本外流的三种核算口径,本文将间接法与权益差额调整法相结合,对我国1982-2016年资本外流的规模进行估计。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资本外流规模逐年增加且近年呈增速递增趋势。通过构建非限制性VAR模型,本文进一步对导致资本外流的结构性与周期性“推动”及“拉动”因素进行分析,经验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2013年美联储货币周期转向以前,导致我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与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等国内“推动”因素。2014年以来,我国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主要受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国内外“拉动”与“推动”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外部“拉动”因素是主要诱因。在资本加速流出背景下,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应渐进审慎。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近年持续扩大,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可能因素,以过去20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基于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日趋增大,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一直实行以举借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更是不断上升,国债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与此同时,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