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地会的起源及其在广东的发展天地会是“反清复明”的民間秘密組織,以民族斗爭为形式,以阶級斗爭为內容,盛行于南方各省和海外华侨中,和北方的白蓮教同为近代中国秘密結社的两大体系之一。会以天地为名,乃取“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之义,后来的清水会、七首会、双刀会、钵子会、告化会、小紅旗会、小刀会、剑仔会、致公堂以及哥老会等組織都是它的分支。总的来說,对外則称天地会,对內統称洪門。据紅花亭結义聚盟起事是康熙甲寅七月廿五等等传說看来,天地会創立于康  相似文献   

2.
在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拜人民为师"是其中一大亮点;历史也表明,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拜人民为师"就是做人民群众的学生、拜人民群众为老师、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这是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方法。因此,学习胡锦涛的"拜人民为师"理论内涵及其要求,在态度上和行动上实践"拜人民为师"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理论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论近代汉语照系声母的音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照系声母(包括照穿床审禅五个声母)在中古时代的《切韵》系统中,按其反切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宋代以来的韵图将这两类字分列于不同的位置,一类列于二等,一般称之为照二(庄)组(包括庄初崇生),一类列于三等,一般称之为照三(章)组(包括章昌船书禅)。也就是说,宋代出现的“三十六字母”中的照穿床审禅等事实上应该分为两类声母。这两组声母在现代普通话中都读为舌尖后音ts ts‘s(一部分庄组声母字变  相似文献   

4.
赵车夫歌     
长沙有赵车夫得贵者父蚤卒母姚氏病痺十馀载侍奉益谨辛苦所得惟母甘旨是急妻子即衣食不继弗问也妻善体夫意亦克孝孝衰於妻子古人垂涕言久病无孝子斯言犹涕涟高门重养体贫士诩承欢曾参不可作养志良所难常时敬已薄侍疾多未虔矧乃十馀载呻吟床蓐间妻子衣食  相似文献   

5.
越节母诗     
吾宗有贤母节操凌冰霜一朝丧所天凄恻摧衷肠孤儿方哑哑学步初扶床趙氏。一块肉用宋史语恃此延馨香忍死待须臾辛苦甘百尝三十有七载岁月茫茫苦志天所佑积善有余庆叶平馨捧檄慰老怀鸠杖亲扶将述事乞扬显潜德腾幽光峨峨。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太平天国拜上帝信仰,史家们一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个与西方基督教教义关系密切的宗教竟成为一场中国农民大起义的精神旗帜,这当然会引发人们的连翩浮想。拜上帝教的起源、教义、特性、功能等诸多问题都已受到相当的关注,有了许多的探讨。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却一直遭到忽视,这便是太平天国的人们究竟是否真诚地信仰拜上帝教。脱离这一问题去争论拜上帝教的功用,研究显然缺乏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子家承阳至性乃天毓是惟节母子蓝田古生玉自少湔慈训端谨已越俗长谋菽水资抱关博微禄母氏运行(?)日者言命促闻之涕潜然恨无延寿箓茹素誓五载竭诚向空视焫香礼北斗竟夕虔且萧减龄以益亲天鉴此衷曲会母(?)病剧儿心若有触兼程亟驰归旁皇侍床蓐意色察于微(?)悉适所欲母渐患风痺几历腊与伏未尝跬(?)疏翼护屏媪仆夜溲至六七何曾敢睡熟旋值母患疽频吮其毒每遇更(?)衣  相似文献   

8.
释“拜”     
张应峰 《殷都学刊》2008,29(2):129-130
古代“拜”礼有通称、专称之别,关于专称之“拜”,《荀子》定义为“平衡曰拜”,古今释“拜”者多引此说,但历来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考诸众说,“拜”当为跪而拱手至地,低头与腰平。  相似文献   

9.
湘潭胡君作鏞、以所制节母夜纺课经图见示、且曰、作鏞幼而失怙、赖母氏苦心课读、幸得成立、今老矣、而母又弃养、回忆儿时、侍母夜读、猶恍然机声之在耳也。今制此图、以志不忘、子其为我题之、爰作赞曰、胡于湘潭、系出文定、五峯肇迁、道术是正。子姓繁衍。世载其庆。鏞也敦笃。克孝以敬。长养于母。勤学好问。母氏劳苦。躬代严训。五夜机声。咿哑相应。儿既吨矣。母唤之醒。儿既惰矣。母加以儆。繄母爱儿。愿儿作圣。弗愿儿嬉。惟勖以行。鏞拜稽首。曰惟母命。遂通经史。旁猎声韵。掉厉文场。规(?)先正。今且老矣。学犹日进。回顾髫年。室如破甑。 焭焭在疚。匪母胡振。形影零丁。寒窗灯檠。此情如昨。此恩难罄。图以志之。朝夕温凊。后嗣念哉。是则是顺。  相似文献   

10.
拜物逻辑的批判:马克思与波德里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1818—1883)与波德里亚(1929—2007)是分处两个世纪的两位思想家,尽管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与哲学主题不尽相同,从两者的著述中也可明显觉察到研究方法的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社会批判的题域和靶心,即对拜物逻辑的批判——不是对碎片式的拜物形式的批判,也不是对一般感觉形态的拜物现象的批判,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哲学历史观和人学观念,综合性地运用社会科学体系框架内的若干方法,对工业文明发端以来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的揭示、反思及其追问。"物化—幻化—异化"乃是拜物逻辑的内在模式。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的批判和解读,反映的正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化生存世界哲学批判的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1.
徽州有许多独特的仪礼、习俗。如婚嫁礼俗:有开脸、上头、哭嫁、蒙红盖头、撤豆谷、避邪、唱好词、拜床、撒帐等;葬礼俗:有招魂、沐浴、饭含、上供、接三、人敛、开光、扫财、路祭、哭祭等。“士夫巨室,多处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间社则有屋,宗则有祠。支派有谱,源流难以混淆;主仆攸分,冠棠不容倒置,至于男尚气节,女慕端贞,虽穷困  相似文献   

12.
《呔咕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呔咕歌》,又称对羔歌、劝羊歌。“呔咕”,是母绵羊嫌弃自己亲生的羊羔或者亲生的羊羔死后,牧民妇女哄劝母绵羊给被遗弃的羊羔或者别的羊羔哺乳时,用柔和的韵调反复吟唱的一种声音、一种歌,后来成为哄劝母绵羊给被遗弃的羊羔哺乳的专用词语。在牧区接羔季节,每当母绵羊嫌弃羊羔的情况发生时,牧民妇女就把母绵羊的奶水搽抹在被遗弃羊羔的脊背上,把羊羔抱放在母绵羊的乳房下,让母羊给羊羔哺乳,同时吟唱起“呔——咕,  相似文献   

13.
宋德华 《学术研究》2002,(8):103-108
拜上帝教是近代中西文化结合的先驱 ,但却带有严重的畸形性。突出表现为在拜上帝教中 ,中西文化的结合极为混杂 ;其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 ,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拜上帝教对中西文化结合采取的是极为功利主义的态度 ,将文化完全屈从于现实的乃至私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张葳 《江汉论坛》2005,(9):79-84
本文主要从唐初发生的大臣王珪要求出降其子的南平公主行拜舅姑礼一事出发,通过对公主出降行拜舅姑礼在有唐一代所引起的相关问题的梳理,对其中一些耐人寻味之处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在唐前、后期公主见舅姑礼问题始终围绕如何定位公主与舅姑之间的尊卑展开,但其所牵涉的政治文化内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唐初朝廷对公主出降行拜舅姑礼的强调着眼于对公主的地位和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唐中后期对此礼的强调则更有拉拢以山东旧士族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君不见剖冰跃出双金鳞至诚所感天为春又不见行部偶至九折坂一官敝屣扬鞭返更有门人废蓼莪君家孝子何其多王郎王郎歌莫哀纲常万古今尘埃獍父枭母等闲耳乌慈狗顺胡为哉我未见君寒灯风树之图我尝读君寒灯风树之记上言先妣深宵事针黹下言先考午夜谈前史拂床镫影倚书声泻庭涼月浸衣袂往事历历尚如昨越王台畔风萧索三千里外椑双扃二十年来泪孤落三间老屋  相似文献   

16.
洪秀全吸取了基督教的一些仪式和教义,并与中国传统农民思想及儒、道、佛教和民间封建迷信思想交糅融合,创立了太平天国独特的新宗教——拜上帝教。关于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异同,儒家思想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以及佛教、道教、民间迷信思想与太平天国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已作了不少专门探讨。然而,就整体而言,拜上帝教的思想结构层次相当复杂,需要认真展开层次考察,分清主次,辨别源流,这样才能对太平天国新宗教及其历史影响作出全面的认识和估价。本文就从这方面进行探讨。一、拜上帝教产生的社会历史土壤客观层次——中国社会的巨大裂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迫使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自然经济的再生机制,始终维护着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结构,顽强地  相似文献   

17.
邹德文 《北方论丛》2006,2(4):64-67
在明代韵书里,《元声韵学大成》浊声母清化的诸种现象表现非常突出,匣母字清化作晓母;见、溪与群相混;端、透与定相混;非、敷、奉相混;邪母与心母、邪母与从母相混;从母清化混入精母。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代江淮官话里浊声母清化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卧室中的家具,总是以床为核心的。在装饰卧室时,围绕床来做文章,就抓住了重点,突出了主题,从而有利营造温馨浪漫的气氛。 一、地台烘托法。在摆床的地方,装修10厘米高的木质地台,相应地选用较低矮的床。其效果是:使睡眠  相似文献   

19.
洪秀全冯云山有没有建立一个“拜上帝会”?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否定的意见。茅家琦同志认为:“洪秀全、冯云山宣传拜上帝,通过劝人拜上帝团结了一大批革命群众,发动了金田起义。洪秀全没有建立什么‘拜上帝会’,地主阶级的一些记载中所说到的‘拜上帝会’是他们强加给拜上帝的人的一个称号。”①理由是除了地主阶级的一些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的崇拜对象、宗教仪式、宗教戒律等方面来探讨太平天国与道教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以期对“拜上帝教”的宗教实质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