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一方面美国产生巨额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使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逐渐积累起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可以看成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的表现,这时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一个有利契机.人民币的持续合理调整将不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同时可调节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19家证券公司因违规违法经营导致倒闭或被接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归纳出失败证券公司的四大主要问题:挪用客户巨额保证金,违规委托理财业务亏损,非法融资融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规国债回购)和违规自营业务失控导致巨额亏损等,并提出证券公司失败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逐步让人民币在离岸市场连续流动和交易起来,建立起完善的离岸循环机制,包括流出、流通和回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为促进人民币流出境外创造了条件,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人民币境外实现自循环,进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巨额的外汇储备带来了一系列的成本和风险问题。旨在分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并揭示由此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着巨额贸易顺差,欧美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扬。运用《易经》的谦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分析可知,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第二爻的阶段,即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币升值没有被低估。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政府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改善外汇市场机制,完善汇率制度,提高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及环境污染产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外汇储备节节攀升。面对庞大的外汇储备,担心和争论纷至沓来。人们或怀疑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或诟病巨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或指责外汇储备的积累输入了通货膨胀,或认为人民币汇率因此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成因、结构变化及人民币预期升值压力,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眼下,在中国的热钱究竟有多少,由于统计口径混乱,业界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达5万亿人民币,也有11万亿人民币之说,不管这些说法是否准确,就其数额巨大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至于热钱流出中国多少,更是一个未知数。据保守估计,近几个月至少流出5000至600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我国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加剧了货币错配的积累,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降低货币错配风险又加大了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成本,巨额外汇储备虽从形式上有利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持但在实践中效果却不理想。要跳出固定汇率制、货币错配风险积累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循环怪圈,应该从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9.
美国政府以Paul Krugman教授反传统的“世界经济调节理论”为指导,持续通过巨额“量化宽松”政策推行美元战略性贬值,其最终目标就是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提升国际重要资源价格以及诱发全球流动性泛滥等途径从战略上打压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以及其他美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对手.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快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积极稳妥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加剧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积累,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降低货币错配风险,又加大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成本,而巨额外汇储备从形式上有利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持,但在实践中效果却并不理想。要跳出固定汇率制、货币错配风险积累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循环怪圈,应该从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民币汇率不存在被严重低估的问题 ,升值没有客观必然性。目前人民币升值面临巨大压力 ,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合理的外部均衡结构。人民币在未来也不会很快呈现出不断升值的变化趋势 ,中长期内的汇率变动趋势尚有待于观察 ,贬值压力同样不可低估。维持人民币汇率较长时期的稳定 ,延缓升值进程的发生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修正的GARCH-M模型,检验了中国2005 - 2010年期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欧元汇率收益率及波动的周内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美元汇率在周二和周四具有显著升值特征,而人民币-欧元汇率在周四则更容易贬值并同时存在波动性的周二效应,仅在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与波动之间呈现显著风险与收益的负向关系,反映出风险越高则人民币-美元汇率越容易升值,这可能是由于汇率市场中投资者的自适应预期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从立法精神和司法解释两个层面分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并无未遂问题。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和非法经营罪之间既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也不存在想象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NATREX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对1981-2009年间人民币的均衡汇率研究,并通过与历年实际汇率的比较计算出汇率错位的幅度的实证数据验证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价值总体上是低估的。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适当上调人民币汇率水平虽然在短期内对一些竞争力比较弱的行业和企业产生调整的压力,从总体上看对我国宏观经济、企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有利的,我国应积极主动的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中美近段时间以来的贸易失衡争端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大讨论"。美国一度强调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不合理的贴补政策和资本的外流等因素导致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持续高涨;中国两度"汇改",使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攀升的态势,而且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然而仍使美国所不满。通过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并以中美贸易的对比,发掘引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因素,最后提出降低或消除这种非均衡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际法或国际惯例,沿岸国对于本国领海内的渔业资源享有独占权。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渔业权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中国的专属渔权受到了严重侵犯,民国时期日本对华侵渔活动尤其猖獗。民国时期,日本政府及私人组织对中国沿海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对华侵渔活动,从中国东北沿海到闽粤沿海,没有一处地方见不到日本侵渔渔轮的身影。相对于其他列强对华侵渔来说,日本侵渔具有自身的特点。日本侵渔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它迟缓了中国渔业发展步伐,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完整。同时,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领海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汇率风险日益突出,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汇改以来我国若干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从财务数据和银行股价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对银行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股份制银行影响相对较小,但人民币汇率与股份制银行股价并不存在明确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33个部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表(1995—2011年),建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考虑了汇率通过成本机制和替代机制的传导作用,量化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各类价格水平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 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果不显著;汇率变动对不同部门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显著差别;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随着价格链条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减弱;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的作用效果非常有限;2013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起国内CPI下降1.09%。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升值压力源于中国内外经济失衡、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工资不能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建立竞争性要素市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更灵活和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才能消除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迅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每年引进的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也引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人民币有效汇率,FDI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显著。引用我国从1985年-2006年以来的数据,通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