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茶,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羌族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茶叶。藏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谚语。  相似文献   

2.
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西藏民间谚语说:“加查惹!加夏惹!加锁惹!”(藏语: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对于以糌粑、酥油、牛羊肉为主食的藏族同胞来说,茶可以帮助消化,清热解腻,真是“不可一日无茶”。但是西藏过去并不产茶。藏族同胞饮用的茶,一直是靠内地供应。历史上的“茶马互市”,正是反映了这种供求关系。茶叶何时传入西藏?据史书《西藏政教史鉴·附录》记载:“……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其实,很可能早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前,藏族人民已经开始饮茶,文成公主正是为了满足藏族人民的需要,所以才带了茶叶进藏。文成公主不仅带去了茶叶,还带去了  相似文献   

3.
藏族和茶     
一藏族饮茶历史简介 (一)茶在吐蕃王朝前后的发展茶是人类的最佳饮料之一,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流行喝茶的国家就更多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饮茶了。生息在占我国土地六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以藏族为主体,包括门巴族、土族、蒙族、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珞巴族等各族人民,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文字记载,藏族的茶史已有1500年左右.藏族民间传说,在公元纪年以后,吐蕃居  相似文献   

4.
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由此可见,茶是藏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随着藏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能喝上有质量保障的“低氟藏茶”更是藏区人民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茶树原产我国。种茶、制茶又以四川为早。而雅安得天独厚,所产茶叶含多种重要生物化学物质,有调节高原藏胞生理代偿功能,对治疗缺氧、低血压有效。因此自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茶叶以来,世世代代就有人背马驮的茶叶商队不断跋涉于蜀藏之间丛山密林中了。藏胞喜欢喝茶,离不了茶。因而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饮”说法。厉代王朝便把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边茶当作羁縻他们的工具。新中国成立以来,雅安边茶不再是统治阶  相似文献   

6.
话茶     
茶,不仅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饮料,也为很多少数民族所喜爱。许多边疆少数民族视茶叶为生活必需品,有人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目无茶。”各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茶方式。蒙古族的奶茶,是用砖茶熬成茶汁,然后加上鲜奶和盐制成的;有的地方还在奶茶中加—点小米。西北一带回族的盖碗茶,在茶里加放桂元、杏干和冰糖。藏族的酥油茶,是用砖茶熬成茶汁,再加酥油和盐制成。侗族的油茶,用菜油加茶叶、糯米同炒,待糯米焦糊后加入清水煎熬,冲茶时再加放米  相似文献   

7.
<正>"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茶"便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分解脂肪、舒畅肠胃、增加热量,每日不可或缺的"边销茶"。历史上,湖南边销茶由私贩至官销,再至今日产销量已稳占全国一半以上。在此,我们来看看湖南边销茶是什么时候形成?又是何时到达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的湖南边销茶,一直受到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的喜爱,今天的湖南边销茶,又承载着怎样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8.
罗莉 《民族学刊》2019,10(1):22-30, 102-104
雅安藏茶特指由四川雅安出产并主要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饮品。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宁可食无粮,不可食无茶”,茶也是藏族人民的生命茶,藏茶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雅安藏茶即南路边茶是中国边销茶的一种,从唐朝时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兴起、繁荣、衰落、重生与再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雅安藏茶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改革中完善成长。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雅安新型藏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奶茶在蒙古语中称“苏泰才”,是蒙古饮料中的一部分。他们常说:“宁可一日无饭,也不可一日无茶”。顾名思义,奶茶就是鲜奶、茶叶、水、食盐煮成的一种饮料。最常见的奶茶是用湖南等地出产的青砖茶叶熬制成的。蒙古族奶茶因地区不同而做法有些相异。现介绍最常饮用的一种奶茶熬制方法。 工序如下:先将水倒入锅中,再把适量的茶叶放进去后用中火烧开。等茶、水相融成深棕色时,把适量的鲜奶倒入,再加入少量食盐井用勺子搅拌融解,等锅开后就成了奶茶。饮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掌握鲜奶、茶叶、水、食盐的比例。 奶茶清爽可口,冬季驱寒、…  相似文献   

10.
藏族爱喝茶,吃饭伴以茶,待客光端茶,喜庆节日聘礼赠馈甚至宗教活动,都离不开茶。其喝茶方式和习俗与内地大不相同。独特的藏族茶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是茶的故乡,先秦时即以之为药品和饮料,西汉士大夫已将饮茶作为一种高雅的享受,隋唐时饮茶更形成风尚。藏族何时开始饮茶,难以追寻。从中国最早栽培而且大量出产茶叶的四川与藏区接近的情况推测,藏族饮茶的历史应该是很悠久的。《唐国史补》卷下载,唐德宗时,常鲁公出使吐着,闲时在帐房中煮茶。吐着资普有意问他:“此为何物?”鲁公答:“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相似文献   

11.
吴端 《民族论坛》2012,(3):62-64
<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和汉民族大都推崇"清饮"不同,因为文化、地区、生活习惯的差异,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同胞,饮用边销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别有一番意趣和风味。藏族:热茶飘香藏族人民饮茶的习惯至少已有1000余年,唐朝李  相似文献   

12.
藏族的茶文化,在祖国的茶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它是由茶叶本身与祖国内地直接的渊源关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以茶叶为中心的经济交往,以及茶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功用所共同构成的。 (一) 据民间传说,茶叶未传入藏区以前(大约公元3~4世纪),藏族的先民已开始饮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是茶、咖啡、可可。茶,又称茗。我国各兄弟民族都把茶当成生活必需品之一。常饮茶有益于身体,这是因为:茶含有咖啡碱,可兴奋中枢神经,促进新陈代谢;茶含有单宁,能降低毛血管的渗透性,防止血管破裂,对伤寒、霍乱、痢疾等细菌性传染病有抑制作用;茶含有芳香类化合物,可以分解肉类脂肪,帮助消化。  相似文献   

14.
饮茶,以茶水待客,也是布依族人的习俗。—有客人来到布依族人的家中,主人往往先递上烟,然后敬茶。在他们日常的饮料中,茶是一种最普遍和必需的饮料。布依族人用的茶叶都是自采自制,他们有时也上山去采和茶叶一样能泡开水饮用的其他植物的嫩叶,然后和茶叶一起进行加工,再  相似文献   

15.
在青海省祁连县多隆牧区建立的多隆人民公社,是一个以蒙族和藏族为主的民族联合公社,它诞生于1958年9月15日。多隆人民公社是由原来的十一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组成,包括三个半部落(扎萨、丹巴、百户及角昂部落的一部分)。全社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共有牧民一百九十二户(其中蒙族九十户,藏族九十六户,汉族和土族共六户);共七百一十九人(男三百三十五人,女三百八十四人);劳动力共有二百九十四个(男劳力一百二十二个,女劳力一百七十二个);建社时共有牲畜三万五千六百一十八头(其中羊二万六千二百三十只,牛八千二百四十八头,马九百六十匹)。多隆人民公社的面积约为九千平方华里,公社的定居点是一片平滩,地势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民间甚至有着"无茶则病"和"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从这两句谚语中,就可看出茶文化在维吾尔族文化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茶在维吾尔族人的眼中已经超越了饮品的定义,上升为其所特有的文化与礼俗,彰显着这个民族的风情与特色。本文从社会礼俗与功能的视角出发探析维吾尔族茶文化,从饮茶礼仪与禁忌、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吐蕃文明的第一个产儿是《格萨尔》。它的发展纵横了整个藏族的文明,或者说文化思想史。这样博大的场面、这样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这样震撼两大民族(藏族、蒙族)的巨著,我们要用微观的方法去研究它的哲学思想内涵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必须超越史诗的字面意义而深究它的深层结构。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格萨尔》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藏族茶文化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尤其悠久、丰富。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饶有特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为什么不产茶的藏区却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藏语敬语词的结构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美,是人类美好心灵的表露,亲切、优雅的语言能给人带来尊严和情感;而敬语则是这种美的语言的集中表现。人们由于礼节、由于敬意或褒意表达的需要,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场合,在各种语言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敬语这一专门的语言形式。尤其藏族和藏语更是如此。藏族是中华民族高度文明的民族之一,藏族人民心地善良、待人忠厚,而这种内在心灵的美表现在做为交流思想工具的语言之中,造就了高度文明的藏族语言,所以我们说藏语是充满感情的语言,是富于礼貌和善意的语言,而丰富多彩的藏语敬语则是这一特点的最好说明。  相似文献   

20.
打布鲁     
一根坚硬的木棍二尺有余,头部弯如镰刀,刀头钻孔,穿一皮绳,绳端拴一心状铁器。这,就是蒙族游牧工具布鲁,俗称撇拉棒子。牧民出牧时,带在身上,遇有狼獐兔鹿等兽,驰马穷追,同时摇转布鲁,运足气力,让唿唿飞转的心状铁器狠击猎物,常常一下毙命。而今,蒙族同胞把打布鲁变成一种喜庆之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