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性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字的考察,我们发现“和”(和谐)里包含着调和与妥协。其中的调和又有调合与调解之分。在对立双方分裂离异之时,需要的是调合(聚结)作用;当对立双方冲突争执之时,需要的是调解(分开)作用。所以调和也就是调合与调解相统一的活动。它是矛盾之间一种不紧不松、似合非合、似分非分的游移缓冲性活动。调和的特征是。第一,调和是活动,属态势性范畴,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与东盟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此期间,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都较快,但双边经贸关系在各自经贸比重中的份额却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双边产业结构存在相似性、美国的牵制及东盟区内合作存在矛盾等.为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设,我们必须与东盟开展多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尤其要选择优势产业与东盟合作.  相似文献   

3.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相反皆相成也”。这包含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互相连接起来获得同一性的思想。世界上任何互相联系着的双方,都是又对立又联系,组成对立的统一体。矛盾的一方假如没有和另一方形成对立关系,它自己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矛盾着的双方除了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之外,还呈现出其特有的复杂性。如:哭泣常常是软弱的表现,但有时却预示着坚毅与顽强的进发;笑是愉悦的迹象,又能是内心空虚传达在脸上的痉挛;直率可以是心地坦荡的表露,也可以作为简单粗暴的代名词;老实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无用的别称。所谓“长歌当哭”、“大智若愚”、“男愁唱,女愁浪”,对这些矛盾的双方所表现的复杂性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有助于我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美国政府的战争政策随着战事推进而不断调整,逐步确立了"有限战争"的目标,其中重要的参照点之一就是对三八线态度的变化.美韩之间在这一阶段围绕三八线的分歧和争执反映了美国全球战略与地区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美国调整朝鲜战争目标时,韩国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了其在美韩关系中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5.
1931年中美小麦借款得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31年中美小麦借款是典型的商业借贷。不少美国学者对这次借款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作过不切实际的夸大。事实上,当时美国国内小麦严重过剩,美国政府将向海外市场输出小麦作为解救农业危机的重要途径。从经济所产生的效益看,美麦借款对中国克服水灾确实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无论如何,借款给美国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给中国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拉美左派的崛起,改变了左派执政国家与美国之前比较亲密的关系,双方的矛盾与分歧不断扩大,左派政府反美离美倾向日益明显。美国长期在拉美奉行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忽视拉美的政策引起了拉美民众极大的不满,左派政府与美国在执政理念和信念上的差异以及近些年来欧盟、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在拉美影响力的不断增大,成为影响目前左派政府与美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原困。改善双方关系的主动权仍掌握在美国手里。  相似文献   

7.
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政治领域中的集权与分权、法治与人治;经济领域中的新旧体制摩擦、利益差别的扩大、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文化价值领域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王玉海同志在《东岳论丛》1988年第1期发表了《论矛盾的形成方式》.王文认为:"从时间的角度看,矛盾的形成方式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矛盾着的双方在同一个统一体内同时产生";"二、矛盾着的双方并非同时产生,而是后产生的一方与先存在的一方构成了矛盾";"三、矛盾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中亚国家反恐合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兰州学刊》2007,(4):39-40,205
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反恐合作发展迅速,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但是双方的合作并非无懈可击,一些问题及不利因素的存在也正在阻碍着双方合作的顺利开展,这些问题和不利因素在今后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矛盾”,这是在一个系统中两极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有机的、直接联系和关系;具有其与生俱来,并与之共存亡的两种最根本的固有属性,即同一性与斗争性。那么,为什么矛盾双方会具有其同一性与斗争性呢?这是因为.矛盾双方各别性和独立性的存在,从而也就存在着它们的离心力、排斥力。这就是矛盾双方固有的斗争性的存在基础。所以,斗争性就主要表现为矛盾双方在彼此相互关系中产生同  相似文献   

11.
哲学史的发展始终隐含着人类思维发展的一对矛盾,即感性与理性,或者说个别与一般、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对矛盾,产生了哲学史上物本论与理念论、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执。德国古典哲学为解决人类思维的这一对矛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为解决这一矛盾应运而生的新的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日贸易摩擦主要是指美日双方在贸易关系中,由于日方贸易顺差的扩大和美方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导致的双方贸易冲突和争执。美日双方摩擦始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时至今日,已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是日本在出口上占主动,美国在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理论形态,中国生态批评尚存在许多矛盾和争议,正是进行中的争议在不断促进着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对于日益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文艺学回应,中国生态批评在理论基点、批判指向和实践维度等方面与西方生态批评存在着不同的语境,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辩驳与质疑、现代性反思和现代化批判的矛盾与悖反、理论阐释力的不足与实践维度的拓展构成了中国生态批评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4.
司戴德(Willard D. Straight,1880——1918年),是本世纪初美国垄断资本在华经济扩张的代表人物。他五次来华,留居中国十余年,在复杂的中外经济关系中,插手了新法铁路、锦瑗铁路、湖广铁路借款,币制实业借款及善后借款等较大的交涉和谈判,不遗余力地促进美国对华资本输出。由于各方面原因,他的种种努力大多归于失败,最终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走向直接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现在中美双方利益交织,彼此成为相互依存的"利益攸关者"。从美国方面来说,它必须从以欧洲为重心转向依靠中国,与中国积极合作;从中国方面来说,它必须以"责任大国"的地位卷入和美国合作的国际领导机制。这些实质上涉及到如何研判中美关系发展的变化及其新走向、中国如何运用其"国际话语权"以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减少双方分歧和摩擦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 《理论界》2006,(7):233-234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目前已取得大量积极成果。双方相互信任的不断加强、安全观念上的吻合以及在战略利益上的重合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些积极成果的产生。双方的合作虽然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不会影响到合作的总体发展趋势,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张卫东近十余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它的经济依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矛盾和困难。这些问题、矛盾和困难不仅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比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复杂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学术探索》2013,(4):34-39
中国与欧盟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使得中欧双方都把对方视为重要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也保持着良好势头。但在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中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摩擦和问题,对此中欧双方都需要进行调整,在寻求化解双方矛盾中能够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分别从中国和欧盟两个角度的利益诉求着眼,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明确地表述为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和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两种含义。但近几年来,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同一性”不包括互相转化,而主张把同一性的第二种含义修改为“互相贯通”。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一、离开转化不会有“互相贯通”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互相贯通”作为同一性的第二种含义,包括三层意思;矛盾双方的互相包含,矛盾双方的直接同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彼此相通,包含着互相转化的趋势。让我们分别对这三层意思作一点分析。说矛盾双方互相包含,这无疑是正确的。任何矛盾,其对立双方总是存在共同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20.
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调整美国的南亚政策 ,在提供大量援助的同时 ,美国怂恿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采取军事冒险政策。在 1 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时期 ,美国认为这场冲突为遏制中国提供了良机 ,它能够改变印度的不结盟政策 ,在南亚建立针对中国的“联合防御体系”。尽管美印双方在对付中国方面密切合作 ,美国的战略目标却没有实现。由于英国的坚持 ,肯尼迪政府未能向印度提供大规模的长期军事援助。美国力图加深中苏分裂 ,然而这一方针又与其南亚政策存在着矛盾。肯尼迪政府在冲突中卷入很深 ,但它对该地区的战略形势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