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瓯、骆越同源于古越人,是周秦及汉代主要活动于今广西地区的两个不同支系。根据有关文献图籍记载,西瓯的活动地域是五岭以甫,南越之西,骆越之东;大体包括汉代郁林郡和苍梧郡,相当于柳江以东、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一带。骆越的活动地域则在西瓯之西,汉代(爿羊)(爿可)郡东部和东南部,印度支那半岛北部;大体相当于左右江流域、贵州省西南部及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广东的茂名、海南岛和广西的陆川、博白、玉林、灵山、合浦一带则是西瓯、骆越的交错杂居地区。  相似文献   

2.
芦笙是我国西南苗族等一些兄弟民族最喜爱的传统自娱乐器。除湘西外,其他地区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人人会吹。据宋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当时湖南辰、沅、清州的“蛮”也吹笙。“蛮”就是现在的苗族,辰、沅一带就是现在的湘西,可见芦笙在整个苗族地区古已有之。 现在的芦笙是由竹管和木斗组成的。竹管有六根,长短不一,每根开两孔,卞孔安  相似文献   

3.
“郎火”、“提陀”语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火"、"提陀"是古文献中两个引人注目的音译名称,分别表示"头人"和"百姓"的意思。据史载,这两个音译名称均属岭南僚人称谓,而岭南僚人包括今壮侗语民族,因此,它们当译自壮侗语。但是,壮侗语有10多种语言,它们究竟源自其中哪一种具体的语言和具体的词,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经过反复、深入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它们分别出自仫佬语的lak8k o3和ti6to2两个词。  相似文献   

4.
甘肃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佛教寺庙文化、民间文学艺术、民俗文化、文物古迹等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发挥少数民族与偏远地区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资源开发型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天干语源考     
文章认为,天干与天干十字在汉语中的解释非常牵强,而在阿尔泰语系中却可以得到合理地诠释。同理:天干二字按阿尔泰语系语言发音,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而在汉语中却不然,从而得出天干语源自阿尔泰语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元人编修的<辽史>、<金史>中,有大量的关于"阻卜"或"阻(革业美)"的记载,而自唐朝开始直至明清时期出现在史料中的"鞑靼"这一名称,却并未出现在<辽史>、<金史>中.近代以来,学者们对"阻卜"问题做了大量考证工作,认为阻卜既是鞑靼的别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历史语言学与北方民族文化习俗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阻卜"的语源、语义问题很有意义."阻卜"为契丹、蒙古语中的方位词jüü或jegün(东),其语义为"左",按照突厥蒙古语系部族的方位习惯来看,jübü或jegün指中原传统的方向"北".辽金史中出现的"阻卜"一词是处在北方的各部族的泛称.  相似文献   

7.
~~“爿”、“且”语源考释@冯宽平$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青海西宁810007~~~~~~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叫化子”与“叫花子”同义的理据探究这一问题,运用语源学的分析方法,系联、推源出了“化”内在的隐性语义与“花”的语源义义素,通过考察历史语料文献及方言语言材料,尝试推论出“叫化子”、“叫花子”这两组同源结构产生的可能的轨迹,最后描摹出“叫化子”、“叫花子”都可表示乞丐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基于语言本体的分离与合流并存的脉络图示。  相似文献   

9.
对联绵词“扑朔”的解释历来争论颇多 ,如果将其放到同族词中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短而小”的解释比较正确 ,也比较切合文意  相似文献   

10.
<春秋>书名语源,有从春夏秋冬中节取春秋二字的错举说,有保持传统仍称一年为春秋的传统说.考三代历法,夏有冬夏而无春秋,商有春秋而无冬夏,周因夏商而置四时.三族之中,商人是最早使用成熟文字,最有文化,最早有典册的民族,周初鲁国史官当由商人担任,故其著史书,当因商人历法传统而名<春秋>,后孔子、墨子、左丘明等东鲁儒生,均因商人历法传统和鲁<春秋>历史传统,袭用旧名.春秋成为史书通名,虽与孔子<春秋>、左氏<春秋>有关,更与鲁<春秋>、商人历法传统和历史传统乃至整个殷商民族的先进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曾经对名称和事物的关系问题进行过深入地探讨。“本质论”者认为事物的命名取决于事物的主要特点,名称和事物之间具有内在的相符的联系;“约定论”者则认为事物的命名取决于人为规约,事物的名称和事物之间没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虽然他们对名称与事物关系的探讨是从政治、哲学角度提出的,但却孕育了朴素的语源学思想,对中国和古希腊科学语源学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元代以及后世的杂剧和小说之中,绿林豪客中的一般兵卒徒众被称为“喽啰”。翻开《元曲选》或《水浒传》等书,例子不胜枚举。这是众所熟知的事,但此词的语源在何处,本义是什么,却一向很少有人注意。因而不少辞书和语文类书籍之注释中作出一些不恰切甚至荒谬的解释。现在笔者打算为此词作点正本清源的工作,先辨明其本义,再追溯其来源。  相似文献   

13.
新旧版本《辞海》、《辞源》的“千里送鹅毛”均载其出于宋代。苏轼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领麇鹿”,黄庭坚诗:“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邢俊臣词:“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据明朝徐谓编撰的《路使》中有关于“千里鹅毛”这一典故的出处:相传唐朝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云南王在当地获得一只白天鹅,他派了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使臣上京,将天鹅作为贡物献给皇帝。此人在路上经过湖北沔阳地区的沔阳湖,湖水清澈见底。为使天鹅更加洁白可爱,以便取悦皇帝,便想给天鹅洗洗澡,不料一疏忽大意,手未抓牢,天鹅展翅高飞,仓促间只抓到几根鹅毛,这如何交差?真是进退两难。考虑再三,只好将鹅毛包好,呈献给玄宗皇帝,说明出现此意外事故的原因,以及沿途跋涉经历种种苦辛。恳请唐玄宗恕罪,并吟诗一首道:  相似文献   

14.
《说文》“賨,南蛮赋也,从贝宗声。”崔鸿《蜀录》:“巴人呼赋为賓”(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三)。《永顺府志》:“土人呼官长曰冲,又曰送,又曰踵”(《来凤县志》卷三十二·杂缀志·缀拾·故宫博物院藏书)。“賨”是汉字记巴语音,“送”是汉字记土家语音。本文拟从汉文造字和注音方面来探讨这两个字是巴语也是土家语同一单词在汉文音译时的异写。  相似文献   

15.
夏水与汉水是互受通称,所以古代文献中把汉水称为夏水。汉水在武汉注入长江,因受夏水之名,所以在武汉就有了夏口、夏汭等地名。  相似文献   

16.
西汉时统称巴蜀境外的少数民族为“西南夷”。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大体总括了西南夷各部落的概况,在其列述的七个“君长以什数”的(约百十余)部落地区,还有“毋君长,毋常处”的巂、昆明部落。由于语多简略,故对于巂、昆明的情况至今不甚明了,以其方位而言,司马迁仅用了“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等12个字。一般认为同师在今保山一带,楪榆即今大理。依此,则巂、昆明之地西界怒江,北不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先生在《关于“接受文学遗产”》①一文中,以“涂炭”为例证,作了以下训诂: “‘无数的父老兄妹遭受倭寇涂炭’,这‘涂炭’一个词便是被乱用了的。‘涂炭’本是名词,可变为自动词。例如‘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是名词,也是这个词的起源,‘生民涂炭’则被  相似文献   

18.
19.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两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一股学者多以为此二句是写洞箫声之悠然动听,是从音啊的效果上极力渲染那种幽怨悲凉的情绪,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等句作用表达手法相同.本文拟提出一点新的看法,认为二句是暗用典故以寄托不便明言的某些感慨.  相似文献   

20.
匈奴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数百年之久。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至今仍有许多地名被认为是以匈奴民族的语言命名的。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这些地名进行着研究和探讨。座落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山丹县与永昌县之间的焉支山,便被认为是以匈奴语命名的地名之一而被广泛地进行着研讨。这种研讨,无疑对我国北方古代民族史,特别是匈奴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然而,迄今尚不能断言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