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发展中,风险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问题,已成为一些学者的重要论题。贝克创立的风险社会理论对作为现代性产物的风险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认识到在现代性支配下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从马克思主义视野审视风险社会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发展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贝克从现代性的危机着手分析了现今人类社会遭受到的各种危险,并提出了自反性现代化作为他的风险社会的理论诉求,开启了风险社会研究的当代转向。本文认为,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当代我国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可以发现,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定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定社会发展,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并不否定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到底,风险社会理论就是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从这种观点出发,风险社会理论,既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而是强调把风险意识作为一种具体的反省批判意识,以此确定人类合理的自我意识及风险意识,把自我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使自己进步的过程,把风险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机制实施等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4.
风险问题和现代性的反思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理论从风险的视角对现代社会的状况做了阐述和解释,并指出当代社会已超越工业社会,处于风险社会阶段.这一理论凸显了现代危机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对风险的原因和化解方法也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从而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它避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过分强调风险的作用,因而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际遇着风险社会来临的背景。风险社会是现代性导致的后果,它的来临意味着未来不确定性的极度增长。这既表明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紧迫性,也表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复杂性、艰巨性。在风险中构建和谐,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健全反思机制、重建诚信道德基础、重视专家系统建设,而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些方面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石艳 《理论界》2008,(4):182-184
现代性在现代社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潮流中,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采取了既不同于传统现代批判又不同于后现代主义者彻底颠覆的“第三条道路”,通过其所提出的自反现代性概念和风险社会理论,在解构现代性的基础上,力图进行再建构以弥合现代性批评界的鸿沟。  相似文献   

7.
如果只把《风险社会》当作一本探讨现代性的书,那么它很可能是乏味的,特别是它所描述的一些内容似乎是发生在很多年前的(虽然是在二战后),并且其论述也不见得很专业。然而,在1986年其德文版出版后,5年之内销售了6万册。这种阅读的兴趣和热忱并不在于它是一本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它肯定成为不了教科书,但它将深远地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概念是分析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描述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两个不同时期,即前现代与现代所遭遇的种种风险,即风险来源、风险特征以及风险存在形式。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风险虽然主要来自"外部风险",但"人造风险"的问题严重存在。本文指出了现代化发展与代价支付之间的关联性,说明风险代价支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可以采用现代的社会管理手段去规避风险,监测预警风险,将支付风险代价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是现代化追求的"效率",同时也是我们走出现代化发展风险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切尔诺贝利事件到波及全球的SARS病毒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再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从建立“风险社会”的规范性理论体系出发 ,探讨了“风险社会”理论的边界条件、“风险社会”理论的问题域以及“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 ,试图尝试建构“风险社会”理论体系。这一研究无疑对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背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异化研究”是现代性研究的重要范式,贝克的“生产观”在本质上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异化生产观”。一方面,贝克对生产进行的“异化研究”抓住了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贝克的“生产观”又具有片面性、抽象性,并导向不可知论与宿命论。“反思的实践观”是现代性研究包括风险研究的根本观念基础。风险与实践、风险与规律、风险与异化具体辩证统一。风险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问题性、异化性,是规律呈现自身的一种具体方式。风险具有实践性、规律性、历史性。人们可以认识、把握甚至利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风险问题的凸显与理论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213-217
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危机的时代,风险已渗入了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伴随着当代风险问题的凸显,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风险社会理论是从风险整体转型的视角审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风险社会的理论研究对揭示全球化的矛盾及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背景有着重要价值。本文认为,风险社会困境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所导致的一种发展悖论,在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中化解风险是摆脱风险社会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梁志明 《天府新论》2006,(Z1):64-65
2002年SARS的不期而至,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风险社会已经来到我们面前。“风险社会”的概念,最早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教授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较为深入的研究。一、风险社会的基本特点所谓风险社会,是指现代性的一个阶段,在这  相似文献   

13.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西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著名社会学理论家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吉登斯的社会风险思想,包括吉登斯对风险的内涵、种类、成因及对策的论述,并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贝克和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往往被看作相似的理论图景,对二者的理论差异分析因此往往被忽视而显得必要。实际上,现代主义者贝克的直观的理论反思建立在混淆风险和外部性的基础上,因此他所提出的四海一家理论实际上是康德和哈贝马斯类似规范性理论的变体。与此同时,吉登斯的风险理论建立在他双重阐释的认识论基础上。这种理论因强调本体的联系和动态过程,使得信任和复嵌得以真正成为克服风险的理论依据,风险即契机的命题也因此获得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当代发展理论之一。他认为人为的风险是现代性和全球性问题;是后工业时代的主题和中心议题;具有风险后果不可计算性等特征;导致国家的非合法性危机;其出路在后民族国家的世界主义社会和世界民主上。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在的社会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征现,西方社会学家的风险理论为我们认识当代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提供了研究视域,如何应对来自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风险,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控制和治理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悖论和风险社会的结构性困境。和谐发展观内在地包含了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悖论和风险社会的结构困境的双重超越。在当代中国,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凸显,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风险在现实中体现为诸多的不和谐因素。这就要求在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中化解风险根源,从调整社会发展方式和提升社会秩序品质出发来超越发展的悖论,开创出一条摆脱风险社会困境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理性地审视了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境遇:平等教育机会与不平等就业现实的博弈、传统角色退却与复归的矛盾、婚姻与家庭中的性别困境.为了帮助女性走出个体化的困境,提出给以制度支持和保障、走向“后家庭时代”与构建婚姻家庭中和谐的两性关系、倡导女性加强自我反思和超越私领域生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的理想境界问题,是马克思自由观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用自由王国来表达他对人的个性发展的终极理想和终极意义的深切关怀。这一理想的实现取决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人类追求自由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高度发展,但与此同时,这种发展又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自由风险的超越既取决于实践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一种新的自由风险责任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关注共同生活的空间与家园——"全球化社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现期,必须正视与应对"风险社会"的来临。走向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是科学开展社会风险预警,优先调整社会结构,增加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供给,完善社会群体利益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谐世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