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的全球化是符合逻辑的命题,它内涵着文化的同质化、文化的殖民化、文化的高度相关化三层含义.文化的同质化有助于国际关系的缓和与改善,文化的殖民化毒化着国际关系,而文化的高度相关化则增加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我们应当认同文化全球化的客观性,努力构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机制,坚决反对文化殖民与文化霸权,并以包容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对待异质文化,营造多元文化共处共存的理性、平和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在悄然兴起,它既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如何处理好经济、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关系,从而使民族文化健康地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与难题.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需求要求翻译实践的发展方向是跨文化翻译,是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很不相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因此它是一种非常规的对话,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差异性、保持异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多元性意识,从而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促成各文化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叶险明 《河北学刊》2001,21(4):64-67
通过对"文化全球化"的逻辑规定性、"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或"文化本土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的考察,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不是非民族性的,而是民族性的,"文化全球化"不是脱离开各个民族文化发展基地的全球文化;"文化全球化"虽然植根于"经济全球化",但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特点;"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同于"全球文化".  相似文献   

5.
李现科 《河北学刊》2006,26(3):154-156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竞合精神,虚拟物态”主体文化形态的提出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形态转换的内在要求,客观反映了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逻辑,符合全球文化精神内核与物态表象的同构规律,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化解不同国家利益集团的矛盾,有利于保障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它是人类各民族文化在全球实现充分交流、沟通、共享,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球文化"的趋势和过程;从文化全球化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来看,它是通过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扩张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只有在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全球文化"才能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7.
文化全球化分析——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俊 《社会科学》2003,(3):120-124
文化全球化是个客观的事实 ,其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更多地体现为民族文化的维护与发展 ,区域文化利益感的加强和全球文化共识形成。同时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文化全球化加强了文化的扩展与自主 ,但是 ,它代替不了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扩展中的霸权主义实质就是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不是在某个单一社会层面上发生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统一发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自主型"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互补性,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会产生新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世界文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它不仅仅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也是其他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中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中原文化发展应与世界文化发展接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发展中原文化的对策包括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使中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文化殖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火 《兰州学刊》2007,2(10):146-148
全球化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现代性的蔓延.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它使得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都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全球性变化,文化殖民便是经济全球化引起的主要变化之一.文化殖民成为经济全球化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主要形式.后发国家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既要努力吸取精华——如必要的资本、技术,更要注意拒斥糟粕——文化殖民.  相似文献   

11.
刘静 《云梦学刊》2008,29(3):66-68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中既相互认同又相互冲突.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可以使我军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彰显独特魅力,文化之间的冲突则有利于提升我军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紧迫感.未来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构建科学的文化发展模式来推进我军先进的军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必须弄清文化属于什么性质的事物,才能深入剖析文化的发展方向.首先,文化本质上属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类的发展,所以,可以从研究人类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去确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文化是大自然物质形态进化中出现的事物,它伴随人类而出现,并且要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超越人类而发展,因此,文化的发展方向还应该从物质形态进化中去确定.  相似文献   

13.
汪田霖  吴忠 《学术研究》2002,3(6):65-69
人类的文化行为、文化创造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一面。文化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多元共存。构建适应文化全球化的文化价值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揭示人类文化的共性,构建对异质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础;超越文化中心论,确立共生共荣的文化意识;增强开放意识,营造各种文化顺畅融通的渠道;在创新中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自觉”的当代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艳东 《兰州学刊》2008,(8):156-158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即经济全球化,同时文化全球化也必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用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统领文化建设,即应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觉”内含丰富的意蕴:文化共生意识、文化创新意识、文化竞争意识、文化自主意识、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化人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消费文化随着西方商品渗透到中国社会.中国民众在“消费革命”过程中深受其影响,而中国传统消费文化观念却备受冷落,中国消费文化的断裂现象十分明显.在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建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统相适应的具有审美情趣并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并且符合道德规范、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当代消费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境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新疆社科论坛》2002,(6):66-68,73
在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会引发冲突 ;在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挑战和危机的同时 ,它同样给予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机遇 ;全球化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危机与回应: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文化生态的安全问题开始凸现。文化认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文化认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民族个性;锻造民族精神;培育社会理想;延续历史文化。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具体应包括: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精华、西方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的核心问题是在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方向的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伴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展而出现的全球化现象,打破了人类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并形成了全球性的文化互动。它使得每种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的变化发展与世界上其他类型文化的变化发展紧密相关。在这个文化互动的进程中,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矛盾?全球化大潮中中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使文化融合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绝对的文化独立性和绝对的文化安全不可能存在.在此背景下进行文化安全建设,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安全初级阶段理论,推动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并以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引领政治文化融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趋向全球化,因此导致实用性层面的文化亦全球化了.但民族文化不会消亡,其中理想性文化由于它的超越性,会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因此保留下来是可能的、必然的.但也需要进行一番“反本开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